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白鹭体育场通过竣工验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谈设计、景观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3-08-29

特区东岸,阵阵波涛催动着时代琴弦,汇聚成了发展主旋律。在这片热土之上,由厦门路桥工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代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厦门白鹭体育场拔地而起、破浪而出。

微信图片_20230829161618.jpg

厦门白鹭体育场自2020年8月打下第一根桩基,经历千余日夜,于本月上旬通过工程预验收。作为经世界田联一级一类场地认证及中国田协一类场地认证的比赛场地,8月19日,白鹭体育场顺利完成“热身”赛事——2023厦门田径公开赛暨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测试赛,测试赛对场馆建设情况、人车动线、场馆电力、网络等各项保障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考察,目前,白鹭体育场已经具备举办国际大赛条件。8月28日,白鹭体育场顺利通过工程竣工联合验收,这意味着2023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主比赛场地已准备就绪,静待八方运动健儿的检验。

微信图片_20230829161619.jpg

8月19日,白鹭体育场举行测试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程泰宁

谈设计

两中心“拉开”600米

形成一轴两翼空间布局

记者: 在当年的设计“比武”中,如今所呈现的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设计方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程泰宁: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方案,是在包括厦门奥体中心和厦门国际博览中心在内的整个片区的城市设计中确定的。当时,我从招标文件了解到,这个6.5平方公里的片区定位为厦门东部新城的起步区。但我觉得它不该只是起步区、桥头堡,而应成为厦门从本岛向岛外发展的重要链条。

对应于此,0.5的容积率我觉得是偏小了。于是,一反其他参赛单位将两个建筑群连在一起的做法,我们把两个“中心”拉开了600米,中间留出一条中轴带直通东部新城,形成一轴两翼的空间布局。这样,在这条“中轴带”上就保留了未来开发高层建筑群的可能,不仅大大丰富了沿海的城市轮廓线,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后期投资平衡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建设条件,也契合厦门城市空间发展的大趋势。

微信图片_20230829161621.jpg

白鹭体育场观众席座椅由红、白、蓝、青等多种颜色组成。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记者:设计方案中,哪些是值得关注的亮点、看点?

程泰宁:两中心“拉开”空间,让我们打开了设计格局,算是理念创新中的核心看点。我常说,当下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建设和管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型的关键期,对建筑师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建筑师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造好房子本身的问题,还应该具有更加宏观的视野,要有整体性思维和大格局。

对于建筑造型被认可,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大厝文化中“燕尾、曲脊、重檐”以及海浪、白鹭等元素进行了抽象提炼,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富有层次的屋顶、舒展的轮廓曲线和典雅的建筑细节,让人看上去感觉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很和谐,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回应。

微信图片_20230829161622.jpg

厦门白鹭体育场造型优美。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谈景观

这条滨海天际线

是很好的城市展示界面

记者:如何保障厦门奥体中心整体外观设计与周边环境和谐融洽?

程泰宁:厦门奥体中心直面开阔的海岸,在设计时,我期望建筑尽量舒展些,且几个建筑间要有连续性,看上去似断似连,在造型上是一个整体(地下室是相连的),对应的建筑意象是:海边有许多白鹭,有的在栖落,有的要起飞。这个意象不是一个静止画面,而是带有跳跃和动感的。我认为,“又见大厝现蓝海,恍若白鹭落九天”这样的概念呈现,与人们对翔安南部海岸的印象是和谐融洽的。

微信图片_20230829161624.jpg

跳远选手飞身一跃,在白鹭体育场里“白鹭展翅”。/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记者:在您看来,厦门奥体中心建成后对城市格局有哪些影响?

程泰宁:厦门奥体中心拥有的城市展示界面很好,无论从本岛还是跨海大桥,都能清晰看到这条滨海天际线。我们对宛如白鹭点点的奥体中心和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会展“大厝”都很有信心。它和东面的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一起,对翔安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滨海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定位”作用。当然,今后中轴带的建筑以及周边开发能否有更深入的规划控制,对上述目的能否实现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