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城市经济活力足 市民消费热情高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新华社 时间: 2019-11-12
  福建购买金额排名全国第十 思明购买热度排名福建省第一

  5亿人参与天猫“双11” 成交2684亿元创新高

  11月11日,你熬夜参加了这个价值2684亿元的大项目了吗?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天猫“双11”再度开启:1分36秒破百亿元,1小时3分59秒破千亿元,16时31分12秒破2135亿元,超过2018年“双11”全天成交额……从凌晨开始,“双11”成交金额接连打破纪录,展现了“剁手党”的巨大消费能力。天猫及淘宝总裁蒋凡稍早前在与媒体交流时表示,今年“双11”全天预计将有超过5亿人参与,较去年增长1亿。

  最终,24小时过后,天猫“双11”的成交额定格在2684亿元,再创新高。较之去年的2135亿元,增长了549亿元。

  在这场“剁手党”的集体狂欢中,福建人展现出了惊人的消费能力:在区域交易额排行榜上,在昨天凌晨1点,福建人的购买金额排名全国第九,而后随着时间推移,福建人买买买的速度稍有放缓,截至11日24时位居全国第十。这其中,福州、厦门、泉州分列福建省热买城市前三甲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漳州和莆田。而在福建省热买区/县排行中,思明区、湖里区双双上榜,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福州仓山区位居第二,排名第四的则是泉州晋江市。

  福建人这么能买,那他们都喜欢买些什么呢?从购买品类来看,今年福建人买得最多的商品前三名分别是:手机、裤子和面部护理套装,最爱买的新品都是电子产品,包括华为手机、苹果手机和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小米扫地拖地一体机等位居前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的男同胞们买起东西来也是不让妇女同胞专美于前的。来自天猫的数据,截至昨天上午9时,“双11”男性购买奢侈品包交件数前十名城市中,厦门位列第八,台州、深圳、广州的男人则包揽了前三名。看来,“包”治百病这话似乎不仅仅针对女性而言。

  截至11日2点,销售额破1亿元品牌达148个

  今年是天猫“双11”的第11年,但其爆发力丝毫没有减弱,一直在不断刷新业界的想象力。在其中,参与“双11”的福建企业也表现不俗。

  天猫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日凌晨2点,销售额突破1亿元的品牌达到148个,其中就有安踏、斐乐、七匹狼、九牧、匹克、特步、乔丹等一众福建品牌。

  来自安踏的数据显示,安踏1分钟销售破1亿元,41分钟达到5亿元,1小时21分实现10亿元销量,2小时52分破去年全天记录,截至11日18时,销售额突破16亿元;开售仅6分钟,匹克天猫旗舰店销售额就突破了去年“双11”全天销售额;特步28分钟全网破亿元,1小时58分特步儿童超去年全天;仅7分钟,利郎男装单店成交额就已突破2018年“双11”全天记录;截至11月11日9:10,利郎男装单店成交9218万元,全网销售已突破1亿元,在全男装行业中可谓抢眼。

  福建企业表现抢眼的背后,科技加持和产品创新是其中的“奥秘”。安踏集团电商事业部总经理致远说,今年“双11”,安踏集团电商推出近100款IP跨界产品——包括全新的NASA系列、可口可乐联名鞋、龙珠联名系列、KT篮球系列、漫威系列款、奥运国潮款、黄景瑜FILA同款、吴彦祖DESCENTE同款……这些有品牌故事的热门IP商品,成为“双11”的最大卖点。

  【延伸】

  “双11”11年:见证中国迈向消费大国

  自2009年第一个“双11”诞生,“双11”11年的嬗变,见证中国迈向消费大国的坚定步伐。

  购物之变 消费升级映射百姓美好生活

  曾经,20世纪80年代的家庭少不了采购“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随着老百姓“钱包”鼓起来,当“三大件”逐渐成为普通中国家庭的标配,一些着眼于生活细节、增添幸福感的“小电器”逐渐成为新的刚需。

  以天猫“双11”成交额为例,2009年最受欢迎的家庭“三小件”是取暖机、电暖手器和加湿器;2017年则被新“三小件”——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和吸尘器所取代;今年“双11”,蒸汽拖把、空气炸锅、除螨仪等品质电器成为消费者“新宠”。

  从“买全国好货”到“扫全球尖货”。这几年,中国人的“购物车”国际范越来越足。今年“双11”预售阶段,在考拉海购平台,母婴和个人洗护用品销售同比增长分别达137%和163%,数码、保健、家居等销售增长接近100%。

  流水线产品“变身”定制商品。过去的“双11”,商家卖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如今的“双11”,消费者要什么,企业就造什么。

  交易之变 效率提升让消费体验更舒心

  北京市民李妍还记得,2009年“双11”,自己下单了一条裙子,“苦等”十几天才终于到货。而今年“双11”,李妍在苏宁下单了一台小家电,当天就“带着热气”送到她手中。

  技术带来体验之变,物流的提升见证中国运输效率之变。

  为应对“双11”这场快递界的“春运”,今年各家快递纷纷亮出“撒手锏”——

  顺丰实施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中通快递投入可实现动态转向等功能的高运力卡车;申通快递上线AI智能客服机器人;圆通速递设立60余个城配及建包中心,简化中转和操作流程;韵达快递的“韵镖侠”App让快件搭上信息“快车”……

  全自动化分拣流水线、AR量方技术、“物流天眼”……小小快递藏着不少“黑科技”。今年“双11”,苏宁将即时配送从生鲜向母婴、家电等多品类拓展,承诺“1公里全品类30分钟达”“3公里全品类1小时达”;菜鸟网络上线最新一代智能仓,在AI调度下,超千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发货能力提升60%。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介绍,2015年,快递小哥人均处理包裹量不到1万件。2019年,这个数字是1.69万件。这意味着快递业的劳动生产率5年内提高了70%。

  越来越多的乡村百姓也在加入“买买买”行列——农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5.22%,依托邮政网络,即使是最偏远的农村也可辗转通达快递。

  大数据定向推送、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商品防伪溯源、AI智能客服……技术“超进化”创造了全新的购物体验,让中国消费者买得更舒心。

  理念之变 尽显中国市场“磁石”吸引力

  如今的“双11”,已然是一场线上与线下“合奏”的盛大交响曲。

  新模式开启消费新空间。11年“双11”,见证消费从线下走到线上,到如今线上线下“双花并开”的变迁。苏宁利用社区小店联通线上线下,打造“1小时场景生活圈”,今年“双11”线上销售火爆的同时,不少订单来自线下实体店……消费升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新主力激发消费新活力。这个“双11”,“小镇青年”再次展示了强大的购买力。拼多多后台数据显示,11日上午,长安、五菱宏光、观致、名爵、宝沃等五家车企参与“双11”活动的“国民车型”全部售罄,这些车大多被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消费者买走。

  新技术提升消费新动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0至2025年间,5G商用将直接带动信息消费8.2万亿元。未来10年,全球每发生1美元消费,就有12%来自中国消费者的贡献。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未来必将释放更大消费潜力,让中国红利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