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厦门市召开“健康厦门”建设大会,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厦门卫生与健康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立足新起点,顺应新期待,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把厦门建设成为高水平健康之城。
市长庄稼汉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张健出席。
胡昌升指出,党的十九大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到国家整体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是使命所系、民生所盼、发展所需,我们责重如山。他说,厦门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具有深厚底蕴,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开拓创新,市民健康指标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大健康”基础不断夯实,为高水平“健康厦门”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对照“两高两化”城市应有的品质,对照厦门市人民的新期待,厦门市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形势任务愈加复杂艰巨,服务保障能力仍然相对滞后,健康产业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体制机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面对这些短板和问题,必须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对标一流、精准施策。
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22年,建立与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康服务优质均衡,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建成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千人床位数达到5.5张,居民体质达标率达到92.5%,厦门市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1岁,主要健康指标居副省级城市领先水平。到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健康环境不断优化,健康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居民体质达标率达到95%,厦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主要健康指标全国领先,建成高水平健康之城。
胡昌升强调,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健康优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把握和处理好预防和治疗的关系,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提升高端和夯实基础的关系,服务厦门市和辐射周边的关系。
要扎实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更好惠及人民群众,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聚焦预防“治未病”。要严密防控重大疾病,重点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行动、传染病防控行动;要全面加强健康干预,重点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合理膳食行动、控烟行动;要关注重点人群健康,重点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要守护公共卫生安全,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二是精准发力“补短板”。要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加快名院高位嫁接;要集聚优秀专业人才,加大引才力度;要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按照“15分钟健康服务圈”标准,加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要全面优化资源布局,在空间布局上,加快环东海域医院、马銮湾医院、华西厦门医院等一批岛外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在专科布局上,下大力气解决儿科、产科、精神科、康复专科等我市急需紧缺学科供给不足问题。三是深化医改“强动力”。要以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为依托,着眼建设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药价保”联动改革。
要加力推动体育事业全面提质升级,让城市焕发出更加自信、更富激情的精神力量。全民健身是主动健康的重要手段,要在增加设施供给上下功夫,通过实施大型场馆建设和改造工程、小型场地设施普惠工程、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工程、生态体育设施提升工程,实现举步可达的“15分钟健身圈”;在普及健身活动上下功夫,注重政府引导、团体带动、基层覆盖,多层次全方位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在加强科学指导上下功夫,构建科学合理的运动指导体系,建立“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要推动竞技体育争创新优势,突破现阶段竞技体育瓶颈,推进体教融合,激活区级体校,拓宽育人渠道等,倾力培育本土苗子;按照“发挥优势、巩固强项”的思路,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做强羽毛球、举重、射击(射箭)、体操(蹦床)、水上运动等厦门市优势项目;要培育和引进高水平赛事,构建多元参与的办赛机制,推动品牌赛事办出新水平。
要加快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持续加力,促进健康产业提质升级。生物医药产业是厦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刚刚被国家发改委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我们要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打造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集群。健康医疗服务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必须加力推进,培育新增长点,打造社会办医品牌,壮大“互联网+健康”产业。厦门市体育产业有良好基础,要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加快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体育服务业做强做大,加快推进“一场两馆”及翔安体育会展新城项目建设。高端养老产业具有巨大市场潜力,要支持国内外养老产业龙头企业来厦投资,鼓励本地企业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培育引进一批涵盖养老、康复、保健、体检的康养“三高”项目,积极布局高端养老社区服务。
胡昌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凝聚社会合力,确保健康厦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加强党对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健全健康监管机制;要突出项目带动,狠抓项目策划,狠抓招商引资,狠抓项目落实;要强化要素保障,重点在人才、资金、用地、技术等方面,为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提供强有力保障;要营造良好氛围,广泛普及健康知识,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积极培育健康文化,形成人人参与健康厦门建设的浓厚氛围。
庄稼汉就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深入实施健康厦门行动。要把目标任务做实,聚焦重要指标、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聚焦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逐一建立责任落实和督查督办机制,狠抓各项工作推进落实。要把健康事业做好,树牢大健康理念,细化推进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健康干预等各方面政策措施,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融合。要把健康产业做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服务、体育产业、高端养老等健康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把健康产业打造成厦门市重要产业。要把各项保障做到位,持续深化改革,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
会议审议了《健康厦门行动(2019-2030)》《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法院、市检察院、厦门海事法院领导,各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出席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