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园(轻工园)揭牌 首批重要项目成功签约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2-06-29

6月28日上午,厦门市科技局与厦门轻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园(轻工园)同步揭牌。此举标志着厦门市科技赋能国企转型升级行动迎来阶段性进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的工作部署,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联手厦门轻工集团试点开展科技赋能国企转型升级行动,为全市国企改革创新发展树立新典范和新标杆。

微信图片_20220629155702.png

图片来源: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先行先试

发挥国企创新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

科技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轻工集团是厦门重要的国企之一,旗下三圈电池、通士达照明、古龙食品均是市民耳熟能详的老品牌。近年来,随着产业技术迭代发展,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轻工集团领导积极部署,努力推动以科学创新优化企业在产品规划、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转型升级。

微信图片_20220629155705.png

图为通士达光影体验馆。  陈嘉新 摄

今年4月以来,市科技局、产研院成立工作专班,对古龙食品、通士达照明、三圈电池等企业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把脉寻方”,提供科技服务保障。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孔曙光表示,市科技局与轻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本着“政企合力、科技赋能”的原则,聚焦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职责,结合厦门市委、市政府对轻工集团“国有轻工业制造与投资商”的定位,助推轻工集团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完善生态圈,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招商

首批重要项目成功签约

在活动上,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园(轻工园)揭牌,园区将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努力落地一批“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园区还将采用现有厂房综合利用与园区改建、扩建提容增效同步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建设,近期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远期规划25万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20629155706.png

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园(轻工园)效果图

刚刚起航,便迎来重要项目签约——在同安新城片区指挥部、市科技局和同安区政府指导下,轻工园加快推进整体规划和产业招商工作。6月28日,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园(轻工园)举行了首批入驻企业代表签约。

微信图片_20220629155708.png

图片来源: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首批入驻企业代表福益(厦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产品将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此外,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医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签约,双方将就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展深入合作。

微信图片_20220629155709.png

图片来源: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发挥优势

打造一流创新型产业集群

接下来,围绕企业创新发展的短板、痛点、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市科技局与轻工集团将通过“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等一揽子工程,致力将轻工集团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基地,让“科技”成为轻工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动能。

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园(轻工园)是轻工集团的第一个“工改工”项目,轻工集团还将把海沧通士达产业园建设成为眼镜产业园,打造厦门眼镜产业集群和专业发展平台;将集美三圈产业园现有空地分期建设标准化通用厂房,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

厦门轻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冬林表示:“我们将以本次签约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推进照明、电池、食品等制造板块转型升级;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高质量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和运营工作,发展以服务园区企业为对象的供应链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打造新的增长极,实现制造与投资双轮驱动发展,为厦门市全面建设高素质创新名城贡献轻工力量。”

【点击】

厦门科学城

未来产业园(轻工园)

园区地址:

同安区通福路777号

园区定位: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努力落地一批“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产业项目

园区规模:

近期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远期规划25万平方米

轻工集团

“1+4”发展战略

锚定新定位,谋划新思路,开启新征程。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下发《厦门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将轻工集团定位为“国有轻工业制造与投资商”。目前,轻工集团形成“1+4”发展战略,推进特色“工业+”产业集群化、平台化发展。

●一个平台:国有轻工业制造与投资商

●四个方向:轻工业品制造(做优做强做大现有照明、电池和食品板块,加快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拓展新板块)、产业园区服务(积极盘活存量资产,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提供专业产业园区服务)、供应链服务(以服务园区企业和服务民生为对象)和创业投资业务(以轻工创投有限公司为平台,积极发展面向产业园区和轻工业板块领域股权投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