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海洋高新等产业的发展。重点扶持事项包括: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全额留存,具有重要贡献的人员按转化金额的70%-95%允以奖励;研发费用补助最高达800万元/年;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最高补助1000万元;创办新型研发机构最高可获2000万元财政支持;并购优秀研发机构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励;建设高水平国家级创新载体可获1000万元经费支持;每年在全市用地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孵化器建设;科创人才可按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5%予以补助等。
对于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的适用范围(高层次人才范围)、适用对象(自2015年12月1日起调入厦门的人员)、基本条件(人事关系入厦;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及以上;企业单位人才年薪分别达平均工资5倍、2.5倍以上;已购房或租房)和申办程序做出规定。分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标准已按(厦委办发〔2019〕46号)做出调整。
领军型创业人才三年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分层次最高全额奖励;入选“海纳百川”人才计划的技术领军人才按工资薪金所得三年内个税地方留成的50%奖励;相关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按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超过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奖励;重点产业中层以上技术岗位的专业人才按个税地方留成的25%奖励;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按最低60%、最高95%对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进行奖励;大力引进各类台湾人才,入选台湾特聘专家、专才,给予每年10万最高150万元补助;鼓励柔性引进台湾人才;吸引支持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享受租房和实习补贴;台湾特聘专家、专才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放宽至最高限额的4倍;对外籍、台籍高层次人才聘雇外籍家政人员提供便利。
支持建设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或创客空间,根据引进的创业企业数、吸引台湾青年数最高分别奖励300万、500万、1000万元。视情给予5~15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创业项目可根据不同条件申请50万元以内的小额担保贷款和最高200万元的科技贷款贴息项目支持。支持担保机构为在创业基地内创业的台湾青年提供融资担保,给予16‰、10‰的风险补偿。给予租金补贴,原则上第一年给予全额租金补贴。给予参赛项目更多支持。提供创业辅导。资助培训经费。提供住房保障,可享受最长3年的租房补贴,最高2000元/月。便利子女就学等。
到2020年,引进领军型人才50名,骨干型人才1000名,实用型人才10万名;服务外包领军型人才可申办“金鹭英才卡”,工作生活补助50万元,可优先推荐参评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服务外包骨干型人才可获工作生活补助10万元,申办”银鹭英才卡”;服务外包实用型人才可获培训补助和住房补贴;服务外包专业培训机构在厦开办培训业务可享受房租50%的补贴,最高50万元等。
至2020年,资助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2000名;年薪50万元以上的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或担任用人单位主营业务相关领域高层管理岗位的紧缺人才,薪酬津贴15万元,年薪30至50万元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或担任用人单位主营业务相关领域中层管理岗位的紧缺人才,薪酬津贴10万元;柔性人才最高获15万元的薪酬津贴;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可申办“银鹭英才卡”和“金鹭英才卡”等。
旨在至2020年,引进100名杰出青年人才,培养300名优秀青年人才。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杰出青年人才。企业或市属事业单位引进的杰出青年人才每人最高可获100万元,在厦省部事业属单位引进的杰出青年人才,每人最高可获50万元,可申办“金鹭英才卡”,柔性引进的杰出青年英才可享受每年最高15万元补助;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扶持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每位青年人才可申请的最高额度为20万元;青年人才创业初期可申请获得科技银行给予的最高50万元免抵押贷款担保或30万元贷款贴息,产品投产后可获最低200万元的贷款担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