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厦门市重磅推出“留厦六条”硬核措施,针对人才关心关注的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政策优惠力度保持全国领先,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政策实施半年以来,市委人才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市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第一时间成立人才工作联络员队伍,协调解决人才遇到的难点问题,不断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和平台,缩短政策落地时限,让广大人才“高兴地来、舒心地留、快乐地工作生活”。
故事1
市区联动异地联办
博士配偶安置举措 给小夫妻满满幸福感
32岁的周芳媛是中山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在广州工作,她的爱人郭政宏是从部队转业到漳州市龙海区卫健局的参公事业单位干部,军校毕业后就一直在部队机关从事文字材料工作,后来到地方又扎根抗疫一线,是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从恋爱到结婚,两个人一直在广州和漳州之间两地奔波,疫情影响更增加团聚的不确定性,常常一个月才能见上一面。
分别的思念让两个年轻人迫切希望能够尽快结束两地分居生活,同为漳州人的小夫妻希望回到福建,在一座城市安定下来,安家立业、携手打拼。
了解到厦门出台的“留厦六条”博士配偶安置政策后,周芳媛和爱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电话咨询,厦门市委人才办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的疑问。让他们分外感动的是,市委人才办还多次主动打电话关心询问夫妻俩的基本情况,叮嘱他们准备好办理配偶安置手续的各项材料。
硬核的政策措施、暖心的咨询服务、便捷的办理流程,都让郭政宏周芳媛夫妻俩感受到厦门吸引人才“留厦”的满满诚意,坚定他们选择厦门的决心。去年10月,周芳媛放弃广州稳定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厦门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工作,在市委人才办、市委编办、市公务员局的统筹协调下,她的爱人郭政宏有望于近期得以顺利安置到厦门。
在受理过程中,有关部门得知周芳媛已经怀有身孕,便想方设法加快办理进度,协同所在区赶在春节前奔赴龙海,完成干部考察流程。
如今,郭政宏周芳媛夫妻俩终于在厦门安家团聚,“感谢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关心,‘留厦六条’政策急人才之所急,博士的配偶可以随迁安置到机关、事业和国企相关岗位,以前所未有的魄力解决年轻人才群体最关注的安家问题,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在厦门安心安身安业。”这对年轻人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留厦六条”配偶安置政策在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也通过“引进一位、带动一双”,实现叠加式的引才效应。据了解,郭政宏周芳媛夫妇正在准备申购人才住房,宝宝也将在4月出生,他们希望与厦门续写一辈子的缘分与情谊。
故事2
政策叠加力度全国领先
生活补贴加安居补贴 让职场新人有归属感
26岁的简晗颖是上海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研究生,去年在校园招聘会上,来自厦门的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让她眼前一亮,厦门优美的自然环境、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以及科华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都让简晗颖怦然心动,她毅然选择了厦门,选择了科华公司,目前担任科华数据技术中心标准化部安规工程师。
除了提供新入职集训外,企业专门为简晗颖等大学毕业生配备了导师,进行一对一带教辅导,同时开展6个月的关联岗位实习,让大学毕业生尽快熟悉工作岗位,步入职场快车道。企业提供的内部竞聘、晋升、转岗、职务轮换等多种人才成长通道,以及股权激励等福利激发了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简晗颖每天都鼓足了干劲,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更让简晗颖感到温暖的是,根据“留厦六条”政策,她刚刚毕业入职,就领取到5万元的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而且从补贴申请到发放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政府的工作效率太高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厦门满满的引才诚意。”
住有所居是像简晗颖这样的青年人最迫切的愿望,目前她租住在公司附近的单身公寓,新就业大学生可以申请五年五折租房的优惠政策,极大地缓解了简晗颖的租房压力,“安居才能乐业,在厦门工作生活,我们有了归属感。”
去年,厦门市组织近2500家次本地企业赴外地举办100多场次招聘活动,遍及全国30多个重点城市,覆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50余所名校。搭建“校园云招聘”线上平台,开展春秋两季“百城千校万人”云端大招聘活动,全年累计接收毕业生70529人。
【数据】
去年厦门市为334名高层次人才办理医疗保健,177名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就学优待政策,发放毕业生一次性生活补贴2.1亿元。先后四批次向308名高层次人才(含骨干人才)按评估价45%配售最高150平方米人才房,向525名高层次人才发放个人最高200万元购房补贴,切块安排4000套地铁社区房源重点保障“三高”企业骨干员工,2万多名新就业大学生申请五折租房优惠,让各类人才安心留厦。
【链接】
为人才提供
最优质留厦“生活圈”
厦门市围绕把人才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的目标要求,不断优化工作举措,首创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才工作“厦门品牌”——打造全省首个综合性“i人才”服务平台,设立全国首个台湾人才服务部、全省首家“外国人才服务站”,成立全省首个“扎堆”O2O创新人才生态社区,率先成立国内第一所高新区非学历产业教育平台——厦门火炬大学堂,设立福建省首只人才基金“厦门市人才创新创业一号基金”等等。
在厦门,手持“白鹭英才卡”就可以享受41个部门为人才在厦创新创业提供的职称评定、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障、科研服务、出入境和居留服务等优惠政策。在“厦门市民卡App”上还有“白鹭英才卡”的虚拟卡,人才凭码即可享受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服务,实现人才交通“一码畅行”、人才发展“一键无忧”、人才生活“一帮到底”。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发展吸引力和竞争力,厦门也成功获评2021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2021年海创人才吸引力城市。
近日,市委人才办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人才政策服务网格化”制度,首批278家企事业单位和重点人才企业已按网格化划分,接下来市、区人才工作部门将成立“人才宣传轻骑兵”队伍,分块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服务,将企业所提的问题和意见解决在“家门口”,不断提高政策的可及性和可达性,建立更具获得感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