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厦门一流营商环境 为本土邮轮品牌加持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2019-09-30

  9月29日傍晚,首艘国资自主豪华邮轮“鼓浪屿”号靠泊厦门国际邮轮中心码头,完成试航。9月30日,“鼓浪屿”号将正式开启国庆航次运作。记者了解到,两个国庆航次的销售情况火爆,船票基本售空。

  在过去的三天里,“鼓浪屿”号进行试航,对各项服务流程进行测试,同时在船上举行了邮轮产业高峰论坛,来自中国旅游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央企高管悉数出席论坛。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平作为主讲嘉宾之一登台演讲,为“鼓浪屿”号未来运营贡献“厦门港案例”。

9月27日,“鼓浪屿”号邮轮厦门母港首航,举行“过水门”仪式。(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逆势飘红】

  厦门母港客流量持续攀升

  去年以来,中国邮轮产业进入调整期,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全国邮轮艘次、游客数量都呈现下跌趋势,且跌幅达到20%以上。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亚洲邮轮学院理事会秘书长程爵浩表示,市场走低,其中一个原因是多家外资邮轮公司的邮轮离开中国。“因此,民族邮轮品牌‘鼓浪屿’号此时出现,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他说,“市场调整之时,我们更要抓住游客核心需求,打造民族邮轮品牌。”

  同时,多名专家提到,在全国行业调整的同时,厦门港今年上半年一枝独秀、逆市飘红,令人眼前一亮。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共接待国际邮轮79艘次,旅客吞吐量达24.18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4%、25%,稳居国内邮轮母港第一集团。

在“鼓浪屿”号上举行的邮轮产业高峰论坛。(图/星旅远洋邮轮公司 提供)

  数据体现出厦门港在邮轮运营上的深刻思考。“比如,这次新邮轮命名为‘鼓浪屿’号,以厦门为首发母港,是政府和央企、地方国企联手推进的成果,更能凝聚多方力量,将市场做大做强。”陈志平说,包括今年的丽星邮轮在厦连续64个航次的常态化运营、“世界梦”号来厦以及年底的13万吨“地中海辉煌”号来厦,都是多方强强联手、招商引“轮”的硕果,有力推动母港客流量持续攀升。

  在论坛上,陈志平说,厦门港务将提供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像“鼓浪屿”号这样的民族邮轮品牌在厦发展壮大。这一席话,引得台下掌声阵阵。

  【跨界融合】

  多元化产品吸引不同消费群体

  “打造民族邮轮品牌,应该在邮轮文化和消费习惯上多做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教授在论坛上表示,邮轮产品的打造应形成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比如,开发养生航次、免税购物航次、海洋研学航次、上岸自驾游航次、会议奖励航次,都是很好的结合点,有助于培育市场,让中国消费者认识到邮轮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度假休闲产品。

  事实上,厦门母港近两年来已开展多个航次的“邮轮+”创新运作,所使用的思维正是跨界融合。比如,去年3月22日,厦门母港首次将闽南文化结合华侨文化带上邮轮,创作舞台剧,赴“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取得热烈反响,之后的妈祖下南洋、佛光山之旅也均为业界首创,直接拉动了船票销售,打造了良好口碑。

邮轮产业高峰论坛上,业界高管认真聆听嘉宾观点。(图/星旅远洋邮轮公司 提供)

  陈志平介绍,目前厦门母港仍在加大力度进行跨界融合,比如,厦门港务与北京字节跳动联合设立邮轮旅游新媒体运营中心,通过新媒体向年轻客群渗透,并积极筹划研学、电音节等跨界活动,打造多元化产品,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来厦门坐邮轮。

  跨界融合也能增强厦门旅游的吸引力。比如,厦门邮轮母港位于厦门岛核心区,游客可直接通过轮渡前往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辅以周边区域旅游资源,“邮轮+目的地”的全域旅游产品开发空间很大。

  【行稳致远】

  探索“四新”之路 助推产业发展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燮在论坛上指出,本土邮轮公司应走“四新”之路,即新规制、新市场、新空间、新担当。他提到,本土邮轮公司应该在这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洞察消费诉求,让中国邮轮产业行稳致远。

  当前,厦门邮轮母港正在积极利用优势、持续发力。在政策方面,厦门母港拥有“多区”叠加优势,去年在邮轮物供等方面取得突破,今年实现邮轮游客144小时过境免签,此次服务“鼓浪屿”号邮轮,口岸部门几乎通宵服务,充分体现母港良好营商环境。“目前,厦门母港正在积极探索船票制,并通过智慧信息化提速增效,为旅客提供新体验。”陈志平说。

  另外,在市场开发方面,厦门母港所处的海峡邮轮圈,北接东北亚邮轮圈,南接东南亚邮轮圈,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开发“一带一路”航次,将母港腹地辐射半径扩张到1000公里至2000公里的范围内。

  陈志平同时透露,厦门母港还将在人才培育方面联合业界资源,筹建厦门邮轮商学院,打造产业人才高地,助推本土邮轮品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