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经营稳步向好 这些厦企是怎么做到的?探访企业故事→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2-07-28

编者按:

今年上半年,厦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密集施策稳主体,强力出手稳信心,着眼长远抓改革,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见韧的良好态势。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近日,厦门日报记者聚焦几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市场主体,探访它们如何用好助企纾困政策、推动经营稳步向好的故事,以此展现厦门经济运行的韧性与活力,为市场主体跑好“后半程”提供更强信心。

亿联网络

开拓新业务 市场份额提升

近日,亿联网络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22.28 亿元-23.93亿元,同比增长35%-45%;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11.69亿元,同比增长35%-45%。亿联网络持续实现逆势稳增长,记者采访了亿联网络财务总监于建兵,请他解读企业的增长“密码”。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43.jpg

亿联网络位于厦门的总部大楼。(亿联网络 供图)

保持产品迭代

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们保持各类产品持续迭代,综合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为亿联网络的经营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于建兵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相比传统企业,有自有品牌、好的产品和稳健供应链的企业,更有机会提高市场份额。

“首先,我们通过向中高端客户发力,持续挖掘、提升SIP话机的基本盘。”于建兵介绍,亿联网络已经建立起遍布全球的经销网络,与知名经销商发展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有效的渠道管理方式,提升公司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1年亿联网络在全球SIP话机市场份额上升至38.2%,连续五年蝉联第一。

“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产品具有较高性价比,所以我们不仅牢牢稳住基本盘,而且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缓和,SIP话机下游需求也持续修复,我们的份额还在持续提升。”于建兵告诉记者,目前亿联网络的产品遍布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80%集中在欧美市场。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45.png

亿联网络全消音实验室。(亿联网络 供图)

抓住市场新需求

精准切入两大领域

疫情催化加速了视频会议和云办公的需求。凭借20多年的行业积累,2020年疫情之初,亿联网络精准切入并加大投入这两个领域。“这两块业务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云办公终端业务增速超过100%。目前,这两块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第三个增长极。”于建兵说,疫情加快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进程,混合办公会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将重点投入这两块业务,力争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亿联网络与微软、 Zoom、腾讯会议等视频会议厂商建立深度合作,进一步助推会议产品增长。IDC报告显示,亿联网络2021年全球视频会议系统出货量位居前五名。同时,通过“云+端”系列产品,为大中小型客户推出多种解决方案。

于建兵认为,亿联网络这几年能保持稳健增长,核心在于专注主业,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亿联网络目前拥有专利超过600项,多个领域走在行业前列。

此外,为了能够带动上下游智能制造水平,亿联网络正在翔安打造智能化产业园,协同上下游企业,优化供应链,提升产业智能制造水平。

【人物名片】

于建兵

亿联网络财务总监。亿联网络是全球领先的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微软等国际品牌达成长期深度的战略合作。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46.png

于建兵在工作中。(亿联网络 供图)

嘉联恒

拓展国际市场 业绩超过疫前

7月10日,一列载有厦门嘉联恒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联恒”)出口鞋子的中欧班列,从厦门海沧发往莫斯科。嘉联恒总经理叶思明告诉记者,今年5月8日以来,嘉联恒已通过中欧班列陆续向这家俄罗斯客户出口鞋子93个集装箱,货值近500万美元。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47.jpg

图片来源:厦门嘉联恒

注重维护客户关系

公司订单量稳步增长

从俄罗斯到其他欧洲国家,再到美国、南美国家……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这家提供进出口贸易服务,主营服装、鞋子、箱包等轻工产品出口的厦门企业展现出强大韧性——今年1月至6月累计出口3.621亿美元,同比增长49.56%。在叶思明看来,嘉联恒能够加速跑,离不开八个字——厚积薄发、危中寻机。

“我们公司成立于2004年,常年出口的品牌有三四十个,积累了比较多的优质客户。”叶思明介绍,因公司注重对客户关系的维护,老客户的黏性一直较强。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在全球率先全面复工复产,部分老客户将原本下到东南亚的订单转回中国。这一时期,嘉联恒迅速做出反应,在生产、物流运输、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等环节都给予客户支持、配合,不仅争取到老客户的新订单,还赢得了一批新客户,去年公司全年出口业绩就大幅超过疫情前水平。这种向好发展态势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今年上半年嘉联恒出口额大增的重要原因。

有关部门积极协调

保障货物尽快出运

但嘉联恒的上半年并非一帆风顺。“泉州是我们主要的货源地,今年3月泉州发生疫情后,一些已生产完成的货品因交通管制等因素难以出运。”叶思明说,厦门市有关部门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企业协调当地交通部门,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保障货物尽快出运。在国外,俄罗斯是嘉联恒的主要出口地之一,受国际形势影响,嘉联恒对俄业务一度遭遇结算难题,但是经过不懈努力,公司不仅顺利收回货款,还找到了贸易结算的新渠道。“厦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我们扎根这座城市近20年,不断取得发展的重要依靠。”叶思明告诉记者,嘉联恒自身也在不断努力化危为机,比如在海运之外,加大通过中欧班列出口俄罗斯的力度。

如今,嘉联恒的一批又一批货物正在发往世界各地,叶思明密切关注着现阶段的出口形势,和同事们探讨如何在下半年继续稳中求进。叶思明说:“我们会进一步了解客户需求,密切与客户的联系,服务更多中国商品走出去。”

【人物名片】

叶思明

厦门嘉联恒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厦门市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48.jpg

叶思明(左)详细了解客户需求。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惠和石文化园

创新文旅融合 接待游客大增

前天下午4时,在惠和石文化园停车场入口处,等待入场的车辆排起了队。尽管阳光仍炙热,景区内仍随处可见游人身影;惠和书院里,不少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喝茶,乐享亲子时光……

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惠和石文化园园长张小珍说,近三个月来,景区防疫措施不松懈,项目品质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五六月,惠和石文化园接待量同比增长近40%。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50.jpg

图片来源:惠和石文化园官宣

量身定制精品活动

广受市场客户欢迎

“在惠和石文化园,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都能找到乐趣。”张小珍说,今年开始,园区依托书院、古厝等推出了闽南童玩、古厝营造技艺等主题的人文研学游。

今年年初,在一次金尚小学的家委活动中,园区根据“非遗”主题设计出影雕、提线木偶、拓印等传统文化体验,结果大受欢迎。张小珍及其团队意识到掌握市场信息的重要性,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和不同节日主题,逐渐推出更多可量身定制的多样主题活动。

张小珍在惠和石文化园工作的13年里,见证了园区在文旅产业、创意经济和石雕艺术相融合的发展和蜕变。在她看来,旅游早已从传统的淡旺季现象转型为与文化深度链接的常态化活动,形式也从传统大团队转变为定制化的精品团。

“小到一对一,大到100人团,我们都能私人定制接待。”张小珍的言语中带着自豪。最近,主打周末亲子研学教育的惠和石文化园推出了非遗影雕、福船组装、闽南古厝营造技艺、趣玩石头等研学与夏令营活动,每日接到的咨询络绎不绝。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51.jpg

图片来源:惠和石文化园官宣

引入潮流元素

激活夜间经济

傍晚时分,暑气逐渐散去,惠和石文化园里的人变得更多了。园区内的一块草坪上,帐篷、户外桌椅等营造出一处露营休闲空间,紧邻惠和书院的一块户外场地被打造成一个“星空餐吧”——最近,张小珍把目光瞄准夜间经济。

“每逢周末,我们邀请一些音乐达人在这里举办音乐派对,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张小珍介绍,今年5月开始,园区引入户外露营、露天电影、音乐派对、美食美酒等潮流元素,与原有的传统技艺、文化元素交相辉映,进一步探索夜间文旅经济新模式。

这一新举措不仅吸引很多年轻人,不少有团建需求的单位也慕名而来。“五六月以来,许多企事业单位前来开展团建活动。”张小珍表示,不少单位都在为团建寻找兼具文化内涵与创意的活动及场地,惠和石文化园正好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正全力打造一个集石雕艺术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与教育学习为一体的“城市周末休闲客厅”。

【人物名片】

张小珍

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厦门惠和石文化园园长,从事文化旅游行业二十多年,有丰富的文旅经营管理经验。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52.jpg

张小珍(左)与同事探讨要开展的新业务。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禄嫂茶冰厅

商场减免租金 大大缓解压力

25日下午3时,已过了午餐时间,SM新生活广场二楼的禄嫂茶冰厅里,还有十几张餐桌三三两两围坐着用餐的客人。“今天午餐时间我们放的最后一个排队号,拿到号码的客人直到下午两点十五分才等到空桌子。”店长邓桂平说。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54.jpg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厦门

部门上门指导

同行互相帮助

走进禄嫂茶冰厅,从招牌到卡座,满眼都是70后、80后熟悉的“TVB电视剧中香港的样子”:流光溢彩的霓虹灯招牌,排版紧凑的菜单,亮堂堂的明档中挂着各类烧味,菠萝包、蛋挞、叉烧包、猪仔包……这些常年在港片中出镜的美食,都在门口单独开设的档口现烤现卖。除了港式美食,店内装潢采用橙绿撞色,融合现代金属风格,在霓虹灯的映衬下,让人仿佛穿越到繁华喧嚣的旺角街头。

“茶冰厅,是茶餐厅与冰室的结合体。”邓桂平告诉记者,冰室也叫冰厅,指的是过去那些售卖红豆冰、多士、公仔面等的冷饮店;后来流行的香港茶餐厅,更偏向针对工薪阶层售卖客饭套餐类主食。

禄嫂茶冰厅SM新生活广场店是“禄嫂”连锁品牌在福建开设的首家门店,去年12月底正式营业。谁知,刚开业两个多月,国内多地发生疫情,进店消费的顾客明显少了,这让邓桂平很发愁。

让邓桂平感动的是,今年三四月份,SM城市广场主动为租赁商户推出了减免30%租金的暖心举措,有效缓解了门店的经营压力。针对餐饮行业在疫情防控方面的薄弱环节,筼筜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指导、检查,并通过智慧监管系统,对员工的核酸检测期限等事项进行提醒。

除了房东的暖心帮扶和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SM商场内经营户们,尤其是餐饮同行之间“抱团取暖”、相互帮衬的氛围,也给邓桂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有一次我们店的制冰机突然坏了,我只在微信群里提了一句,没想到商场里的同行纷纷伸出援手,马上送给我们好几桶食用冰块。”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55.jpg

图片来源:舌尖上的厦门

利用社交平台引客

第二家门店即将开张

疫情防控期间,外卖是暂停堂食后餐饮行业最直接的自救措施。禄嫂茶冰厅也做起外卖,并在外卖平台上开通线上取号服务,每天接单量在100单至150单。为吸引更多年轻人,禄嫂茶冰厅还在传统港餐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产品,并通过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进行传播营销。

记者了解到,禄嫂茶冰厅在厦门的第二家门店很快将开门迎客。“厦门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困难、稳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邓桂平说。

【人物名片】

邓桂平

禄嫂茶冰厅SM新生活广场店店长,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就进入餐饮业,从业近十年。

微信图片_20220728172556.jpg

邓桂平(左)正在为顾客打包外卖的港式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