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1)概况
海沧位于厦门本岛西面,闽南厦漳泉金三角地区的突出部位,是福建南部拓海贸易的重要港口,与高雄港仅距离165海里。海沧是厦门岛外各区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区,在深入对台交流合作及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实现跨岛发展中具有“桥头堡”优势,是承接岛内核心功能转移和辐射闽西南的重要区域。面积186.8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66万。下辖海沧、新阳、嵩屿和东孚4个街道。
(2)历史
“海沧”之名源于沧江,自唐代始为海滨聚落,时称海口。明嘉靖年间,以海口和沧江各取一字为名,称为“海沧”。198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海沧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具有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及综合保税区“六区合一”的叠加优势。
(3)发展目标
通过功能整合提升、集疏运体系优化和智能化改造,大力提升海沧港区集装箱通过能力,强化其作为厦门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核心港区地位。
(4)经济发展成就
2021年,海沧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24亿元,同比增长11.9%;财政总收入237.26亿元,同比增长25.6%;区级财政收入40.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铁路)同比增长15.1%;规上工业产值1809.2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76.21亿元,同比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64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48元,同比增长12.7%。
二、产业导向
(一)生物医药
发展目标:到2025年,力争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建设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发展成绩:2020年,厦门生物医药港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中位列第12位,在龙头竞争力单项榜单中排名第8位;2021年,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厦门生物医药港还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精益创业方向);厦门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基地再次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并在厦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运营评价考核中获评优秀;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的考核评价中,被评为优秀(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2021年,海沧区生物医药企业405家,产业规模476.72亿元。
(二)集成电路
发展路径:以“人才+”为发展战略,加大与国内重点城市产业平台的合作,加强与台湾集成电路产业的对接融合,打造以设计、封测和特色工艺产品产业为主导的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发展目标: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 1000 亿元,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重镇。
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围绕存储器、5G/4G、智能制造、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网络通信、安全监控、光通讯、电源管理和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的关键芯片。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重点支持系统级封装(SIP)、晶圆级封装(WLP)、芯片级封装(CSP)TSV、FOPLP、高密度封装载板等先进封装技术的研发与规模化量产。
集成电路装备与材料:重点支持国内外装备、材料企业开展FOPLP量产技术研发,鼓励在海沧设立研发中心或合作研发;发展集成电路专用装备研制。
(三)新材料与新能源
发展目标:到2025年,力争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建成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发展成绩:培育发展厦门钨业、厦顺、长塑、金旸、当盛等企业,三元正极材料、石墨烯浆料项目顺利投产,厦钨10000吨车用锂离子正极材料。厦钨新材料产业园和硬质合金工业园项目正在建设,达产后年产值220亿元以上。
(四)智能家居
发展成绩:海沧区智能家居整体发展态势较好,聚集了松霖科技、瑞尔特卫浴、威迪亚科技、盈趣科技、钢宇工业等行业领先企业。2021年,海沧区卫浴产业完成产值100.4亿元,同比增长23%。
产业优势: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松霖科技、瑞尔特科技、钢宇工业、品谱工业和盈趣科技等企业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特别是节水卫浴领域的企业在海沧已形成一定产业集聚,如松霖科技是国内市场规模领先的花洒、淋浴系统、龙头等卫浴配件产品专业生产企业之一,瑞尔特科技已成长为国内冲水组件制造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五)汽车及零配件
发展成绩:经过近30年的发展,海沧聚集了金龙旅行车、捷太格特、正新实业、宏发电子、法拉电子、协富光洋、卡斯卡特等龙头企业。2021年,海沧区汽车及配件实现产值168.6亿元,比增12.4%。
产业优势:产业链相对完整,形成了汽车总装、重型机械制造及底盘、连接器、汽车电子、转向系统、车用轮胎、橡胶塑料、车用保险丝等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链。新型汽车产品优先布局,金龙旅行车无人驾驶准 L4 级车型在在以色列成功测试,成为首辆走出国门进行道路测试的中国无人驾驶客车,全国首创5G微循环网约巴士“厦门约巴”在厦门运行。关联产业有效支撑,士兰、通富等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为5G生态下的智能汽车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六)金融服务
产业基础:海沧区目前共有19家银行,27家地方金融机构,聚集了厦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峡能源产业基金管理(厦门)有限公司、厦门恒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
发展路径:海沧区正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集聚中心,吸引各类金融行业入驻,引导各商业银行与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合作,为辖区企业提供金融便利和金融服务。
招商重点:银行、证券、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等金融企业。
(七)影视与文化创意
产业基础:海沧区现有文化企业约1626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6家;唐国强、刘劲、宋业明、马晓伟等影视名家相继在海沧成立工作室,完成20家影视企业认定。耀达影视产业园投入运营,华鹭文化产业、故事匣子影视、疯狂野人影视文化、鑫西娅影视文化等影视公司入驻园区。海沧油画街是中国三大商品油画出口基地之一,海沧东埔玛瑙村是我国最大的玛瑙生产基地和玛瑙原石交易中心。
(八)现代旅游业
产业基础:海沧区拥有生态旅游资源、康体休闲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有天竺山、蔡尖尾山、大屏山、海沧湖、天竺湖、皓月湖、火烧屿等;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新垵红砖古厝、莲塘别墅、开台文化园、青礁慈济宫、石室禅院等;康体休闲旅游资源包括有日月谷、汤岸等温泉。其中,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及天竺山森林公园2个为4A级景区,7家高端酒店格局形成海沧湾南部酒店集群。连续举办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天竺山徒步大赛等文化旅游节庆赛事。
在体育产业方面,海沧全区共有体育产业单位438家,2021年体育产业产值达23.6亿。
(九)商贸服务
产业基础:2021年批零累计完成销售额4267.47亿元,同比增长69.7%。2021年社零总额300.9亿元,同比增长4%。2021年限上汽车零售额92.1亿元,同比增长4.12%。经过数年集聚,初步形成了以马青路为主的汽车4 S店及自贸区平行进口车销售展厅组成的海沧汽车商圈“海沧国际汽贸城”。目前,入驻汽车销售企业70家,包括40余个汽车品牌,基本上涵盖了所有主流汽车品牌,门店数量约占全市40%。2021年汽车销售额112.79亿元,占海沧区社零指标 70%左右。汽车销售产业逐渐成为海沧商贸业的 一张闪亮名片,是厦门岛外最大、辐射闽西南的 区域性汽车销售中心。
现有重要企业:必达国际贸易(大宗贸易);见福(实体零售);中达集团(直播电商)。
(十)央企及总部
产业基础:海沧区拥有中石油集团、中国远洋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等多家央企(子公司),涉及石油、交通、粮食等行业;同时聚集了华夏电力、金达威、正新、通达、大博医疗、盈趣科技、中谷海运、蓝色光标等一批总部企业。
(十一)建筑业
产业基础:海沧区现有建筑业企业160家,2021年1-9月完成建筑业产值197.76亿元。产值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中建三局、筑信建设、巨龙建设、中建闽泰、明丰建设、海投工程等。中建三局集团是全球最大投资建设集团——世界500强企业第13位中国建筑的优秀排头兵。
(十二)港口物流业
发展路径:积极融入“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强化中欧、中亚班列的运营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物流新通道的战略作用。优化港口布局,加强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布局产业空间,发展现代物流、航运总部、临港服务和临港制造等临港产业。
发展目标:通过功能整合提升、集疏运体系优化和智能化改造,大力提升海沧港区集装箱通过能力,强化其作为厦门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核心港区地位。
(十三)都市现代农业
产业基础:海沧区农业以花卉、蔬菜和水产品养殖为主,2021年全区农林牧渔产值4.3亿元,聚集了绿泽园艺、翠绿园艺、爱垦园艺等3家福建省十佳花卉苗木企业,以及安井食品、金达威等食品加工产业,其中安井食品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辖区东孚街道沈海高速公路以北片区聚集了约80家花卉苗木企业,在厦门西部形成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其中草花生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是华南地区品类最全的洋兰繁育基地;小菊花出口数量全国最大;香草、彩叶植物的种质资源在行业内有领先优势。
近年通过招商引进棠潮园艺暨班纳利中国育种中心项目、淘宝福建绿植花卉直播产业带等新兴产业,以“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布局,重点发展高端种业和农业电商,持续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和升级。
(十四)平台经济
招商重点:主要引进以“灵活用工”“灵活管理”为主要模式的平台企业,灵活用工方面重点对接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营销咨询企业,灵活管理方面重点对接互联网移动平台企业。加快推动一批能促进产业集聚的龙头项目开业运营并在厦设立总部或结算总部,形成一定经济规模、促进产业聚集。
三、投资要素
(一)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园:总面积8平方公里,核心区3.22平方公里,产城高度融合的现代化集成电路产业园区。
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厦门中心(E座7-30层,4.2万㎡)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海沧基地。
海沧半导体科技园(筹):建设2栋11层的研发办公楼,6栋6~8米层高的高标准中试厂房,建设面积约13万平米。
(二)生物医药
“筑巢引凤”,搭建了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基地、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园、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共4个专业化园区载体,形成“研发创新-孵化-中试-产业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生物医药孵化器 10.14万平方米(2006)
生物医药中试基地 4.77万平方米(2008-2012)
生物医药产业园 22.53万平方米(2012-2018)
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创业中心21.32万平方米(2018-2020)
(三)新材料
孚新工业区规划区位于马銮湾西侧,厦门与漳州交界,以新材料产业和集成电路为主导,用地规模约138公顷。
(四)先进制造业
剩余可利用工业用地:东孚、新阳、南部(不含孚新工业区、信息产业园及物流用地)总计约163公顷。
可出租厂房:东孚、新阳、南部工业区总计约55万平方米。
(五)马銮湾新城
马銮湾片区位于厦门市西部、海沧区北部,西邻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东与集美区交界、北邻天竺山、南靠蔡尖尾山,规划面积约 45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智慧科技、商务文旅、现代物流四大产业。
(六)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海沧园区及海沧港
海沧自贸区面积24.41平方公里,占自贸区厦门片区面积的55.76%,拥有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深水港口设施和配套条件,初步形成以港口物流为依托,保税仓储为特色,高端加工增值和服务外包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海沧港区规划形成码头岸线长11396m,水深达-17米,可停靠20万吨级集装箱船,现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
海沧区剩余可利用物流用地总规模约72公顷。
(自贸区海沧片区)
(七)石油交易中心
厦门石油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是在中国石油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按照全国工商联对石油交易体制积极探索的指示,贯彻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依托海西先行先试政策,经厦门市政府批准,由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单位泰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现货交易额约5875亿,2021年完成现货交易额1703亿元。
(八)海峡黄金珠宝产业园
集黄金精炼加工、文创设计、商贸交易、体验消费及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区域黄金产业和市场中心,打造中国黄金市场向海峡两岸、海丝沿线业务辐射窗口。
(九)东南燕都
东南燕都燕窝平台围绕构建燕窝“全产业链,新生态圈”的核心宗旨,总投资7.3亿元,现已成为集“全球溯源燕窝集散中心、全球溯源燕窝原料加工中心、溯源即食燕窝共享工厂、燕窝主题工业旅游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燕窝主题产业园,形成燕窝产业的聚集效应。截至2021年底,燕窝平台已累计进口毛燕26.5吨;燕窝平台产值合计6.039亿元。
四、扶持政策
(一)生物医药
1、海沧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厦海政规〔2021〕4号)
2、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厦府规〔2020〕7号)
(二)集成电路
1、海沧区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法(厦海政〔2017〕90号)
2、厦门海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管理暂行办法(厦海工办〔2017〕6号)
3、海沧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厦海委办〔2018〕50号)
4、关于《海沧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方法》延期的通知(厦海委办〔2021〕12号)
(三)工业经济转型
1、海沧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若干措施(厦海政规〔2021〕1号)
2、关于印发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厦海政规〔2021〕2号)
3、关于支持东南燕都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意见(厦海政〔2019〕105号)
(四)服务业
1、海沧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措施(厦海政规〔2020〕3号)
2、海沧区促进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厦海政规〔2020〕5号)
3、海沧区促进航运物流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厦海政〔2016〕223 号)
(五)金融业
1、鼓励企业改制上市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厦海政〔2016〕147 号)
2、海沧区鼓励企业改制上市做大做强的补充意见(厦海政〔2019〕143号)
3、关于鼓励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若干意见(厦海政〔2016〕169号 )
(六)人才政策
1、海沧区引进与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暂行办法 (厦海委办〔2017〕63 号)19.海沧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引进培育的 若干意见(厦海委办〔2018〕45 号)
2、海沧区引进台湾人才办法(修订版) (厦海委办〔2019〕75号)
3、海沧区柔性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实施办法(试行) (厦海委办〔2020〕46号)
4、海沧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住房保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厦海委办〔2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