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金融科技50人论坛·2021南方峰会在厦举办 助力厦门建设金融科技之城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1-09-13

  9月9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2021南方峰会”在厦门举行。来自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知名企业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的各界专家学者齐聚鹭岛,为厦门金融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42.jpg

  这是继去年之后,金融科技50人论坛·南方峰会在厦门市金融监管局和金圆集团推动下第二次落地厦门。作为享誉学界和业界的前沿论坛,金融科技50人论坛·2021南方峰会在金融宏观政策研讨、产业实践、交流协作等领域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已经成为助力金融科技“政产学研用”全国标志性平台。

  峰会上,厦门首部金融科技发展白皮书同期发布,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认证培训厦门站开班,为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现代化数字经济和金融体系、建设金融科技之城助力。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43.jpg

李礼辉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厦门市金融咨询顾问委员李礼辉在致辞中强调金融业数字安全治理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实现金融业的数字安全治理,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到技术立国,在核心技术领域自力更生;二是做好万物互联中的数据保护;三是实现产业融合中的穿透式监管;四是建立分布式架构中的安全屏障;五是实现开源格局中的安全责任。

  此次峰会由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厦门市银行业协会指导,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厦门鹭江金融科技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金融科技50人论坛联合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信息科技专委会作为学术支持。

关键词1>>

人才培养

  聚焦:打造人才培养良性生态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CFT50成员高峰分享了《关于金融科技人才能力体系的思考》。他认为行业应加强产、学、研、用的合作,打造人才培养的良性生态,并通过不断迭代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员的创新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应将伦理道德作为衡量金融科技人才的重要尺度。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44.jpg

高峰

  高峰认为,金融科技人才应具备五大能力要素。第一是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其知识结构应包括金融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合规知识。第二是业务与创新的能力,应掌握小微金融、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数字运营、数据模型风控等金融科技典型的应用场景,并可以综合各类场景组合产生新生态。第三是沟通与拓展的能力,提倡内部沟通,避免数据孤岛,并且鼓励线上化、移动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向外拓展。第四是提供业绩与贡献的能力,看重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突破、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第五是强调伦理道德和风险防范,要遵纪守法,保持客观、公正的判断,做好业务和技术的保密,做诚而有信的金融人才。

  论剑:如何培养金融科技人才

  厦门金融科技人才现状如何?面临哪些痛点?峰会高端对话环节聚焦厦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45.jpg

  民生银行厦门分行党委书记唐立斌指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科技人员的转型,还需要整个银行从高管到普通员工的全面转型。当前,银行内部人员数字化理念水平差异较大,还未真正达到可实现数字化管理机构的水准。因此,应当在团队内建立良好、有效的机制,激励更多的员工成为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招商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助理王健男说,招商银行注重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持续锻造,主要关注五方面的能力:前瞻客户需求的能力、解构任务的能力、沟通组织资源的能力、对复杂问题进行风险识别的能力和传帮带的能力。

  “大家的共识是科技人员学习金融更容易,但我作为金融科技老兵,觉得从事金融的人员学点科技也未尝不可。”厦门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郑承满认为,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核心目的是数字化转型、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要有合规的底线,对人民有益。

关键词2>>

绿色金融

  交锋:让绿色金融科技成为环保“助推器”

  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一直以来,厦门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峰会上,“绿色金融”成为高频热词之一,来自高校学者、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的专家们,就绿色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各抒己见。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46.jpg

马险峰 图片来源:金圆集团

  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如何应用?中诚信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副主任马险峰认为,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服务。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47.jpg

杜晓宇 图片来源:金圆集团

  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CFT50青年论坛首席召集人杜晓宇认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绿色金融服务,能够更好地支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助力‘碳中和’方面,腾讯金融研究院与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课题组,打造业内首个ESG基金评价体系。”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48.jpg

孙传旺 图片来源:金圆集团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提出,推进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强绿色金融场景的科技创新应用、提升绿色金融领域的监管科技能力、促进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还要加快绿色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49.jpg

张宏 图片来源:金圆集团

  厦门国际银行信息副总监张宏分析了厦门国际银行对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方面的想法和实践。“我们秉承科技引领理念,以系统化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以信息化盘活数据资产、以智能化革新金融产品服务、以开放化构建合作生态。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围绕开放化、智能化开展金融科技创新。”

  【同步】

  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认证培训班(厦门站)开班

  作为南方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9月11日,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认证培训班(厦门站)开班。培训班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厦门市银行业协会支持,金融科技50人论坛作为学术指导,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厦门金融业的近200位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学习生活。通过考试和专家评审的学员将获得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CFT中级)培训结业证书。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50.jpg

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认证培训(厦门站)开班仪式。

  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CFT)认证项目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建行大学、深圳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开发,旨在为行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从业人员顶级能力认证,打造“培、考、战、评”四位一体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认证体系。

  金融科技师课程设计以培养实际问题系统解决能力为核心,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案例剖析现阶段银行业务的诸多痛点、难点和困惑点并提出解决方案。课程内容覆盖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合规等前沿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典型场景案例,与零售、对公、运营、风控、合规等银行业务深度融合。

  在授课讲师方面,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顶级院校的教授将为学员打下金融科技知识架构基础;来自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微众银行等代表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资深专家,将结合行业实践分享剖析典型案例;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部委专家和监管科技研究专家也将讲授数据合规及监管科技方面的精彩课程。

  《厦门市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问卷调研(2021)》发布

  乘着数字化浪潮的东风,厦门正不断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为厦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在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厦门市银行业协会的指导、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厦门鹭江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科技 50 人论坛和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了《厦门市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问卷调研(2021)》,并基于对调研数据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分析,形成了问卷调查报告。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51.jpg

宋鹭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院长助理、CFT50青年学者宋鹭深度分享了基于“厦门金融科技人才问卷”的分析报告。他介绍说,报告全面展现了厦门市金融科技人才的背景、偏好、需求等各个方面,为今后制定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人才目录、课程方案、发展对策等提供参考建议和智力支持。

  >>六大看点 

  ● 厦门市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厦门”特色,与“一带一路”、两岸金融中心、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城市等厦门市重大发展战略相辅相成;

  ● 智能风控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也是厦门市金融科技人才最感兴趣的金融应用场景之一;

  ● 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赋能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成为厦门市金融科技人才最感兴趣的金融应用场景之一;

  ● 厦门市金融科技人才密切关注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普遍关注生物识别技术、5G、智能语音、量子计算、自然语义识别等各类新技术;

  ● 厦门市金融科技人才素质整体较高,不同学历的金融科技人才在区块链应用、新技术等方面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异;

  ● 在金融科技人才培训方向与培训内容方面,需要考虑金融科技人才职务和工作年限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53.jpg

与会嘉宾阅读会议材料。

  《厦门金融科技发展(2021-2025年)白皮书》出炉

  《厦门金融科技发展(2021-2025年)白皮书》出炉,厦门鹭江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CFT50学术委员杨涛解读说,《白皮书》主要基于厦门金融科技发展环境、优势基础和短板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几点主要任务,包括:支持金融行业拥抱金融科技;打造厦门金融科技产业集群;发挥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新功能;夯实金融科技创新基础支撑;推动金融科技引领对外开放;促进金融科技规范创新发展;完善金融科技发展空间布局。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54.jpg

杨涛

  《白皮书》提出以下几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优化政策扶持;三是提升人才服务;四是完善融资支持;五是打造友好城市;六是加强宣传推广。

  【背景】

  金融科技成为厦门市经济增长新引擎

  近年来,厦门以推进金融强市建设、打造金融科技之城为目标,吸引一批金融科技100强企业陆续来厦门布局产业。此外,厦门率先开展大数据安全开放平台、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应用等试点,组建了厦门鹭江金融科技研究院。首批四个金融科技产业园全面启动招商,金融科技产业基础持续完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厦门金融业增速达8.4%,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截至8月底,年内全市已新增金融投资类招商项目近千个,总投资额3000亿元,科技赋能金融发展成效显著,金融科技正逐步发展成为厦门金融和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55.jpg

  【链接】

  金圆集团:

  努力探索金融科技新生态

  此次峰会主办方之一——厦门鹭江金融科技研究院由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与金圆集团等一批金融和金融科技龙头企业于2020年共同发起设立,致力于推动厦门及全国的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落地与健康发展,为行业监管改革与完善、金融稳定与安全、防范与化解系统性与区域性金融风险等建言献策。

微信图片_20210913172256.jpg

  厦门鹭江金融科技研究院是金圆集团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的一个典例。作为厦门市属国有金融控股集团,金圆集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探索金融科技新生态,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集团旗下厦门中小在线承建运营的“全国信易贷服务示范平台—厦门站”,以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为支撑,使企业“凭信用就可以贷款”。通过信易贷厦门站以及“慧企云”政企协同服务平台,厦门中小在线不断开展企业信用服务创新,推进产业数字化及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超30万家,每年提供惠企政策等各类服务超过25万人次。

  厦门国际信托着力构建安全的基础设施及应用防护体系;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风控的“三农”客群金融服务,助力实现线上可移动办贷;“厦信财富”App为客户提供在线预约、账户查询、电子签约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线上客户服务,并已完成华为鸿蒙系统的全面适配。

  厦门市担保探索利用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服务提速增效,创新风险评估手段、拓宽小微客户覆盖,先后推出“数保贷”“网商助力保”等金融科技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短、频、快”的融资需求。其中“网商助力保”推出4个多月来,已累计助力超6000户小微经营者获得贷款超9亿元。

  厦门创投受托管理的市产业投资基金参股了美亚信用大数据基金、宇新信用大数据投资基金等大数据基金,并市场化直投了国内金融信息服务领域龙头企业万得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台公司厦门渊亭、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同方软银等多家金融科技领域的优质企业。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通过签订数字化战略合作协议,逐步以数据跑腿替代人工跑腿,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以数字化为抓手推动绿色要素市场建设。中心不断创新“互联网+交易”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租赁权交易金额位居全国第四,完成了绿色建筑使用权交易金额2.85亿元,实现零碳大厦服务面积25万平方米。

  金圆统一证券积极探索台港澳客户服务新模式,把“实现台港澳客户网上开户”作为特色服务的突破口,成立跨部门课题攻关小组,推动金融科技融合应用,率先推出台港澳客户网上开户业务,为台港澳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网上开户的便捷服务。

  厦房担保搭建厦门市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信息平台,推出微信小程序“鹭房通”,持续推动业务+科技创新的双向发展之路,为百姓安居置业保驾护航。成立迄今已保障了40万人的房产交易资金安全,累计担保金额超400亿元。

图片来源: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除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