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的故乡,是著名台商投资区、侨乡和风景旅游区,是厦门市几何中心、厦漳泉大都市区中心,是闽西南交通枢纽。
辖区总面积275.8平方公里,下辖灌口、后溪镇和杏林、集美、侨英、杏滨4个街道,48个社区、2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逾百万。
@程志勇《新城新貌》
辖区总面积275.8平方公里,下辖灌口、后溪镇和杏林、集美、侨英、杏滨4个街道,48个社区、2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逾百万。
一、区情概况
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作为“海上花园”城市——厦门重要的行政区之一,集美区自然生态景观清新怡人、错落有致,濒临厦门西海域和同安湾,形成21公里海岸景观线;西北部倚靠原始山脉,拥有92平方公里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怀抱着素有“厦门西湖”美誉的杏林湾,独享7.2平方公里辽阔的天然水域,打造4A级风景区园博苑。目前,集美全区拥有公园58座(涵盖社区公园),规划新建公园27座,曾获评国家级生态区、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
交通便利,重要枢纽:作为闽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集美区交通便利。东南沿海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厦门北站坐落于此,它是铁路、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未来福建城际高铁的重要枢纽。
市内交通上,集美拥有联通厦门岛内外的3桥1堤(即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和高集海堤),同时全市规划的3条地铁线(即1号线、4号线和6号线)和BRT系统也汇聚于此,是厦门全市唯一汇集高铁、地铁、高速公路、BRT、公交等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城市组团。
卓丽志《集美大桥晨曦》
集美与厦门自贸片区仅一桥之隔,距离中国五大口岸之一的厦门高崎机场仅11公里,距东渡港6公里、海沧港12公里、邮轮码头8公里,形成海陆空立体化交通体系。在交通大发展大融合趋势下,集美区的“半小时市域生活圈”“一小时厦漳泉同城圈”“四小时华南商务圈”已然成型。
@陈清强《道路四通八达》
嘉庚故里,著名侨乡:众所周知,集美是著名的侨乡,迄今海外侨胞六万多人。被毛泽东主席赞誉“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的一代侨领陈嘉庚先生就出生在集美。如今的集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一精神三文化”,即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成为集美的内核和文化特征。
陈嘉庚在集美兴资办学,孕育了嘉庚精神,嘉庚精神是企业人文精神的第一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时给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
百年学村,文教资源丰富:集美区教育资源丰富,是岛外知名文教区,也是厦门全市高等院校最集中、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行政区。以集美学村为基础,集美区已构建起覆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方面,聚集了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科院稀土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所等15所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有院士20名(专、兼职),在校师生超过15万人,设有3个国家一流学科、27个省级一流学科。在基础教育方面,拥有集美中学、集美小学、曾营小学等百年名校。近年来,引进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二中、五缘实验学校等“名校跨岛”项目和厦门华锐莱普顿学校等高端民办学校,全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集美大学
@华侨大学
二、产业概况
作为厦门市跨岛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集美区以“对标一流”的视野,着力打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文旅创意“3+1”主导产业,努力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
1.机械装备产业
2024年,集美区机械装备产业包括汽车、工程机械制造、输配电设备、金属制品业等产业集群,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4家,全年实现产值552.16亿元,比上年增长5.3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73%。汽车制造业主要集聚在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和杏林工业区,以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民兴工业有限公司为产业龙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全年实现产值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9.6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95%;工程机械制造业主要集聚在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和集美北部工业区,以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为产业龙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家,实现产值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主要集聚在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和集美北部工业区,以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新视电子(厦门)有限公司为产业龙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家,实现产值16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5%;金属制品业主要集聚在灌口机械工业集中区,以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厦门新长诚钢构工程有限公司、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厦门美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产业龙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家,实现产值1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
2.电子信息产业
集美区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已形成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位列全市第二 ,2024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326.1亿元,同比增长41%。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要集聚于厦门软件园三期,截至2024年底,软件园三期累计注册企业17675家,累计注册资本金 1062.1亿元,入驻员工超7.2万人。
2024年,集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稳定增长,主要产品聚集在电子显示、电子元器件领域。推动云计算、自主可控软件、信创产业、数字服务出口等电子信息服务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主要集聚在集美北部工业区,以厦门TDK有限公司、宸展光电(厦门)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越电器有限公司等为产业龙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全年实现产值1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5.3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8%。
3.商贸物流产业
集美区商贸物流产业格局不断完善,虽占全市比重小,但发展势头良好。
商贸方面:“一心四片”(新城核心区、北站片区、集美片区、杏林片区、灌口片区)五大商业功能区基本形成,商贸总量稳步增长,多项指标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2024年,限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647.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22亿元,同比增长14.2%;
物流方面:2024年,集美区已集聚超1175家物流运输企业,实现营收约180亿元,规上企业数量34家,营收56.48亿元。初步形成以前场铁路大型货场(总占地面积314.73亩)为支撑的公铁联运物流集群。以集美电商产业园、电商谷二期为依托的电商物流集群;以旺墩冷储、源香食品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冷链物流集群;以厦门汽车物流中心、海西汽车城为载体,集汽车配送、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汽车物流链;以德邦、唯捷城配为引领的城际城市配送物流。
4.文旅创意产业
集美区旅游资源丰富,现有集美鳌园景区、厦门园林博览苑、厦门老院子景区、灵玲国际马戏城诚毅科技探索中心5家国家4A级景区;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1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景点,2020年成为厦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集美新城核心区获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近年来集美区文旅创意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16-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6134万人次,年均增长13.2%。
集美区影视业迅猛发展,建成投用厦门影视拍摄基地,累计注册影视企业近800家,已成为影视拍摄热门取景地和产业投资聚集区。
未来,集美区立足文化特质和资源优势,打造人文集美品牌,着重发展影视、演艺娱乐、智能视听、游戏动漫、艺术创意、文体旅游6个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娱乐、体育等延伸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配套,深化全域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深化金鸡百花电影节“以节促产”,推动诚毅国际商务中心影视企业总部区、集美集影视文创园招大引强选优,打造高素质高颜值影视文化名城。
三、重点招商片区
集美区对标国际一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辖区内拥有两个国家级的台商投资区—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及省级的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
多年来,集美坚持创新驱动、和谐共生,全力推进马銮湾新城、集美东部新城多个新城区建设,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软件园三期等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1.集美中央活力区(CAZ)
CAZ西起龙湖天街、东至万科云城、北至中交商业体、南至园博苑教育岛、海洋岛,总面积532公顷,是集消费娱乐、旅游休闲、行政服务、商贸金融等为一体的集美心脏。
CAZ重点发展商贸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配套完善,有杏林湾营运中心、软件园三期等产业园区;交通便利,地铁一号线、铛铛车、BRT等贯穿其中;人气充足,配套8个居民小区,入住率均70%以上;人才济济,周边有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6所高校。
2.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
马銮湾新城位于厦门西部,涵盖集美、海沧两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集美片区位于马銮湾海域东北部、集美西部海滨地带,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要有西滨片区、陈井片区、集美岛、中心岛部分区域、集美物流园及前场物流园部分区域等,是马銮湾新城四大产业带和传统产业升级区空间规划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銮湾新城定位为厦门湾“两高两化新极点”(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现代化产城融合新高地、国际化滨海湾区新极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支撑点、海峡两岸合作的地区性服务基地、产城融合的国际化智慧生态海湾新城、厦漳龙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将建成最温馨、最具人气的国际一流湾区,成为厦门湾西翼核心引擎和厦漳同城化桥头堡。
3.集美东部新城
东部新城片区范围北至天马路、南至集美大道、西至同集路、东至滨海西大道,规划面积383公顷,位于集美区东南侧沿海,厦门市几何中心。全市“两环八射”骨干交通路网的重要节点,西接集美新城、东连环东海域新城,与高崎机场隔海相望,距离市区级中心、重要交通节点均较近,更有规划轨道6号线及BRT快速公交等重要交通线路从片区经过,区位条件优越。
集美东部新城将以打造产城学人深度融合国际化滨海人文新城为目标,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科创发展中心、特色彰显的文化旅游载体、国际接轨的创新精英社区,带动集美北部工业区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