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时间:2021-02-19

一、高新区基本情况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是福建省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的核心区,现已发展成为厦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以及“三高”(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的集聚地。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国字号”招牌,双创工作于2018年、2020年、2021年三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表扬激励,在169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6名。

微信图片_20210219094941.jpg

火炬高新区以占厦门总面积近3%的园区建设空间,实现全市近43%的工业总产值,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的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2021年火炬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453.8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8.8%以上”

微信图片_20210219094942.jpg

2020年,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在厦门正式启动,火炬高新区作为创新基地建设的主要载体区,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金砖机遇,当好金砖国家深化务实合作的“试验田”“桥头堡”,加快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微信图片_20210219094944.jpg

二、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

高新区重点锚定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力电器、软件和信息服务五大主导产业持续招大引强,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群),引入和自主培育出天马微电子、电气硝子、友达光电、冠捷科技、戴尔、ABB、浪潮、施耐德、麦克奥迪、科华恒盛、美亚柏科、美图、三安光电、弘信电子、联芯、乾照光电、华联电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同时,火炬高新区紧盯科技发展前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正蓬勃发展,先后引入云知芯、瑞为技术、英视睿达、吉比特、中船重工725所等行业知名企业项目。


1644571472696493.jpg

1644571503983753.jpg

三、园区载体

围绕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构建海峡西岸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跨岛发展”战略,建成了包括火炬湖里园、厦门软件园(一、二、三期)、厦门科技创新园、火炬(翔安)产业区、厦门创新创业园、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在内的“九个园区”产业发展大平台,园区总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园区分布在岛内外思明、湖里、集美、同安、翔安五个行政区,与各行政区相互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50余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在此安家,逾10000家企业在此汇聚。

1644571931602832.jpg

四、产业服务平台

1.创新创业平台

厦门火炬高新区引导各类孵化载体建设,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配套需求,打造“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1家,市级众创空间90家;建有4个国家级孵化器,孵化总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米,目前在孵企业超过1300家。

微信图片_20210219094948.jpg

2.保税物流平台

厦门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是福建省第一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毗邻火炬高新区光电产业密集区,设立以来保税物流服务从简单仓储向供应链库存管理(VMI)、物流环节增值加工、分拨、配送等高端方向发展,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辐射国内外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通关服务。

微信图片_20210219094949.jpg

3.公共服务平台

火炬高新区通过用活委管国企、中介机构和产业联盟“三大助手”,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过程”“高覆盖”“强响应”的服务,全面助力园区企业创新发展。当前已建设有火炬高新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站、科易网技术交易平台、智能制造平台、科技服务联盟、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微信图片_20210219094950.jpg

4.科技金融平台

火炬高新区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着力打造 “一个资本平台+四个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的 “1+4+X” 科技金融体系,积极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当前建设有火炬高新区金融服务平台、鹭创汇、创融汇等科技金融平台。此外,高新区于2020年成立火炬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现已落地联和二期、中兵国调基金、武岳峰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金、芯跑共创三号基金、惠友豪嘉基金等子基金,通过投资、融资、投融互转等方式,吸引优质产业链项目入区的同时也为在区企业加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微信图片_20210219094951.jpg

5.创新赋能平台

2021年成立我国第一所高新区平台型产业非学历教育机构“厦门火炬大学堂”,高位链接国内外一流战略合作伙伴,着力发挥高端战略、学术和产业资源优势,汇聚知识、技术、经验和资本等产业生态要素,致力搭建政企学研深度合作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组建战略顾问委员会、产业顾问委员会和学术顾问委员会,开启产学融合新模式。目前已与18家合作伙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优秀企业家战略领导力首期班培训项目、“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项目等多个旗舰培训项目, 出版首部案例集《走向卓越》,学员覆盖100多家规上企业。

五、优惠政策

作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高新区具有显著政策优势,入区企业可享受厦门经济特区、行政区、高新区三级政策叠加;此外,高新区针对创新创业、工业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出台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为企业全方位发展提供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image.png

政策信息查询

现行招商政策目录:

1.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厦高管规〔2021〕4号)

2.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招商引资中介奖励办法的通知(厦高管规〔2021〕3号)

3.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集美区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修订)》的通知(集府规〔2020〕2号)

4.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培育力度的补充通知(试行)》的通知(厦高管规〔2021〕1号)

5.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的意见(修订)》的通知(厦高管〔2019〕127号)

6.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厂房抵押贷款的管理办法》的通知(厦高管规〔2020〕3号)

7.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管理办法》的通知(厦高管〔2018〕216号)

8.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落实市“双百计划”创业场所扶持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厦高管〔201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