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围绕金砖创新基地建设 政产学界嘉宾展开探讨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1-06-11

  如何推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在6月10日举办的2021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政产学界的嘉宾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探讨。

  多位嘉宾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通信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金砖国家创新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抓手,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应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作为重要发展方向,着力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微信图片_20210611172155.jpg

2021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分议题现场。(厦门日报记者 郑晓东 摄)

  推动数字化科技创新合作

  数字化、智能化,是此次论坛的高频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指出,金砖国家近年来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重视数据安全。尤其是2020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利用数字技术助力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加快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和畅通,维护全球数据和供应链的安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推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要先建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础,打造一片数字化的‘黑土地’。”在华为中国区集群计算业务总裁李国涛看来,加速布局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对于构建高水平的金砖创新基地至关重要。李国涛建议,金砖国家应聚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难点、热点问题,以项目为牵引,聚合政府、产业和行业各方力量,推动项目合作。同时,在关键技术环节上,金砖国家间可以探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助推技术的融通创新。

微信图片_20210611172156.jpg

厦门日报记者 郑晓东 摄

  把握低碳能源转型机遇促发展

  能源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世宪指出,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世界主要国家包括金砖五国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其中,调节经济结构、能源机构,促进技术发展是关键。他建议,金砖创新基地可在能源信息交流、能源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

  技能合作是未来金砖合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技能发展工作组中方组长刘振英在论坛上介绍了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的技能发展成果。他希望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能在厦门落地,开展未来技能的开发,进行国际化未来技能人才培养,推进人才引进交流及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

  完善的科技创新网络为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俄罗斯国际科技创新与教育中心执行主任伊琳娜·库克利娜认为,应建立涵盖科技园区、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的金砖国家科技创新网络,真正将中小企业连接起来,开展技术和项目交流,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原声】

  ●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阿尼尔·基肖拉:

  积极支持金砖创新基地建设

  疫情给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加速了数字支付、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的发展,多个产业正在抓住契机,加速创新。如何更好地参与和促进创新,是新开发银行一直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创新需要新技术、新突破,并开发新的业务模式、新市场,或者已有技术应用的新模式。这给了新开发银行新的思路,我们看到新技术有很多潜力,如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够不断地推动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十年中,太阳能成本已大大降低,这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向低排放发展路径转变。新技术正在造福人类,尤其是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新技术的应用能使更多人享受智能便利的公共服务。新开发银行将积极支持金砖创新基地建设,促进金砖国家在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生物医疗等领域充分合作,共同发展。

  ●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金鑫:

  产学研合作  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共赢

  当前金砖五国对加强创新合作寄予厚望,着眼推动疫情防控期间和疫后经济复苏增长,各国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驱动,都希望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机会,打造新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集群,在新工业革命的一些行业和产业领域占据头部位置。现在很多产业都是系统集成,上下游协同合作才能形成良性互嵌的生态系统。许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仅靠单个国家、单个部门、单个企业,难以做大做优做强,唯有加强产业协同和互联互通,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携手加强产业合作,优势互补,是金砖国家共同的发展需求。

  厦门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是自主创新的先行示范区,很多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和合作平台在这里聚集。金砖创新基地落户厦门,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平台的资源优势,将金砖国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合作等方面的资源在这汇聚,找到各自的契合点,通过产学研合作,产生协同发展效应,共同推动金砖国家及“金砖+”的合作共赢。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朱科儿:

  共同打造金砖及“金砖+”重要合作平台

  金砖国家发展阶段相近,目标相同,应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发挥资源禀赋互补优势,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共同探索经济创新增长之道。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作为金砖国家经济领域合作的重要抓手,已成为深化各方共识和开展务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新方向。

  金砖创新基地是落实金砖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希望共同将其打造成为金砖及“金砖+”合作的重要平台,共同分享合作成果。聚焦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绿色工业等重点领域,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共同开创新局面。凝聚合力,共同谋划新未来,建设金砖创新基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金砖国家政府、企业、智库以及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建设金砖创新基地

  新冠疫情再次提醒我们,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金砖国家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发挥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共同推动疫后世界经济的复苏。此次研讨会共同探讨金砖创新基地,打造金砖合作典范,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金砖国家在创新发展上已经有了大量合作,建议建设创新基地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充分发挥厦门政策产业、人文、区位优势,利用创新基地作为平台,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创新的新增长点;进一步在厦门汇聚金砖五国的科技创新资源,构建金砖国家产学研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区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