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因地制宜打造人才工作阵地 思明区释放吸引人才“强磁力”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3-08-25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在“发展动能转换与科技创新、城市能级提升、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的重任,思明区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人才工作阵地、精益求精优化人才服务,以一流发展环境集聚一流人才,不断将人才“强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jpg

因地制宜打造人才工作阵地

亮点1>>

思明区国际化人才驿站

“五‘站’一体”服务

近日,思明人才学堂暨领军人才创新班发布活动在南强经济校友招商基金园区(世纪中心)举行。作为“2023厦门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现场“上线”思明区人才服务新板块——思明人才学堂。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1.jpg

思明区委组织部、区科信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共同发布思明人才学堂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2.jpg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3.jpg

思明区委组织部、思明区人社局、混沌学园福建分社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同步发布领军人才创新班

据了解,该学堂的设立充分关注了人才多样化的培训需求,通过整合辖区培训资源,将搭建创新讲坛、管理讲坛、政策讲坛等人才培训模块,常态化开设人才公开课,赋能人才提升。现场同步发布了思明区与混沌学园合作共办的领军人才创新班,邀请各领域优秀创业人才、辖区知名企业家、头部基金管理人、涉才涉企机关干部共同参训,助力人才创新能力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双提升”。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4.jpg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5.jpg

南强经济校友招商基金园区(世纪中心)国际化人才驿站服务清单

这是思明区提升南强经济校友招商基金园区国际化人才驿站服务功能的又一尝试。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加快汇聚海内外人才助力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去年年底,思明区联合厦门市校友经济促进会、南强经济校友招商基金园区建设国际化人才驿站,打造金融资本集聚、校友资源丰富、服务内容多元的人才工作阵地,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海归人员、校友等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驿站已累计举办“双百计划”人才投融对接会、“新侨人才荟”暨金融人才招聘会、软件信息人才政策解读会等各类人才活动10场,服务人才超800余名,促成近20家人才企业与30多家金融机构开展对接。

●搭建“双招双引”政企对接窗口,人才项目实现“一站式”落地发展;

●集聚思明产业引导基金、思明科创基金以及众多优质市场化投资基金,人才发展实现“一站式”金融赋能;

●联动校友经济促进会,常态化举办各类人才活动,人才之间实现“一站式”资源链接;

●成立政策服务专班,受理咨询、个性答疑、提供服务,人才政策实现“一站式”直达快享;

●“上线”思明人才学堂,人才成长实现“一站式”充电加油。

亮点2>>

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站社区分站

“1+2+3+N”服务

提升健康保障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今年,思明区创新提出了设立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站社区分站的构想,并率先在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暨福建(厦门)—新加坡友好医院医疗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小病不远行,大病能转诊,便捷享服务”,在中心主任张峻峰看来,“家门口”的健康服务抓准了人才需求,“我们还导入了许巧燕健康管理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特色医疗资源,由省级人才领衔的团队来服务人才,更加了解和贴合人才所需。”他说。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6.jpg

人才企业十点读书创始人兼CEO林斌炜结合在混沌学园学习经历分享关于人才学习成长的所思所悟

近期刚体验过站点服务的厦门市拔尖人才、十点读书创始人林斌炜表示:“来这里就诊大大节约了我的时间成本,不仅如此,福利还惠及一老一小,全家跟着受益,这样的服务充满温度。”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共建的医疗机构,该站点也将在厦新加坡人才和新加坡在厦人才企业员工等国际化人才群体纳入保障范畴,8月8日,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一行参访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点赞了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站建设。

●“1”条专线: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专线

●“2”个通道:高层次人才就医便捷通道、高层次人才转诊绿色通道

●“3”项基本服务:老病问诊、童康呵护、慢病管理

●“N”项特色: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自身特色资源提供的多项健康服务

亮点3>>

官任国际社区

外籍人才“一询一访一指南”服务

思明区积极深化官任国际社区外籍人才服务阵地建设。针对外籍人才反映较为集中的出入境业务咨询需求,思明区携手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共建全省首家移民融入服务站,并开设移民融入服务专窗,外籍人才在这里不仅能够享受移民出入境政策、住宿登记等咨询答疑服务,还能够预约上门办证,便捷实现“融在厦门”,找到家的感觉。今年来,官任国际社区还密集开展“一询一访一指南”服务,累计为105位外籍人才解决在厦生活、工作涉及的政策咨询、证件变更、纠纷调解等各类问题,帮助外籍人才“高兴地来、舒心地留、快乐地工作生活”。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7.jpg

思明区官任社区开展外籍人才“一询一访一指南”服务,帮助外籍人才在厦快乐地工作、生活。

●“一询”:联动辖内涉外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提供涉外咨询服务;

●“一访”:社区工作人员、外籍传播官等联合探访外籍人才,实地了解人才需求,解决实际困难;

●“一指南”:系统梳理并更新外籍人才在厦生活指南,通过微信平台、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宣传推介。

倾力倾心打好助才留才组合拳

就在不久前,厦门市首只区级政府直投基金——思明区科技创新创业基金正式发布。该基金聚焦战略新兴、高新技术、科技服务以及数字科技等领域,将“财政补贴”进阶为“股权投资”,直接投资于思明区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存续时间长达10年,全周期伴随人才企业成长。上个月底,思明区还出台了科技创新担保贷款管理办法,明确将人才创办的科技企业纳入扶持范畴,单家人才企业借款金额上限可达2000万元,有效降低人才获贷成本。通过发挥“财政+金融”合力效应,强化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支持,思明区正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环境,今年来,依托产业引导基金及参股子基金成功引进人才领衔企业22家,投资金额达18.48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8.jpg

领军型创业人才可申领350万元创业奖励、120万元发展奖励、30万元培育奖励,子女可获得入学支持;高层次创新人才可获得20万元科研、发明奖励,申领30万元购房补贴……近日,思明区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政策进行了修订,提高补贴标准,丰富扶持举措,为人才安心创新创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今年年初,新一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项公布,思明区12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思明重点支持的人才企业。今年来,思明区持续把“鼓励创新、精准扶持”作为人才政策体系优化提升的主要方向。7月,思明区出台了科创人才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加大对人才引领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快集聚用好研发人才;此外,还研究出台了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人才支持政策,加快汇聚创新研发力量,强化产业做大做强人才支撑。与此同时,思明区还与时俱进拓展政策矩阵外沿,例如,将外籍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群体纳入区拔尖人才选拔视野,建立健全关心慰问专家人才顾问工作办法等,不断强化人才发展政策保障。今年来,已累计兑现各类人才扶持政策资金近1亿元,惠及人次居全市前列。

微信图片_20230825172626_9.jpg

软件园二期

强化改革探索,激发人才活力,思明区积极推动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作为软件信息产业全市占比最大的行政区,思明区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携手辖区大数据龙头企业美亚柏科开展全市大数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得到了大数据人才积极响应,今年申报人数更是达到1405人,再创新高。大数据企业智业软件副总裁、人力行政中心总经理邵琴说:“大数据职称为员工进步、提升提供了有力证明,让升职加薪有了简单有效的凭证依据,有助于企业高效识别人才,人才获得政策支持的渠道也更宽了。”

今年,思明再次获批全市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审改革试点,承接此次试点工作的厦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院长刘兵表示:“此项工作将紧密贴合行业发展现状,突出对人才能力、贡献和业务实绩的考察,着力推进职称评审与市场化评价接轨,评出含金量。”

【点击】

积极、开放、务实,一项项紧锣密鼓的举措正不断释放吸引人才的“强磁力”。今年来,思明区累计引进各类国际化人才360人,新认定高层次人才321人,挖掘国际化引才岗位近千个,成功引进YOGO机器人等一批人才领衔项目、基点启航生物科技等一批研发创新人才密集型企业。锚定“全力构筑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人才高地”目标,思明区正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厚植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厦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