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产教融合平台”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发布。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该平台在市工信局的指导下,由华为、国科科技牵头,联合工业行业头部企业及相关工科院校教师,针对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课程进行设计开发。
为补齐厦门市高端数字化人才短板,去年6月,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局、市人社局与华为、国科科技共同签署“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协议,旨在打通高校、人才、企业、产业智能化转型闭环,从根本上促进厦门制造、鲲鹏计算等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6月2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华为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福建国科信息科技公司签署三方“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基地合作框架协议”。资料图
据介绍,平台课程体系覆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新技术课程,并设置行业认知课程,融合行业案例,开设行业发展分析专题课程。首批课程包括模具、注塑、卫浴和电子元器件四个行业。平台具有在线学习、综合测评、校企运营、项目分发、人才就业、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形成综合运营平台,打通产教两侧的人才、技术、项目、科研的交流合作通道,同时实现数据的统计和可视化呈现。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搭建产教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平台将不断扩充更多行业知识体系,包括智能制造、城市治理、集成电路、信创产业等领域,助力厦门市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构建高端人才生态。
启动仪式结束后,主办方邀请IBM、国科科技、西门子等相关专家针对制造业产业人才发展趋势、数字化人才助力制造业转型、新型研发机构赋能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等专题进行探讨。
【链接】
平台特点:
1、平台具备人才能力量化功能,依据搭建的能力模型,可以联合企业输出产业人才画像,联合学校评测出在读学生能力画像;将学生能力画像和产业人才画像智能匹配,可向企业推荐匹配人才,为学生定制学习方案。
2、平台具有在线学习、综合测评、校企运营、项目分发、人才就业、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形成综合运营平台,一端深入产业技术服务端,一端深入教学服务体系,贯穿产教两侧的人才、技术、项目、科研的交流合作通道,同时实现数据的统计和可视化呈现,可以直观实时了解产业人才供需情况。
3、平台支持20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可保证系统具备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