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伊琳娜”(MSC IRINA)轮4月8日首航厦门港,刷新挂靠厦门港超大型船舶的纪录。进港时,拖轮出动,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新晋“船王”的到来。
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8日下午2点半左右,“地中海伊琳娜”轮稳稳靠上嵩屿集装箱码头3号泊位。码头前沿,蓝色的桥吊纷纷抬起巨臂迎接远航而来的“朋友”。
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地中海伊琳娜”轮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于上月正式开启处女航。其船长399.99米、型宽61.3米、最大载重量22.49万吨,最大装载量为24346标箱,刷新装载能力的世界纪录。船上最高可堆叠相当于22层普通住宅楼高的集装箱货柜。
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据了解,“地中海伊琳娜”轮执行地中海航线,靠泊厦门港后,搭载超过3100标箱,包括服装鞋帽、数码产品、海鲜食品、生活用品等外贸货物,于4月9日乘潮离泊,前往新加坡港,埃及苏伊士港、塞德东港,意大利热那亚港、杰拉港等“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港口。业内人士普遍看好,该航线将进一步支持厦门市对外贸易增长,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港务控股集团表示,接下来将以全面推动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为驱动,围绕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世界一流港口目标,不断满足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加快港口操作效率、畅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物流通道,全方位提振港口运行质量,在全市、全省和全国发展大局中凸显更重要的作用。
【同步】
厦门港新开中东直航航线
航程较同类型中转航线缩短约5天,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4月7日晚,15万吨级“地中海万迪亚”轮(MSC VANDYA)徐徐离泊嵩屿集装箱码头,开启厦门港新开“一带一路”中东直航班轮航线(航线代码FALCON)的首航之旅。新航线由地中海航运(MSC)独家运营,每周一班,航程较同类型中转航线缩短约5天时间,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4月7日,“地中海万迪亚”轮靠泊厦门港嵩屿集装箱码头。图片来源:活力厦门港
按照计划,地中海航运将投入9艘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来服务新航线,正常情况下每趟航程往返共计39天。航线途经蛇口港、新加坡港,串联杰贝阿里港、阿布扎比港等中东地区重要港口。
地中海航运方面表示,非常期待与厦门港持续深化多元业务合作。值得一提的是,8日下午,隶属于地中海航运旗下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地中海伊琳娜”轮首航厦门港,该轮由我国自主研制。
今年1月,“地中海米娅”轮到访厦门港。/ 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 摄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助推下,厦门与中东地区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港新开辟中东直航班轮航线可谓恰逢其时,进一步凸显厦门在贯彻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至此,厦门港已有4条中东航线。
高效服务“地中海万迪亚”轮靠泊装卸作业的嵩屿集装箱码头,是厦门港核心深水作业区,作业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全球领先。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介绍,该码头今年已接连迎来15万吨级以上集装箱船舶50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