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厦门将在全市范围实施“百人千企月月讲”人才政策宣传服务活动 将精准服务厦门重点企业和人才企业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2022-11-09

本月起,厦门市将在全市范围实施“百人千企月月讲”人才政策宣传服务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增强人才政策宣传的可及性可达性,推动人才服务提质增效。

微信图片_20221109154522.png

这次活动组织各区、开发区的人才政策宣传骨干、人才服务专员、招商引资团队、园区运营团队等广泛参与,精准服务全市重点企业和人才企业。

此次活动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宣讲行动始终,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微信图片_20221109154524.png

宣讲活动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宣传厦门市“4+4+6”现代产业体系,宣介产业政策、推广产业平台,全面推介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同时,活动将聚焦厦门市“群鹭兴厦”人才政策体系,解读“双百计划”、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等主要人才计划,宣传厦门市“留厦六条”、人才安居等服务保障政策,发动符合条件的人才积极申报,帮助人才用好用足政策,做到“应享尽享”。

微信图片_20221109154526.png

走进湖里创新园宣讲人才政策

为确保宣讲活动取得实效,市委人才办制定重点用人单位挂钩服务机制,要求各区、开发区人才服务专员主动与企业“结对”,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及时掌握用人单位需求,积极协调解决用人单位在引才育才、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进园区,开展人才政策集中宣讲,定期举办人才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企业HR了解掌握人才政策体系;进企业,为单位和人才提供“点对点”政策辅导和服务协调。同时强化招商引才工作合力,掌握项目和人才落地需求;进高校,宣传厦门市毕业生人才政策,着力引导各大高校特别是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厦”发展。

微信图片_20221109154527.png

宣讲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开展,一方面将集中举办一系列专题辅导、讲座论坛、走访调研、联谊交流等活动;另一方面也将通过“直播带岗带政策”、短视频、小程序等线上方式扩大人才政策宣传覆盖面。同时,市委人才办还全新开通了12345“留厦”热线和“重点用人单位挂钩综合服务平台”,为人才和用人单位快速掌握政策信息、“按图索骥”兑现待遇提供更多便利。

微信图片_20221109154528.jpg

走进厦企冠捷科技宣讲人才政策

【相关新闻】

12345“留厦”热线正式开通

“您好,这里是12345‘留厦’热线,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来厦体验,畅通人才政策获取渠道,今年起,市委人才办依托12345政务热线试运行开通“留厦”热线,靠前打造人才政策咨询和服务引导的便捷窗口,为来厦和在厦人才提供精准化、全天候咨询服务。11月8日,12345“留厦”热线正式开通。

拨打12345政务热线,按2号键进入“人才与企业服务”栏目,再按1号键进入“人才服务”栏目,提出问题或诉求,话务员将按具体情况即时解答或受理转办。

微信图片_20221109154530.jpg

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

厦门市设立话务专班负责日常接听“留厦”热线,对咨询事项、服务诉求等进行解答和引导,无法即时回答的问题,将转接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中心或相关部门及时跟进解答,形成政策咨询和服务办理的闭环。同时,不断完善“统一受理、流转分派、限时办结、回访督办、考核评价”的办理机制,让每一件人才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专业解答、有效处置。

据统计,“留厦”热线试运行以来,梳理汇集人才服务相关知识条目187条,累计接听人才服务电话3129个,主要解答内容包括“五年五折租房”、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毕业生落户等政策。

吴小燕是12345“留厦”热线的话务专员,她说,致电“留厦”热线咨询的,有的是多年伴随企业成长的高管,他们渴望了解企业人才政策及相应待遇;有的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关心租房补贴、落户政策,话务员会向他们简要介绍厦门“留厦六条”服务举措以及“双百计划”“群鹭兴厦”人才政策等人才工程,引导他们关注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微信公众号详细了解政策内容,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申报。也有一些人才来电对人才政策、人才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留厦”热线也会转交给相关部门研究,并限时反馈办理情况。“当我们耐心细致地帮助人才解答了疑问,解决了问题,不少人还会再次打电话过来表示感谢。”吴小燕说。为了准确解答人才疑问,相关部门专门建立了人才政策知识库,并多次集中对话务专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更优质的服务来提升人才的“留厦”体验。

据了解,下一步,厦门市将实时更新“留厦”热线话务问答信息库,同步纳入12345公众号线上服务,常态化开展话务专班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人才政策话务应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