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厦门海辰新能源锂电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式投产。首批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将于月底完成交付,其循环寿命达1万次,处于行业领先技术水平。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高新区
另据10月14日媒体报道,今年“9·8”投洽会上,厦门时代签约选址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这片区域还有一个“高大上”的称号——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全区上下行动起来,这个代号为A的项目成了全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逐个理清前期事项,主动对接做好服务,即便在疫情防控期间,事关该项目的征拆工作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几个高能级新能源项目高效有序推进的背后,是厦门相关部门抓招商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的不懈努力,也是厦门着力于发展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写照。
抓项目落地体现“厦门速度”
海辰新能源2019年成立,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进入投产阶段的锂电生产线实现生产环节全覆盖,其中,L5拉线导入全新MES智能化系统,整合数据采集渠道(RFID、PLC、IPC、PC等)覆盖整个工厂,保证大数据实时、准确、全面的采集。
海辰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生产线投入运营后,将快速消化前期产品订单,陆续完成交付。根据规划,海辰新能源在现有二期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完成验收后,产能将逐步释放至15GWh。
据悉,首批下线并交付的产品是以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为核心优势的280Ah储能电芯,电芯能量效率超95%,已获得多项国内外产品标准认证。
海辰新能源项目效果图
作为厦门市重点招商项目,海辰新能源的建设过程体现了项目落地投产的“厦门速度”。据媒体之前报道,为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收益,火炬高新区招商中心自项目落地伊始,就迅速组建服务团队,跟踪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譬如,他们帮助企业协调各个职能部门,提前做好各项审批手续资料。海辰项目第一阶段在取得土地合同的39天后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第二阶段则只用28天就获得施工许可。这比以往的常规流程提早了三至六个月。
多家新能源龙头企业选择厦门
近年来,厦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中航锂电、海辰新能源、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并逐步扎根发展。
同样位于同翔高新城的中航锂电新型动力锂电池生产线项目,是2019年厦门市招商大会后首个落地的百亿元量级的高科技产业项目,一期已于2020年第四季度部分实现试投产,二期于今年5月开工,计划投资50亿,规划建设年产能10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及配套用房。
中航锂电A6项目自落地同翔高新城以来不断跑出加速度。
另一家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也加大在厦门的投资布局力度,快速推动合作项目建成投产。继去年9月成立了厦门时代思康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后,今年7-8月宁德时代分别在厦成立了厦门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前者主营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后者主营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蓄电池租赁;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等。目前,事关厦门时代项目的征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此外,深圳盛德总公司也在厦门设立盛德东南总部,计划将全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大数据中心相关业务设在这里。
厦钨新能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实景图。(图片来源:今日海沧)
作为本地成长起来的新能源企业,厦门钨业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在今年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8月5日,厦钨新能在科创板上市,这是福建省首单分拆上市成功案例,也是厦门第三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十余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和生产实践积累,厦钨新能在产品研发技术、规模化量产、品质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行业竞争优势,并与ATL、三星SDI、LGC、村田等3C锂电池知名客户及比亚迪、松下、中航锂电、宁德时代等动力锂电池知名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个个新能源项目的落地、投产,是厦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之举、用心之为。在近日正式发布的《厦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里,明确提出厦门将大力布局关键产业链及其核心环节,全力发展“5+X”重点领域,其中就将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视为新兴主导产业。并提出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全面升级,产业总规模达到1400亿元。而在园区载体上,针对新材料与新能源将规划建设专业园区,将加快提升重点园区配套服务能力,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有序集聚、升级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