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从厦门起飞的飞机,可飞至美洲、大洋洲;一趟从厦门始发的列车,可通往欧洲、中亚;一艘从厦门港出发的货轮,早已能抵达世界各地。短短数十载,厦门已从当初的交通末梢,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而未来数十年里,厦门的交通枢纽地位还将不断提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文内多次提及厦门。《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含厦门在内的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同时确定,发挥厦门港等国际枢纽海港作用,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推进厦门东南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纲要》还提出,加快构建8条国家级通道,强化主轴与走廊之间的衔接协调,加强组群与组团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联系,加强资源产业集聚地、重要口岸的连接覆盖。其中,国家明确建设厦蓉等交通通道,促进内外连通、通边达海。
据悉,《纲要》的编制,是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规划期为2021年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事实上此前,厦门已被列入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而此次最新规划纲要,厦门再度被选中,这对于未来厦门城市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厦门翔安新机场效果图。
【链接】
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全线贯通
计划年中通车
近日,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下穿兴湖路主干道段顺利贯通,标志着海沧隧道全线贯通。该工程计划年中建成通车。
在海沧隧道贯通点,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工法施工的这段隧道,左、中、右三个导洞均已贯通,中导洞的土方开挖正在进行。隧道主体施工即将正式完工。
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公司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最后贯通的这段右线隧道,长约80米,从去年10月开始,历时5个多月最终完成掘进。针对兴湖路地面建筑物密集、地质情况复杂等特点,我们制定了对应的施工方案。”
参建人员庆祝厦门第二西通道全线贯通。(中铁十八局 供图)
自开工以来,厦门路桥工程公司与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公司携手共进,先后克服了当时世界最大的160米断面双连拱隧道、海底风化槽、复杂环境下下穿城市主干道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开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复杂的地面情况下采用对市民影响程度最小的爆破方式掘进。
目前,海沧隧道的装修、机电等附属工程施工正在交叉进行。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连接厦门本岛和海沧区。海沧隧道右线的顺利贯通,为该项目顺利实现2021年年中通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厦门市加快岛内外一体化进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交通支撑。
项目点击>>
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
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连接厦门本岛和海沧区,是厦门市“两环八射”快速路网中内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自海沧区马青路,以海底隧道形式穿越厦门西海域,在象屿码头附近进入本岛,以暗挖、明挖的组合形式下穿兴湖路、石鼓山立交主干道,上跨地铁1号线,终于火炬北路与成功大道相交,并与在建的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相连。
该项目线路全长约7.1公里,其中隧道长6.3公里,跨海域宽度2.8公里。设计双向6车道,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
厦门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空中拼装
预计明年通车
今日凌晨,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工程首件中节墩身成功完成对接安装,标志着工程海上预制构件施工进入了“空中拼装”阶段。
3月8日20时,在翔安区灯塔公园附近的厦门第二东通道墩台预制场内,灯火通明,指挥员横向挥舞着绿色施工警示灯指挥棒示意墩台可以开始顶推。“顶推开始”,随着对讲机里传来的口令声,H20中节墩身在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缓缓前行。中交一航局厦门第二东通道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的墩身经过约18小时的海上运输,抵达海上指定点位,10日开始吊装。”
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介绍:“此次安装的H20中节墩身重约470吨,其下部墩台是翔安大桥工程安装的首件墩台。”
厦门第二东通道H20中节墩身吊装。(中交一航局 供图)
3月10日约14时30分,4000吨起重船“一航津泰”与H20中节墩身开始了吊装作业。项目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这次的二次对接作业,与之前的下部墩台安装相比难度更大,中节墩身安装需要更高的起吊高度,在进行安装调位时,受横向风力荷载的影响,起重船‘一航津泰’吊索具的晃动幅度也更大。”
不仅如此,据记者了解,下部墩台安装成功后可以通过三维千斤顶进行精准调位,而中节墩身需要在空中一次性完成调位对接,整个过程就像是在空中“搭积木”。
经过厦门路桥工程公司和中交一航局全体参建人员10多个小时紧张作业,H20中节墩身成功安装,为后续进行上节墩帽、钢箱梁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点击>>
厦门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
厦门第二东通道,是厦门进出岛交通网络规划中重要的跨海通道之一。项目西起枋钟路与金尚路交叉口,接在建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本岛连接线,以隧道方式下穿现有枋钟路,向东以桥梁方式跨厦门东海域,终于翔安大道,接已建翔安南路刘五店互通。
该项目全长约12.4公里,预计2022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