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听取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图片来源:福建检察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04.93万件,办结98.45万件。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98588件,其中,审查逮捕案件31477件45274人,审查起诉案件59692件82574人。
省法院:
推动设立厦门国际商事法庭
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服务保障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其中有许多厦门法院的工作亮点写入报告。
图片来源:福建高院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保障市场公平有序,全省法院去年一审审结商事案件14.62万件。加强破产审判机制建设,在厦门成立全国首个破产公共事务中心,推动破产事务“一站式”集约办理,厦门中院成为内地与香港特区破产协助的三个试点法院之一。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司法应对,线上服务“显身手”,网上立案20.72万件、网上开庭2.63万件、网上调解16.13万次、网上缴费21.41万笔。制定疫情防控13条措施,厦门等地法院开通涉疫企业法律专线,推出企业纾困减负措施。
图片来源:厦门政法
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去年一审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76万件,同比上升49.15%。完善案件管辖,发挥福州、厦门知识产权法庭龙头作用,在泉州、南平、宁德设立巡回审判点。
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湖里法院自贸法庭网站、全在线诉讼平台首批入驻法务区云平台,提升涉外司法水平。深入实施涉外审判精品战略,厦门海事法院审结全国首例裁定承认国外破产程序案。
持续深化涉台司法创新发展工程,开展司法惠台集中宣传服务,厦门法院首次跨海峡网上立案、审理涉台民事案件,为台胞台企提供无差别、优质化司法服务。
持续开展“八闽护薪”等专项执行行动,去年帮助农民工等劳动者兑现工资款3.37亿元。创新“快递式”执行公开模式,精准实时公开执行信息。
今年全省法院将主动融入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和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促进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发展。提升涉外司法效能,推动设立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和国际海事法庭,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省检察院:
主动融入全局 忠实履行监督职责
过去一年,全省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主动融入全局,服务保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成效明显,一些厦门的工作经验成效也写入报告中。
图片来源:福建检察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去年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35045人,起诉71500人,其中严重暴力犯罪2009人。推进网络秩序综合整治,起诉网络赌博、网络“套路贷”等利用网络实施犯罪15505人。
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与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
着力提升刑事检察质效,厦门市检察机关在办理走私成品油系列案件中,注重审查上下游相关联行为,通过提前介入、立案监督等方式,推动查办洗钱犯罪5件5人,涉案金额1亿余元。
强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严惩性侵、虐待、拐卖儿童等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1866人、起诉2444人。会同有关部门建成62个“一站式”办案场所,促进询问、证据提取一次完成,尽力防止“二次伤害”。对罪行较轻并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人,依法不批捕711人,不起诉799人,开展针对性帮教。
今年全省检察机关将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民生社会事业、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等,细化落实服务保障措施。统筹抓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群众信访化解等任务落实,办好检察为民实事。全面推开监狱和看守所巡回检察,加大公益诉讼办案力度,集中力量办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
【厦门亮点】
●厦门海事法院审结全国首例裁定承认国外破产程序案。
●加强破产审判机制建设,在厦门成立全国首个破产公共事务中心。
●厦门中院成为内地与香港特区破产协助的三个试点法院之一。
●厦门市检察机关在办理走私成品油系列案件中,通过提前介入、立案监督等方式,推动查办洗钱犯罪5件5人,涉案金额1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