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贯彻落实全市季度经济会议精神,厦门六区将这么做!招商、产业链等成为高频词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1-05-12

5月7日,厦门召开全市季度经济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季度经济会议部署要求,就抓好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会议召开后,全市各区、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学习贯彻全市季度经济会议精神,积极部署落实“七以七为”(即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总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承接平台为载体,以营商环境为促进,以要素便利流动为保障)、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下面是全市六区区委书记、区长接受厦门日报专访,谈谈他们的体会认识,说说各区的落实举措。在他们的发言中,大招商、项目落地、营商环境、产业链等词汇高频出现。

>>思明区

当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龙头示范

全市季度经济会议提出,要“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全局的理念,加快建设厦门市现代化经济体系”。思明区委书记廖华生接受厦门日报专访表示,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出的“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的深入落实,思明区经济总量、企业数量等约占全市三分之一,有的还远远超过,要坚决扛起全市三分之一,当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龙头示范。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11.jpg

“让百姓生活在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繁荣、更加平安的厦门,四个‘更’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切都需要以经济发展做基础。”廖华生说,高基数上如何高增长?中心老城出路在哪里?发展空间不足怎么办?全市季度经济会议精神为破解“思明之问”提供了新思路。

廖华生表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龙将整个厦门比作一把打开的扇子,那么,中心城区思明就如同“扇头”的轴心。思明区将紧抓大招商、大发展、大服务、大创新,进一步做强城市主核,更好发挥中心城区中流砥柱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13.jpg

“围绕自然生态、城市文明、平安稳定、公共设施、产业链完备程度等全面发力、综合施策,提升厦门宜居宜业品质。”对“以营商环境为促进”,廖华生感触颇深。他说,思明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扎实的发展基础、完善的公共配套、历经磨炼而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在全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更应该走前头、做表率。思明区将持续深入践行“CSO首席服务官”理念,加强同企业的互动联系,找准企业实际需求,逐条梳理、逐项整改短板弱项,倾情倾智倾力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廖华生表示,全区上下正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锁定“两个进位”战略目标、“全年红”年度目标、“双过半”当前目标,经济建设与先进地区对标、作风建设与困难地区对标,加紧将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转化为实在管用的落实举措,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进一步彰显思明担当、作出思明贡献。

>>湖里区

增强发展含金量 推动产业再提升

“强化特区发祥地使命担当,我们必须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服务,推动湖里区产业大发展、大提升。”湖里区委书记龚建阳在接受厦门日报专访时表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季度经济会议部署要求,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积蓄产业发展新动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将成为湖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21.jpg

龚建阳告诉记者,湖里区为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将成立区促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及5个产业链工作专班。湖里区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地位,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新兴金融、旅游文化健康等主导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体系构建需要空间支撑,要注重盘活存量、做大增量。”龚建阳为记者展示了一幅横贯东西的发展画卷——结合东部新城建设,加快推进东部“1大片区、3大单元、5大组团”成片综合开发,抓紧启动高林金林、五缘湾营运中心二期成片开发试点,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五通、忠仑等东部系列科创园区,依托两岸金融中心打造总部经济和现代金融产业聚集区;同时,改造提升西部老工业厂区,形成组团式产业发展格局。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34.jpg

龚建阳表示,湖里区正持续深化科学精准招商,围绕科技创新、金融、医疗健康等九大招商板块,着力引进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此,湖里着眼构建全流程全时段要素保障体系,推动项目落地提速增效,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面向未来,为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湖里还要不断加强与自贸片区和火炬高新区的联动发展,一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提升年”活动,全力打造亲商安商便商利商的发展环境,推动湖里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集美区

夯实承接平台 强化产业支撑

“今年一季度,集美区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定恢复态势,我们也深刻认识到,集美仍处在‘爬坡换挡’关键期、转型升级阵痛期,与对标的深圳市宝安区在第二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必须锚定目标、奋起直追、全力猛冲。”集美区委书记何东宁在接受厦门日报专访时说。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38.jpg

何东宁表示,集美区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按照全省、全市季度经济会议部署,尤其要围绕全市季度经济会议提出的“七以七为”要求,结合集美区的发展实际,进一步聚焦目标、理清思路、提出举措,更加精准有效地抓好经济工作。

“全市季度经济会议提出,要以承接平台为载体,集美区就是我市产业落地的重要承接平台。集美区要坚定不移融入跨岛发展战略,为厦门这把‘打开的扇子’提供更坚实有力的支撑。”何东宁说,集美区作为跨岛发展的先行区和新城建设的排头兵,接下来更要紧紧抓住跨岛发展机遇,紧盯集美新城、马銮湾新城、环东海域新城集美东部片区等重点区域,强化招商引资与项目攻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和能级,抓实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城人融合、一体化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39.jpg

何东宁表示,集美区将围绕几大新城重点区域加快梳理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同时根据集美的产业特点、发展需求,加快谋划生成实施一批支撑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见效。集美将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成立招商公司,大力推进精准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结合编制产业招商图谱,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产业转移,引进更多固链、补链、强链的优质龙头项目,不断优化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产城学人深度融合的科技人文新城。

>>海沧区

坚持产业立区 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海沧产业转型升级已见成效,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速推进,继续保持头脑清醒,戒骄戒躁,方能行稳致远。”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区长游文昌在接受厦门日报采访时表示,海沧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全市季度经济会议部署,锁定目标,坚持对标,猛追猛冲,为我市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43.jpg

“全市季度经济会议提出,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游文昌告诉记者,近年来,海沧始终坚持产业立区,聚焦实体经济,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打造国际一流产业,取得显著成效,日前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未来,海沧将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全局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精准高效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44 拷贝.jpg

游文昌表示,海沧将继续重点聚焦三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链中布局创新链,在创新链中布局产业链。具体来说,我们将加大力度服务好宝太、厦门烟草、大博以及士兰、通富等重点企业,加快恒瑞医药区域总部暨厦门新药研发中心、万泰诊断基地、宝太生物POCT产业园、创新制剂研发及产业化平台等项目进度,不断锻造长板优势。同时,坚持精准招商,加强项目谋划,推动更多招商项目落地、形成投资,扩大项目储备,不断补齐短板弱项。

“全区干部将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意识,弘扬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作风,在招商引资、土地房屋征收、项目攻坚等各项工作中全力‘提标、提速、提效’。”游文昌表示,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海沧将深化企业、项目挂钩机制,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助力企业在海沧不断做大做强,推动海沧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同安区

抢抓“双区”机遇 聚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市‘跨岛发展’的重要区域,同安区将强化担当作为,抢抓科学城和同翔高新城的‘双区’建设机遇,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高效作风,全力推动同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同安区委书记王雪敏在接受厦门日报专访时表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市季度经济会议部署,重点围绕落实“七以七为”,坚定不移“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建载体、建大载体”“大招商、招大商”,全力推进同安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建设、大提升。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46.jpg

王雪敏告诉记者,同安区将坚持工业强区、创新活区,以实体经济为发展支撑,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链(群),充分发挥京东、海辰锂电、腾讯云、美图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经济产业圈成熟的现代产业体系。同安区也将以招引好项目、大项目为重点,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行产业“链长制”,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持续引进更多强链、补链、延链的优质项目,全面提升产业链群的竞争力。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47.jpg

“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完善的平台载体为支撑。”王雪敏说,同安区将大力推进环东海域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建设,加快两个新城征拆强化产业用地保障,持续完善新城公建配套,为项目落地提供完善的生产生活载体。近期将重点聚力对标“迈阿密”,构建环东海域同安新城“科技+湾区+文旅”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打造产城人融合标杆。

“高质量发展是干出来的,关键在狠抓落实。”王雪敏表示,同安区上下将坚持思路在脑、问题在心、行动在身,锁定目标、坚持对标、猛追猛冲,奋力推动全区经济在“开门红”基础上实现“季季红”“全年红”,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进一步做出同安新的更大贡献。

>>翔安区

建设要素集聚区 再造发展新动能

“市委主要领导提出,整个厦门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岛外要围绕‘扇面’全面展开。翔安作为‘扇面’的东翼,将始终强化湾区意识、以跨岛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的自觉担当,全力服务四座市级新城建设,以高于岛内标准的要求提升公建配套,加快实现产城人融合。”翔安区委书记胡盛在接受厦门日报专访时这样说道。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53.jpg

胡盛告诉记者,为贯彻市委“七以七为”要求,翔安区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对应的七个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找短板,谋划思路落细落实相关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翔安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全市季度经济会议部署,以“抓经济促全局”的理念为引领,坚持“七以七为”,以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快的步伐,全面推进全区经济工作。

“全市季度经济会议指出,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项目、后天的成果。翔安区将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发挥招商集团体制优势,建强招商队伍,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胡盛说,接下来将按照“科学精准”的要求,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机制,系统梳理产业链条,打造专业招商团队,实施科学精准招商,对链条上的重点企业,主动“出击”,盯住不放,提高招商精准化水平。

微信图片_20210512154354 拷贝.jpg

厦门新机场中轴鸟瞰图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胡盛表示,翔安将努力探索、建设要素集聚区,推进大数据、科技创新等要素平台建设。“勇于创新突破、坚持系统观念,翔安将整体推进新城片区规划开发,全力做好征拆等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翔安打造成‘发展机会最好’的创新创业热土。”胡盛这样说。

坚持对标,猛追猛冲。胡盛表示,翔安将把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继续努力当好全市经济总量和增速的两个“增长极”,勇担厦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硬核支撑”。

部分来源厦门日报图片中心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