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厦门把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推动创新发展、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重要抓手,纳入全市经济新增长点和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群之一,产业加速发展,涌现一批新材料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更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
目前,厦门已形成材料、电池、整车为发展主体,充电、储能、梯次利用及能源管控等配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并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引新,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圈,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厦门至今已引进多个新能源项目,包括中航锂电、海辰新能源这两个百亿项目,以及厦钨新能源、由宁德时代控股的厦门时代新能源等项目。
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图片来源:厦门火炬高新区
针对这一产业方向
市投促中心招聘两人
为了助力厦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群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厦门市投资促进中心(简称市投促中心)首批公开招聘招商人才中就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招商专才(1名)、招商专员(1名)。
新能源新材料方向细分领域: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生产类项目和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材料等。
01、新能源新材料方向招商专才1名
任职条件:
(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具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专业知识和3年以上相关产业从业经验或者3年以上大型企业、行政机关、知名咨询中介服务机构中层以上相关产业管理岗位工作经历;
(2)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格局,熟悉海内外经济及产业政策,善于产业分析研究和招商项目评估,熟悉商务礼仪,具备项目谈判能力和推动能力;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4)具有招商引资经验,特别在引进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成绩突出者优先,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上述条件。
02、新能源新材料方向招商专员1名
任职条件:
(1)具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专业知识和2年以上相关产业从业经验或者2年以上大型企业、行政机关、知名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相关产业工作经历;
(2)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格局,善于分析研判各类招商信息,熟悉商务礼仪,具备项目谈判能力和推动能力;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4)具有招商引资经验,特别在引进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成绩突出者优先,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上述条件。
厦门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
下面具体了解下厦门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状况、发展方向、招商载体、惠企政策等。
一、产业状况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产业具备一定规模。现有规上新材料企业235家,2021年1-5月完成产值407.86亿元,增速17%(2020年218家规上新材料企业合计完成产值879.61亿元),新型功能材料产业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是细分领域具备较高影响力。拥有厦门钨业、厦钨新能源、厦顺铝箔、长塑实业、三达膜科技、三安光电、电气硝子等一批龙头企业,以及瀚天天成、恒坤新材料、延江新材料、金旸科技、凯纳石墨烯等一批骨干企业。
三是研发创新支撑能力较强。拥有厦门大学、中船重工725所厦门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建成34个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8个)、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3个)和23个重点实验室。在钨选矿和冶炼、超细晶硬质合金、高倍率三元复合材料、GaAs/GaN/SiC外延片、BOPA双向拉伸膜等领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各细分领域具备一定技术优势
1、先进基础材料。厦门布局有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轻纺材料,代表企业有厦门钨业、虹鹭钨钼、厦顺铝箔、百路达、金旸科技、韦尔通、双瑞船舶涂料、恒坤新材料、象屿兴泓等。现有钨产业链完整,在钨钼、高端铝箔、无铅铜、工业防腐涂料、结构胶、光刻胶、非织造纤维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技术优势。
图片来源:厦门钨业
2、关键战略材料。厦门布局有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代表企业有金鹭特种合金、长塑实业、三达膜科技、鸿基伟业、新凯复材、华懋特种材料、厦门钨业、瀚天天成、三安光电、乾照光电、电气硝子、厦钨新能源、中航锂电、海辰新能源、延江新材料等。现有LED完整产业链及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在钨钼特种合金、BOPA功能性膜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膜材料、高性能复合膜材料、碳纤维运动器材、碳纤维轮毂、稀土功能材料、衬底、外延片、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储备燃料电池材料、即弃卫生用品表层材料、熔喷布等方面具备一定技术优势。
3、前沿新材料。厦门布局有石墨烯材料,代表企业有凯纳石墨烯、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等。在物理法石墨烯粉体生产、富勒烯化妆品等方面具备一定技术优势。
二、发展重点
根据国家产业布局、厦门市产业规划、生态环境要求,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瞄准做大现有优势领域、培育下游应用领域和加大研发创新支持等三个方向。
1.基于现有钨钼及硬质合金、高端铝箔、无铅铜、LED全产业、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等规模与技术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钨钼材料产业链和光电信息材料产业链。
2.培育壮大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链,发展高温合金、增材制造专用合金粉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负极及隔膜材料,进一步培育碳纤维运动器材、汽车轮毂和航空座椅,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等下游应用。
3.依托产学研协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成果转化,以绿色、环保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为目标,发展环保型、特殊功能、高性能橡塑材料、膜材料、复合纤维、生物基材料,石墨烯、富勒烯应用材料,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先进材料产业群。
三、载体布局
海沧区重点布局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
集美区重点布局金属及功能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火炬(翔安)产业区重点布局光电信息材料和石墨烯等先进碳材料;
同安区重点布局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园区载体有:同翔高新城、火炬(翔安)产业区、海沧台商投资区、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集美势拓稀土电机产业园。
四、相关产业政策
1.2019年,厦门印发《新材料产业链群2018年-2022年发展规划》,提出厦门将打造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壮大“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新材料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新材料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对厦门市支柱产业支撑和带动性显著增强,成为厦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扫描二维码查看政策原文▼
2.2018年,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出台《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促进石墨烯等先进碳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主要政策内容:
(1)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引进及产业化发展。对连续三年年销售收入均超过5000万元、在高新区落地且注册资本大于200万元的先进碳材料企业,按其实收资本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对企业设立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按其实际研发与仪器设备采购金额的2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不超过500万元。
点击查看政策原文→《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促进石墨烯等先进碳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厦高管〔2018〕150号)》
更多招聘信息请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