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做大做强新兴海洋科技产业——访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吴国梁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19-10-24

  【产业基础】

  厦门市先后获得5个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或示范基地,拥有5个国家级海洋产业创新平台,代表性企业有金达威、汇盛生物、蓝湾、凝赋生物、厦船重工、双瑞船舶涂料等。

  【发展目标】

  到2021年,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建成国家海洋生物“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厦门市力争到2025年建成海洋强市。图为海上作业平台 (市科技局供图)

  新兴海洋科技产业被列为厦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未来产业之一。作为一个现代化滨海城市,厦门发展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具有天然区位优势。日前,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吴国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厦门市将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力争到2025年建成海洋强市。

  发展新兴海洋经济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记 者:近年来,海洋经济在厦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厦门市未来产业布局对发展海洋经济有何积极意义及必要性?

  吴国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推进福建等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区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福建省也将到2025年建成海洋强省。因此,厦门市发展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海洋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潜力、优势所在,海洋经济也将成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此次厦门市将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列为重点培育打造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将极大地促进我市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厦门市海洋资源丰富 具有独特发展优势

  记 者:厦门发展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具有哪些优势?目前厦门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

  吴国梁:厦门市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作为自古以来的通商口岸、开放合作的门户,厦门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海丝”核心区,是对台工作的桥头堡。厦门海洋产业基础较好,海洋资源优势突出,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和海洋生物种类丰富。海洋产业一直是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临海工业等产业发展及厦门取得的重要荣誉都与海洋息息相关。

  同时,厦门有雄厚的海洋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拥有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等涉海单位,还有众多海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近年来,厦门先后获批“十三五”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2016年)、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2018年)。

  多措并举陆海统筹 确保未来产业发展

  记 者:今后我市发展新兴海洋科技产业会有哪些具体措施?市海洋局将怎么实现和未来产业的无缝对接?

  吴国梁:下一步,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海洋强国、强省、强市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海洋药物与制品产业发展,推进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高值化开发利用,加强活性物质筛选,新药和生物制品开发,拓展延伸海洋生物产业链。着力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突破海洋高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设备、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装备、海洋工程关键配套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加速推进智慧海洋建设,以建设智慧海洋工程为核心,努力构建海洋信息化服务样板城市和典范城市,如创建厦金海域和九龙江流域的海洋立体感知网,形成对海洋常态化精细化连续观测能力。全力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加强与涉海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争创海洋优势学科福建省实验室,早日筹建福建海洋大学在厦挂牌运作,充分发挥科技兴海示范市的作用。

  未来将通过加强组织保障、加强资金保障、加强政策保障、加强人才保障、加强海洋交流合作等措施,确保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未来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陆海统筹发展格局形成,建成海洋强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2697亿元,占全市GDP比例不低于29%,尽快实现海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