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情介绍
湖里区地处厦门岛北部,八山横贯两水,三面海域环抱,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陆地面积72.26平方公里、占厦门岛48%,辖5个街道57个社区,总人口103.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66万人。近年先后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省教育强区、省级文明示范城区等荣誉称号。2021年,实现GDP1539.4亿元、增长7.2%,财政总收入260亿元,区级财政收入55.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批零销售额11454.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4亿元,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21.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2万元、增长9.9%。
主要优势和特点:
一是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范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拉开建设大幕。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并在湖里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随后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厦门岛,2010年扩至厦门全市。1987年11月21日,习近平同志出席湖里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要求牢记小平同志嘱托,把湖里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幸福、“两个文明”建设程度高的模范新区。2010年9月6日,习近平同志视察湖里区金安社区,要求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繁荣。同时,湖里区牢记使命,加强对台交流合作,辖区有台资企业和台青创业企业795家、台胞台属1.1万余人,拥有五通码头厦金航线和两岸金融中心、海峡旅游服务中心、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等重要对台交流合作平台,以及1个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2个省级基层对台交流示范点。
二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具有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海港空港尤为发达,东渡港是全球第十四、全国第七大集装箱港口厦门港的重要港区,开通国际航线68条,集装箱年吞吐量230万标箱;高崎机场开通境内外航线187条,出入境旅客吞吐量全国第八。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区叠加,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有近一半(19.37平方公里)位于辖区,是全国十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之一。外商投资密集,外资企业3000多家、投资总额210亿美元,51家世界500强企业76个项目落户辖区。
三是岛内大提升的重要发力点。辖区有着较强的空间发展优势,建设用地63.46平方公里、占全岛54.8%。规划五缘湾商务营运中心、湖里创新园、东部科技创新园等产业功能区12个、总面积1609公顷。近期可出让用地近100公顷,可供招商存量楼宇空间134万平方米;老工业厂房、东部旧村改造腾挪空间、机场搬迁后可二次开发利用空间等存量用地面积12.4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旧村改造可腾挪发展空间6.7平方公里,现已提交用地6324亩。
当前,湖里区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深化落实“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岛内东部新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
二、项目广场
湖里区依托厦门自贸试验区和厦门火炬高新区两大国家级重大片区发展。
坚持“优二进三”、“二三产融合发展”,聚焦5+1个重点产业,即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新兴金融、旅游文化和健康等5大重点产业和建筑业特色产业。
(一)2个国家级片区
1.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包括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19.37平方公里)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24.41平方公里)。同时,规划范围还涵盖重点联动发展区,主要包括厦门岛、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翔安空港新区、新一轮产业聚集平台(翔安、同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现代服务业基地)等。
重点落实《实施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创新转型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业态;创新两岸交流合作机制,形成两岸共同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示范区,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先行区。
发展目标
将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金融创新功能突出、服务体系健全、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
重点产业
国际贸易、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航运物流、高端制造、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创新创业等。
创新举措
率先全国实现”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被评为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率先实施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三互”通关模式,
率先推行”多规合一”,率先推出第三方信用评级、信用承诺制度、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和社会共治制度,率先建设云创智谷等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未来方向
“三区一堡”建设,集贸易、投资、金融、科创的开放与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改革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构筑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
2.厦门火炬高新区
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率先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年产值过千亿元开发区。其中,湖里园区包括火炬园、创业园、信息光电园、北大生物园。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协同发展。
国家级产业发展和孵化平台
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六大重点产业
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电力电器、软件与信息服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LED等。
新兴特色产业
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等。
(二)5+1 个重点产业
1.先进制造
重点发展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板显示等龙头产业,突出发展航空工业,继续发展智能硬件制造产业。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4家、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约80%。
2.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
巩固提升动漫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智慧城市、数据服务、互联网平台等数字服务产业发展。持续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聚焦提升芯片设计技术水平,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集聚以趣游科技、雷霆网络、勇仕网络等动漫游戏企业,熙重电子、科技谷等数据服务、云计算企业为代表的31家软件和信息服务规上企业,年营业收入达23亿元。打造清华海峡研究院孵化器、海峡新岸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人民网内容科技产业园等一批数字经济生态圈。
3.商贸物流
商贸业
重点发展供应链、大宗商品贸易、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等,建设全国“进口商品促进创新示范区”。全年批发零售业销售总额8571亿元,其中限上批发零售额超7800亿元,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单月批发零售额突破千亿,占全市贸易进口额一半,全省贸易进口额近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亿元,超全省平均水平。
物流业
以高端创新物流为发展方向,着力发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海运快件、保税物流等。
4.新兴金融
重点发展新兴金融领域的财富管理,加快集聚股权投资基金;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着力发展特色金融,包括供应链金融、航空航运金融、黄金金融、绿色金融、影视文化金融;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大力推进企业上市。
5.旅游文化和健康
旅游文化
重点发展城市休闲、生态体验、文化体验、宗教朝觐、养生养老等旅游产品,构建商务会展购物旅游、文化休闲研学旅游、文化产业影视旅游、夜间文旅消费等四大旅游产业生态。
以“文化+”“影视+”为引领,紧抓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厦门为契机,促进文化影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健康产业
聚焦发展高端医疗服务,重点发展个体治疗、第三方医学检测、数字化健康管理等高端医疗。
集中发展智能诊断、智慧医疗、康养医疗、时尚医疗、医美、美妆等行业。
特色产业:建筑业
重点发展优秀建筑企业,引进具有特级、一级资质的房建、市政施工企业,以及甲级资质的设计、勘察、监理等建筑类相关配套服务类企业,构建以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的建安企业产业链。近年来,新引进了中冶福建、福建建工、天蒙建设等一批行业龙头,23家建筑业规上企业具备一级总承包或一级专业承包资质,2020年全区建安总产值797亿元,超全市四分之一。
(三)招商空间
1.两岸金融中心片区
项目概况
厦门岛的东北部,面积3平方公里,主要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建配套齐全,以新兴金融业态为主导的聚集地。
招商对象
银行业、证券、期货业、基金业、保险业、地方金融组织、交易场所、互联网金融、金融配套服务机构企业总部
一期:
目前已出让10幅地块,其中,国贸金融中心、海西金融广场、鼎丰国际广场、云玺万科中心、天地金融港5个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1)鼎丰国际广场
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由1栋34层甲级写字楼和1栋5层商业购物中心组成。
(2)海西金融广场
由厦门宝呈众华置业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用地面积1.0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定位为甲级写字楼和高端商业。
(3)国贸金融中心
用地面积2.4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由2栋塔楼和1栋裙楼组成,定位为甲级写字楼和高端商业。
(4)云玺万科中心
用地面积1.8万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0万万平方米,由6A甲级写字楼、MOBO办公、商务领馆、企业独栋以及高端商业等多业态复合而成。
(5)天地金融港
用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由一栋甲级写字楼和一栋商业裙楼组成。
二期:
约0.6平方公里,正全力推进建设,已引进金圆集团、英蓝中心、厦门银行、阳光龙净。拟引进优质的金融、类金融企业及金融创新项目,促进片区形成金融集聚效应和效益。
英蓝中心
五通金融商务区核心区首批入驻项目,占地面积约3.7万㎡,总建筑面积32万㎡,拟建成集高端写字楼、奢侈酒店、服务式公寓及购物中心为一体的厦门地标性金融楼宇。
三期(含大厦之门):
“大厦之门”位于环岛东路以东,翔安隧道以南地块,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拟建设七星级白金酒店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成为厦门城市新名片。
2.东部科创产业园系列
(1)忠仑科创园
项目概况
忠仑科创园位于湖边水库西侧,忠仑公园北大生物园北侧,是以服务培育科创产业为核心,集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功能的新型产业园区。总用地面积约4.4公顷,总建筑面积17.5万㎡。
招商对象
科创企业。
(2)湖边水库东科创园
待开发产业用地6幅,总用地面积约8.1公顷,总建筑面积32.3万㎡。
(3)马莲科创园
待开发产业用地6幅,总用地面积约10公顷,总建筑面积45万㎡。
3.厦门国际邮轮母港
项目概况
项目占地面积约47.1公顷,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西海湾邮轮城为厦门国际邮轮城启动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16.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40万平方米,由百年招商局集团和厦门港务控股集团联手打造,包括写字楼、商业、五星级酒店、公寓式酒店、文化设施、航站楼等。
招商对象
引进高端酒店群、邮轮中心、高档商业中心及与邮轮经济和港航相关的产业及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企业总部等。
4.湖里先进制造业基地
名称 | 湖里老工业区 | 航空工业园 | 湖里创新园 | 火炬园 | 火炬创业园 | 信息光电园 |
用地 | 140公顷 | 80公顷 | 170公顷 | 120公顷 | 7公顷 | 90公顷 |
5.湖里创新园
地处厦门本岛北部五缘湾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8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目前入驻企业已超过5800家,从业人员6万人。
招商对象:移动互联、物联网、电子商务、创意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研发结算等创新企业
园区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创新企业云集:园区聚集了各类企业5896家,16家已上市企业、1910家移动互联企业。
二是创新人才荟萃:园区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其中“双百”人才17名、 高层次人才53名,是湖里区重点打造的人才创业集中区。园区内还提供了首批1068套人才房、公租房。
三是创新经济活跃:近年来园区经济持续向好,2020年1-12月,园区主营收入489.6亿元,完成税收11.83亿元。
待开发产业用地4幅,总用地面积约3.7公顷,总建筑面积11.4万㎡。
6.五缘湾营运中心
项目概况
位于环岛干道东侧,隧顶北路西侧,建设企业总部、金融办公、综合性商务营运。
招商对象
引进金融服务、企业总部等。
7.特色产业集聚区
(1)智慧交通产业园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湖里区华泰路5-11号,占地25418㎡,总建筑面积40738.83㎡(13#-16#厂房)。项目计划在园区引入网约车、网络货运、无人驾驶、智慧交通、行业涉及的灵活用工平台等领域企业,在5G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等板块深化合作,建设智慧道路和车路协同运营平台,在厦推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广,推动5G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厦门集聚,建设交通强国试点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打造全链条、融合发展的智能交通产业园区。
招商对象
网约车、网络货运、无人驾驶、智慧交通等平台项目。
(2)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
项目概况
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坐落于机场北片区劲美源通仓储物流园内,可用面积约8万平米。基地规划六大板块:厦门市集成电路产品保税交易中心、厦门市集成电路研发设计试验中心、两岸(厦门)微纳电子研究院、厦门市集成电路众创空间、厦门市自贸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实训中心,力争打造集成电路“厦门硅谷”。
招商对象
吸引IC产品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封装测试、交易结算人才培训及其他符合条件入驻的集成电路关联业务企业。
(3)古地石基金小镇
项目概况
航空古地石广场位于湖边水库片区,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商业配套、生活配套完善。截至2021年上半年,基金小镇入驻的投资类企业127家,注册资金117.42亿元;已实际入驻基金管理人和其他投资机构26家,另有26家机构正在办理流程。
招商对象
股权投资类
(4)平台经济产业园
项目概况
平台经济产业园由湖里区与自贸委共同打造,位于湖里区和通里98号,项目面积为11468.33平方米。产业园致力于打造平台数字经济一站式服务平台,包括政务服务及监管数字平台、企业经营数字平台、第三方数字服务平台等。目前,已有德丰杰、薪阳科技、金砖云、薪宝科技、金财腾云、易达来等7家平台企业入驻。
招商对象
平台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
8.社区发展用地
项目概况
推动“村改居”社区集体预留发展用地开发建设,主要建设为商业、办公、酒店及配套公寓。
社区发展用地空间分布(总用地面积 85万㎡)
9.湖里轨道交通沿线区域
项目概况
轨道1、2、3号线,湖里辖区共23个站点,线路总长约32公里,在厦门各区中站点最多、线路最长、密度最高。借助轨道开发建设的契机,对现有的公建、交通进行梳理,重点结合轨道线网打造新商圈和增加配套公建。
轨道上盖空间分布(总建筑面积:6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