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湖里区

时间:2023-04-28

一、区情介绍

湖里区地处厦门岛北部,八山横贯两水,三面海域环抱,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陆地面积72.26平方公里、占厦门岛48%,辖5个街道57个社区,总人口103.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66万人。近年先后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省教育强区、省级文明示范城区等荣誉称号。2022年,实现GDP1681.9亿元、同比增长3.3%,财政总收入280.7亿元、同比增长16.3%,区级财政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15.5%,规上工业增加值488.1亿元、同比增长3.5%,批零销售额1338.6亿元、同比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1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万元。

主要优势和特点:

一是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范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动工建设。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并在湖里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随后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厦门岛,2010年扩至厦门全市。1987年11月21日,习近平同志出席湖里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要求把湖里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幸福、“两个文明”建设程度高的模范新区。2010年9月6日,习近平同志视察湖里区金安社区,要求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繁荣。湖里区牢记使命,加强对台交流合作,辖区有台资企业和台青创业企业800余家、台胞台属1.1万余人,拥有五通码头厦金航线和两岸金融中心、海峡旅游服务中心、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等重要对台交流合作平台,以及1个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2个省级基层对台交流示范点。

二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具有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海港空港尤为发达。东渡港是厦门港的重要港区,岸线8.4公里、泊位51个,开通国际航线68条,集装箱年吞吐量230万标箱;高崎机场开通境内外航线187条,出入境旅客吞吐量全国第八;进出岛“五桥两隧”均在湖里辖区。自贸试验区、金砖创新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多区叠加,将规划建设以金砖创新基地总部区、金砖数字工业智谷、金砖TOD片区开发项目为主体的湖里金砖数字新城,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有近一半(19.37平方公里)位于辖区,外商投资比较密集,外资企业3200多家、投资总额270亿美元,52家世界500强企业77个项目落户辖区。

三是岛内大提升的重要发力点。辖区建设用地63.46平方公里、占全岛54.8%。老工业区、东部旧村改造腾挪空间、机场搬迁后可二次开发利用空间等存量用地面积12.4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旧村改造6.7平方公里。全区现有22个城中村、面积6.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51万,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任务重。规划五缘湾商务营运中心、湖里创新园、东部科技创新园等产业功能区12个、面积28.4平方公里,主要产业包括高端制造、商贸物流、新兴金融、创意创新等,已形成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千亿产业链。

二、项目广场

湖里区依托厦门自贸试验区和厦门火炬高新区两大国家级重大片区发展。聚焦5+1个重点产业,即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旅创意等5大重点产业和建筑业特色产业。

(一)2个国家级片区

1.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

1644916146674064.png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成立于2015年4月21日,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包括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19.37平方公里)和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24.41平方公里)。

厦门自贸片区作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家给予厦门自贸片区的定位是,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立足于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重点产业

聚焦“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创新+数字+平台+产业”发展模式,打造航空维修平台、融资租赁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进口酒平台、集成电路平台、机电平台、文化贸易平台、国际水产品交易平台、中欧(厦门)班列平台、国际航运中心平台、两岸“三创”基地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燕窝平台、离岸贸易平台、私募基金平台等15个重点平台。

1644916184776499.png

创新举措

挂牌以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553项创新举措,全国首创126项;30项厦门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占全国21%;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5个典型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根据中山大学发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厦门自贸区位列参评的54个自贸片区的第五位。

商事登记“一照一码”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多规合一”改革、工程建设和市场准入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口岸通关环节降本增效、“信用三公示”等一批推动营商环境大改进、大提升的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学习借鉴,助推厦门营商环境不断攀升。

未来方向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聚焦改革开放创新、抓好服务市场主体、赋能高质量发展、两岸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争当全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提升发展的“排头兵”。

2.厦门火炬高新区

1644916232393422.png

厦门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18块“国字号”招牌,是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核心区。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厦门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创新创业主平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及厦门千亿产业链(群)主要载体。

立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跨岛发展战略,建成了包括火炬园、厦门软件园(一、二、三期)、厦门创新创业园、同翔高新城、火炬(翔安)产业区等多园区产业发展大平台。重点发展壮大平板显示产业、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电力电器产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等产业链(群),以及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医药与智慧健康等产业链(群)。

站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厦门火炬高新区正以建设金砖创新基地为契机,育先机,开新局,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二)5+1 个重点产业

1.重点产业之一:机械装备

重点发展:航空维修制造(与自贸试验区共建)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

1644916322509649.png

航空维修制造

2022年湖里区航空维修业实现年产值77.8亿元,增长32.7%。湖里区航空维修制造主要集聚于航空工业园,目前系全市唯一的航空工业产业集聚区,现有太古飞机工程、太古发动机、新科宇航等9家规上工业企业。目前已形成以飞机结构大修为核心,以发动机、航空电气及其他飞机零部件维修、制造和航空技术培训为辅助的航空维修产业格局,已成为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一站式航空维修产业基地。

汽车零部件制造

2022年湖里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年产值65亿元,增长35%,在智能驾驶、智慧停车等关键技术领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已形成汽车零部件制造及研发产业集群,同致电子、松川精密、睿和电子、宸鸿科技等厂商已成为宝马、特斯拉、福特、长安等国际及国内知名汽车品牌的优质供应商。金龙旅行车研发中心汇集了整车、底盘、电器、汽车电子、智能网联等领域专业研发人员近500人,设有省新能源汽车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智慧交通产业园定位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产业,吸纳网约车、网络货运、无人驾驶、智慧交通,打造集合交通产业上下游供应商为一体的全链式产业链。盛德东南电动汽车生态园是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生态园,生态园以动力电池在线检测技术为核心,依托宁德时代强大的动力电池研发力量,专注于攻克新能源车电池在线检测技术,是集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动力电池大数据中心、电池检测、新能源汽车后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生态园区。

2.重点产业之一: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及平板显示(与火炬高新区共建)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

1644916375970305.png

集成电路设计

湖里区目前入驻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企业共149家,实现营收14亿元。其中2022年新入驻企业28家、新增13家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家厦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1家企业为上市后备企业、新增1家福建省“未来独角兽”企业。

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及平板显示(与火炬高新区共建)

依托火炬湖里创新园、创业园、信息光电园等园区,重点发展计算机、平板显示制造,主要企业有戴尔、浪潮、宸鸿、宸美等,是厦门市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板显示2条千亿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产值1551.83亿元。

软件信息服务

湖里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软件信息企业35家,2022年营收规模51.55亿元,约占全市总营收的10%,同比增长59.2%,位列全市第二。拥有互联网百强企业1家,软件百强企业1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企业主要集聚在湖里创新园等区域。动漫游戏业占规上软件产业总营收的50%以上,主要龙头企业有睿至鑫达、雷霆科技、勇仕科技等。

3.商贸物流

1644916402491886.png

商贸业

重点发展供应链、大宗商品贸易、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等,建设全国“进口商品促进创新示范区”。

2022年全区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3386亿元,比增15.8%,总量稳居全市各区第一,占全市比重约35%,其中限上批零12912亿元,比增16.3%。2022年全区社零总额527.5亿元,比增0.2%,总量稳居全市第二。2022年全区餐饮业营业额37.73亿元,比增10.9%,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其中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5.6亿元,比增11.1%。

物流业

1682671375236146.jpg

以高端创新物流为发展方向,着力发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海运快件、保税物流等。

4.重点产业之一:金融服务

截至2022年,湖里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分公司、营业网点241家;股权交易中心、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地方金融机构140家。

重点发展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新兴金融,形成了以古地石基金小镇为主的基金集聚区,吸引了中金系、国贸系、紫金系基金成规模集聚发展,深创投、高新投、博润资本、清大资本等知名基金入驻基金小镇,目前湖里区登记私募基金管理公司162家,备案私募基金(含创业投资)398家。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辖内白鸽在线项目成功入选福建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为全省首个保险类应用。着力发展绿色金融,2022年湖里区共有4家企业发行4支绿色债券。加大金融赋能产业力度,湖里区现有上市企业25家,全市占比26.6%,其中,境内上市16家,占比25%,全市第一,境外上市9家,占比30%,全市第二。

1644916648729913.png

5.重点产业之一:文旅创意

重点发展城市休闲、生态体验、文化体验、宗教朝觐、养生养老等旅游产品,构建商务会展购物旅游、文化休闲研学旅游、文化产业影视旅游、夜间文旅消费等四大旅游产业生态。以“文化+”“影视+”为引领,紧抓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厦门为契机,促进文化影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1644916696145030.png

6.特色产业之一:建筑业

积极对接具有特级、一级资质的房建、市政施工企业或甲级资质的设计、勘察、监理等建筑相关企业,促进相关企业落户湖里区,为湖里区建安产值扩容。近年来,主动对接了葛洲坝集团、中建八局、中国铁工集团、中铁隧道局及中铁十四局等15家大型建安企业,并已与葛洲坝、中铁隧道和中铁二十四局等10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引进了中冶福建、中铁隧道局、中铁十四局等36家建筑业企业,近年来为湖里区建筑业产值贡献约34亿元,其中,中冶福建、中铁隧道局、中铁十四局3家“中”字头大型建筑业企业,为湖里区建筑业产值贡献约12亿元。2022年全区建筑业330家企业总产值908.63亿元,同比增长5%,总量排名全市第二。

1644916803237557.png

(三)招商空间

1.两岸金融中心湖里片区

1644917123195704.png

项目概况

两岸金融中心是厦门经济特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发挥对台先行先试作用的重要窗口,也是打造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实施大海湾城市战略的重要平台。两岸金融中心(五通高端商务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面积约3.4平方公里,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将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善,公建配套齐全,以总部经济、新兴金融业态为主导的聚集地。着力引进金融、类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总部及知名企业总部,引进境内外知名金融科技企业,重点打造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知名金融服务机构产业集聚标杆区。

招商对象

银行业、证券、期货业、基金业、保险业、地方金融组织、交易场所、互联网金融、金融配套服务机构企业总部

一期:

目前已出让10幅地块,其中国贸金融中心、海西金融广场、鼎丰国际广场、云玺万科中心、天地金融港、新景地大厦、万华金融中心7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图片10 拷贝.jpg

(1)鼎丰国际广场

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由1栋34层甲级写字楼和1栋5层商业购物中心组成。

图片39.png

(2)海西金融广场

由厦门宝呈众华置业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用地面积1.0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定位为甲级写字楼和高端商业。

图片40.png

(3)国贸金融中心

用地面积2.4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由2栋塔楼和1栋裙楼组成,定位为甲级写字楼和高端商业。

图片41.png

(4)云玺万科中心

用地面积1.8万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0万万平方米,由6A甲级写字楼、MOBO办公、商务领馆、企业独栋以及高端商业等多业态复合而成。

图片42.png

(5)天地金融港

用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由一栋甲级写字楼和一栋商业裙楼组成。

图片43.png

(6)新景地大厦

新景地大厦占地面积128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6246平方米,由一栋34层的5A甲级写字楼和一栋商业组成。

image.png

(7)万华金融中心

总用地面积90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9007平方米,是集“商业、办公”于一体,城市功能与商业功能兼备的商务商业中心。

image.png

二期:

约0.6平方公里,正全力推进建设,目前已引进金圆集团总部大厦、厦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厦门银行总部大楼、厦门农商银行总部、圣元瑞吉酒店等项目。拟引进优质的金融、类金融企业及金融创新项目,促进片区形成金融集聚效应和效益。

图片16.jpg

三期:

约1.7平方公里,作为本岛东北部重要门户,是岛内大提升的重要片区,将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大厦之门”城市意象的重要载体,是代表厦门市城市形象和体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窗口。


1682671755420276.png

2.东部科创产业园系列


(1)金砖数字工业智谷

项目位于湖里区湖边水库东片区,东至金山路,西至金湫路,北至金钟路,南至金芳路,东南侧紧邻软件园二期,用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约22.6万平方米,容积率4.3,用地性质为软件及研发用地,定位为以数字工业,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专业创新型产业加速器,依托厦门软件信息产业优势和高技术工业基础,打造智能制造先行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砖数字工业园区。

依托火炬高新区与湖里区的产业优势,园区重点引进物联网、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通信设备、工业软件与操作系统、集成电路、高端智能制造、高端设备制造、数字创意技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1682671840163985.png

(2)忠仑科创园

项目概况

忠仑科创园选址于厦门市本岛中部,位于湖边水库西侧,忠仑公园、北大生物园北侧,金尚路与吕岭路交叉口东南侧,项目距离软件园二期直线距离约3km,距离思明开元工业园直线距离约2.7km,片区总规划面积约5.5公顷,可出让用地面积约4.4公顷。

1682671929963170.png

产业定位

双向赋能,一方面为数字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为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同向发力,打造“数字+行业”专业园区。重点引入:物联园区、智能穿戴、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声音识别、算力基础、文心一言生态、AIGC、元宇宙数字人等“数字+制造”产业集群。

1682671955637350.png

3.厦门国际邮轮母港  

对外交通便捷:片区紧邻东渡路与仙岳路对外交通便捷,并有一处已建轨道站点。

生态环境优美:片区毗邻厦门西海域、狐尾山、仙岳山、山海步道、筼筜湖。

功能配套完善:片区周边建有海上世界、国际邮轮母港。

商务资源丰富:片区邮轮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包括海上世界等。

1682672027332528.png


4.湖里先进制造业基地

图片27.jpg

1682672075446822.png

5.湖里创新园

图片4.jpg

项目概况:湖里创新园地处厦门本岛北部五缘湾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8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目前入驻企业已超过6200家,从业人员6.2万人。待开发产业用地4幅,总用地面积约3.1公顷,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

招商对象:移动互联、物联网、电子商务、创意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研发结算等创新企业。

1644917992208194.png

园区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创新企业云集:园区聚集了各类企业5896家,16家已上市企业、1910家移动互联企业。

二是创新人才荟萃:园区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其中“双百”人才17名、 高层次人才53名,是湖里区重点打造的人才创业集中区。园区内还提供了首批1068套人才房、公租房。

三是创新经济活跃:近年来园区经济持续向好,2020年1-12月,园区主营收入489.6亿元,完成税收11.83亿元。

1644918040669689.png

待开发产业用地4幅,总用地面积约3.7公顷,总建筑面积11.4万㎡。

6.五缘湾营运中心

图片30 拷贝.jpg

项目概况

五缘湾营运中心位于环岛干道东侧,隧顶北路西侧,建设企业总部、金融办公、综合性商务营运。

招商对象

金融服务、企业总部等。

图片31.jpg

7.特色产业集聚区

(1)平台经济产业园

自贸湖里平台经济产业园位于湖里区和通里98号综合大楼,园区4-13层用于平台企业招商,可供招商面积为11468.33平方米,入驻园区的平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遵循“监管可行、指标可统、风险可控”三个原则和“规范的主体、规范的合作企业、规范的业务、规范的从业人员”四个规范。平台经济产业园致力于打造平台数字经济一站式服务平台,包括政务服务数字平台、数据监管数字平台、企业经营数字平台、第三方服务数字平台等,致力于打造全国平台经济2.0版本。

1682672392222437.png

(2)智慧交通产业园

项目位于湖里区华泰路5-11号,占地254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738.83平方米(13#-16#厂房)。项目计划在园区引入网约车、网络货运、无人驾驶、智慧交通、行业涉及的灵活用工平台等领域企业,在5G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等板块深化合作,建设智慧道路和车路协同运营平台,在厦推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广,推动5G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厦门集聚,建设交通强国试点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打造全链条、融合发展的智能交通产业园区。

1682672446637431.png

(3)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

项目概况:项目由厦门市科技局与湖里区政府联合打造,位于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机场北片区,园区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集成电路产品保税交易中心、集成电路研发设计试验中心、两岸(厦门)微纳电子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集成电路众创空间、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实训中心六大产业功能区,为IC设计企业提供EDA工具、流片、研发保税、芯片失效分析、晶圆测试、产品检测认证、人才实训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先后获评科技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信部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厦门)子运营平台、工信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是厦门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招商对象:吸引IC产品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封装测试、交易结算、人才培训及其他符合条件入驻的集成电路关联业务企业。

1682672580941837.png

(4)古地石基金小镇

厦门古地石基金小镇是厦门第一个市级基金小镇,也是厦门市第一个具有母基金、私募股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三策”叠加的特色金融聚集地。古地石基金小镇位于两岸金融中心核心片区,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商务及生活配套完善。截至2023年2月,基金小镇入驻投资类企业超过280家,累计注册资金超过450亿元,其中,累计新设私募股权管理人33家,私募证券管理人16家,已办公入驻基金管理人和其他金融机构超过40家。

1682672616635663.png

8.社区发展用地

图片38 拷贝.jpg

项目概况

推动“村改居”社区集体预留发展用地开发建设,主要建设为商业、办公、酒店及配套公寓。共有高林金林、江村社区、坂尚社区等15个新发展用地项目。

已建成项目(7个):蔡塘社区发展中心、江村社区发展中心(一期)、后埔社区发展中心(一期)、后埔社区发展中心(三期)、枋湖社区发展中心(一期)、后埔社区发展中心(二期)、高林金林社区发展中心。

前期项目(5个):五通社区发展中心、金湖社区发展中心、湖边社区发展中心、后坑社区发展中心、围里社区发展中心。

在建项目(3个):江村社区发展中心(二期)、坂尚社区发展中心湖边社区发展中心、钟宅畲族社区发展中心。

1682672767608273.png

9.湖里轨道交通沿线区域

项目概况

轨道1、2、3号线,湖里辖区共23个站点,线路总长约32公里,在厦门各区中站点最多、线路最长、密度最高。借助轨道开发建设的契机,对现有的公建、交通进行梳理,重点结合轨道线网打造新商圈和增加配套公建。

轨道上盖空间分布(总建筑面积:62万㎡)

164491827741253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