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人才办就(厦委发〔2017〕16号)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并研究制定有关办理事项补充说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已制定《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2018),供实施单位在评审时参考。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分为五类:杰出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市级领军人才、骨干人才。
人才新政45条,从各项补贴到人才的市场认定机制、职称自主评审、高层次人才保健待遇等等,包括但不限于:知名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猎头机构办公用房补贴最高300万元;“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企业,按业务收入的1%奖励;顶尖人才或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落户创业团队,项目资助1000万元至1亿元;高位嫁接引进一流医学人才和团队,安家补贴最高100万元、工作补助最高600万元;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和拔尖人才最高100万元安家补助,外省籍优秀应届师范生一次性补助20万元;新引进硕士3万元/人、博士5万元/人生活补贴;建设技工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最高补助50万元;新评定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每人奖励30万元、10万元;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最高补助4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每年研发补助最高250万元,其他企业最高200万元;高端人才创办的初创期企业最高1500万元贷款担保等。
领军型创业人才三年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分层次最高全额奖励;入选“海纳百川”人才计划的技术领军人才按工资薪金所得三年内个税地方留成的50%奖励;相关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按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超过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奖励;重点产业中层以上技术岗位的专业人才按个税地方留成的25%奖励;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按最低60%、最高95%对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进行奖励;大力引进各类台湾人才,入选台湾特聘专家、专才,给予每年10万最高150万元补助;鼓励柔性引进台湾人才;吸引支持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享受租房和实习补贴;台湾特聘专家、专才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放宽至最高限额的4倍;对外籍、台籍高层次人才聘雇外籍家政人员提供便利。
到2020年,引进领军型人才50名,骨干型人才1000名,实用型人才10万名;服务外包领军型人才可申办“金鹭英才卡”,工作生活补助50万元,可优先推荐参评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服务外包骨干型人才可获工作生活补助10万元,申办”银鹭英才卡”;服务外包实用型人才可获培训补助和住房补贴;服务外包专业培训机构在厦开办培训业务可享受房租50%的补贴,最高50万元等。
至2020年,资助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2000名;年薪50万元以上的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或担任用人单位主营业务相关领域高层管理岗位的紧缺人才,薪酬津贴15万元,年薪30至50万元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或担任用人单位主营业务相关领域中层管理岗位的紧缺人才,薪酬津贴10万元;柔性人才最高获15万元的薪酬津贴;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可申办“银鹭英才卡”和“金鹭英才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