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厦门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实施意见出台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4-01-16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厦门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质量强市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百业强。厦门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强市工作,早在2011年就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2018年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厦门市多项质量工作成为全国、全省试点或典型。2013年,厦门市获批成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2019年作为首批全国十个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之一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涵盖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区域质量、产业质量、质量基础设施等,结合厦门实际,明确了八方面主要任务,包括五大质量提升行动和三大质量支撑体系,并提出26项具体措施,从建设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到建设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再到建设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确立了新时代质量工作的全新方向和迈向质量强市的新路径。

《实施意见》要点速览

  五大质量提升行动

  1.开展产品供给质量提升行动

  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

  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

  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

  2.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

  提高建筑材料质量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提升工程品质

  3.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

  推动生产服务专业化发展

  推动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4.开展重点领域质量提升行动

  提升支柱产业质量水平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水平

  提升未来产业质量水平

  推动数字经济质量升级

  加快绿色经济发展

  5.开展区域质量发展提升行动

  增强质量创新驱动力

  增强质量发展竞争力

  强化质量品牌引领力

  三大质量支撑体系

  1.打造质量基础设施

  集成服务体系

  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

  提升质量基础设施能力

  强化质量基础设施运用

  2.打造质量治理现代化体系

  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完善质量政策措施

  提升质量监管效能

  强化质量多元共治

  3.打造厦门特色质量文化体系

  加强全面质量教育

  加强质量文化宣传

  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总体合格率和水产品产地监督抽查合格率均达到98.5%以上,新增国家优质工程奖5个,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2.4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500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47件,政府质量奖(含提名奖)累计40个次,全国质量标杆累计18个,厦门老字号累计122个,新增制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达到1150项。到2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基础更加牢固,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三大特点突出厦门特色

  《实施意见》总体框架与《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福建省质量强省纲要》基本一致,同时又突出厦门特色,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拓展质量强市工作领域。《实施意见》相应拓展了质量强市工作领域并进行细化部署。区域质量发展方面,从增强质量创新驱动力、增强质量发展竞争力、强化质量品牌引领力3个方面进行部署;质量基础设施方面,从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提升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强化质量基础设施运用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二是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突出厦门质量工作特色。在贯彻落实省《纲要》提出的提升数字、海洋、绿色和文旅四大经济质量的基础上,围绕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质量发展,做了专段部署。总结提炼和巩固厦门市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特色经验做法,提出打造特色质量文化体系,并从加强全面质量教育和加强质量文化宣传两个方面进行细化部署。发挥金砖创新基地和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优势,部署开展金砖相关项目建设、两岸标准共通等金砖和对台相关工作。

  三是丰富质量工作抓手,强化质量技术支撑作用。提出创建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争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打造“质量强国标杆城市”等一系列新工作、新举措,进一步发掘质量工作新的发力点。提出争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推进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扩建暨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建设,建好用好嘉庚创新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旨在强化关键检验检测能力,为厦门市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服务。

  同步

三个关于质量的公报 重磅发布

  2022年度厦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

  制造业竞争力持续领跑全省

  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的《2022年度厦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透露,2022年度,厦门市首次实现了全市六区均进入较强质量竞争力阶段,规模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92.25,较上年提升0.2个标准分,较全国平均水平(85.08)高出7.17个标准分,较福建省平均水平(86.88)高出5.37个标准分,质量优势明显。

  公报指出,2022年度,厦门市发展能力指标得分为91.52,较上年提升1.27个标准分,显现出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质量竞争力12个观测变量指标中,全市有7项观测变量得分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较上年提升4.19个标准分;人均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提升2.15个标准分。

  厦门市5个主要产业中,生物与新医药行业、平板显示行业和机械装备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都在90以上,分别为93.15、92.47、91.82,处于“较强竞争力”发展阶段;计算机与通讯设备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8.77,较上年提高1.45个标准分,处于中等质量竞争力阶段。

  2022年,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93.73,较上年提高0.61个标准分;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92.92,较上年提高1.25个标准分,为近三年来最高值。

  2023年度市民质量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

  去年市民质量满意度再创新高

  厦门的质量状况您满意吗?近日,厦门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2023年度市民质量满意度调查测评,并征集市民关心的质量问题及意见建议。测评报告显示,市民为厦门质量总体满意度打出了85.99分,较上年度提升0.6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本次测评涉及“五大”(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和公共管理领域)质量满意度。采取拦截面访、网络调查两种方式,共计采集有效样本和收集意见2471份。测评报告显示,“五大”质量中,公共管理质量得分最高为86.84分,服务质量的得分最低为84.55分。各区市民质量满意得分也较上年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湖里区增幅明显,较上年度提高1.45分。

  2023年度厦门市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公报:

  服务业质量总体令人满意

  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厦门市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公报》透露,2023年度厦门市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总体得分82分(百分制),达“满意”水平,得分较2022年上升0.51分。全市服务业满意度得分呈阶梯递增趋势,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稳步提升,各行业均保持平稳较好发展。

  本次测评包括银行业、现代物流业、移动通信业、零售业(超市)、旅游业(导游、旅行社)、养老服务业(机构养老)及政府质量工作满意度。调查对象是上述七个领域的服务消费者和体验者,调查内容涉及顾客满意、价格感知、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等方面,完成有效样本17297份。

  测评结果显示,厦门市多个行业的顾客满意度得分达“满意”区间(80分-100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养老服务业、零售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银行业、移动通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