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助推厦门开辟医工交叉领域新赛道 厦门科学城1号孵化器举办了这场活动

内容来源:厦门晚报 时间: 2023-03-21

厦门发展医工交叉产业有哪些优势?当前医工交叉的新赛道是什么?作为即将召开的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的首场配套活动,第四届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论坛18日在厦门科学城1号孵化器举行,与会各方围绕相关议题,共谋思路,共商合作。

微信图片_20230321152324.png

以论坛为媒,共谋思路,共商合作。图片来源:中关村智友研究院

据悉,自2019年启动以来,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搭建了医生与工程人员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医工双方形成合力,促进临床的实际需求转化落地,已成为助推医工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品牌活动。前三届高峰论坛都在北京举行,今年该论坛首次“移师”厦门举办。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孔曙光说,当前,厦门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已达千亿级规模,发展医工交叉已具备较好基础,可谓恰逢其时。希望“医工谷”平台助力厦门开辟医工交叉领域新赛道,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微信图片_20230321152326.png

图片来源:中关村智友研究院

第四届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论坛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同安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中关村智友研究院、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北航天汇孵化器、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

交流盛会

知名专家齐聚厦门

共话“医学+工学+资本”创新

医疗行业的创新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医疗领域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渗透,目前我国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存在创新不足、研发不足等突出问题,并且“卡脖子”现象严重。为解决医工交叉存在的痛点与难点,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论坛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厦门等地的高校院所、重点医院及科研机构20多位医工交叉领域知名专家,分享各自富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医工交叉创新创业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微信图片_20230321152327.png

图片来源:中关村智友研究院

在这场科技交流盛宴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主任姜雪、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厦门大学教授方宁等知名专家学者就医工交叉领域产学研一体化做主旨报告,并围绕“医学+工学+资本”话题展开圆桌讨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多专家学者点赞厦门发展医工交叉的应用场景、科研实力、产业基础以及政策优势,并表达了跟厦门合作的意愿。

热点预测

未来医疗什么样?

ChatGPT与数字疗法或不远

未来的医疗什么样子?本届论坛上,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代表主办方发布了《2023医工交叉十大科技创新热点方向》。报告指出,ChatGPT等Al技术深度融入疾病诊疗与咨询,可助力医生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数字疗法基于Al、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数字化方法实现疾病的预防、干预、治疗和控制,将形成一类创新医疗产品和服务。

微信图片_20230321152353.png

王田苗还就医工交叉行业背景、健康及医疗器械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分享了科技+资本助力医工交叉发展的典型成功案例,同时对厦门的医工交叉发展提出了独特见解与思路。他表示,未来将配合厦门市科技局开展未来产业和关键技术研发的规划,引进外部产业资本进行孵化和投资,紧密结合北京中关村医工交叉的成果,推动厦门医疗科技产业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21152355.png

发布热点,找准方向。图片来源:中关村智友研究院

创新浪潮

“苏颂杯”系列将登场

不断营造创新氛围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让厦门科学城I号孵化器迎来“高光时刻”。据介绍,I号孵化器是厦门科学城首个以“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为主的园区,承担科学城内重要的科学要素保障。2022年,孵化器储备入库“高研值”项目150多项。中科院理化所低密度微球及其复合材料研究院、厦门摩方同创精密技术研究院、厦门福益精密材料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已在孵化器落地。

微信图片_20230321152357.png

图片来源: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厦门科学城1号孵化器的运营主体,在成功策划和举办科技创新大会首场配套活动后,目前正在抓紧筹备“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等一系列配套活动,不断营造创新氛围,开启创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