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紧跟时代推动电视剧行业繁荣发展 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知名影视从业者展开讨论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0-10-21

  电视剧行业机会何在?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昨日上午,在首届电视制片大会暨第三届影视基地峰会的主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知名影视从业者济济一堂,就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微信图片_20201021162243.jpg

  以科技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以数据赋能影视行业是当下趋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智慧广电战略是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传统广电业务转型升级、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谢锦辉说,从业者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实现收视数据采集、分析、输出、应用、反馈,用真实客观的收视数据助力决策。

  “厦门影视拍摄基地的发展状况好,定位也很值得同行借鉴学习。以厦门独特的城市滨海景观为基础,避开了同质化竞争,吸引许多现代剧、时尚剧在此取景。”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陈建瑜说,国内影视基地发展迅猛,已涌现出一大批影视、旅游、地产相结合的优秀影视基地。他为影视基地的建设与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找准定位,要分析自己的资源禀赋和劣势;扎根中国影视行业的土壤,也要紧跟世界电影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发展高科技;同时,要有服务理念、服务标准。

微信图片_20201021162245.jpg

  以专业水平突破发展瓶颈

  长期依赖广告生存,但广告主的选择越来越多;短视频风靡全世界,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的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10分钟,将近3集电视剧的时长……越来越焦虑的长视频行业该怎样突围?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副会长、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侯鸿亮说,从业者必须不断调整适应,跟上时代节奏。

  “从电影、电视剧到网剧、直播、短视频,分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面向平台的To B模式会被直达用户的To C模式所补充,甚至被替代。”侯鸿亮说,革新和替代贯穿影视行业发展史,内容生产者应该重新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类型的内容。同时,也不必过于悲观。目前,电视剧依然是占据观众时间最长的类型,内容还有很多机会,但要求更高的专业性。

  中广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副会长、影视编剧彭三源说,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各行业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影视行业也不例外。但对于创作者来说,要相信每一次挫折中都蕴含着机遇,并借此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把振奋人心的力量表达出来、激励人民奋力向前,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声音】

  看好厦门影视产业

  彭三源曾来厦拍戏,取景地就在此次大会举办地集美。“厦门是个特别美丽的地方,我对厦门的印象特别好。我觉得未来厦门可能会成为中国一个特别大的影视制作基地。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接受记者采访时,彭三源以编剧的敏锐视角,分享了她对闽商文化的兴趣。“我觉得福建的闽商文化有很多资源可以挖掘,包括闽商闯世界的故事,福建人是中国人中非常有特点的一个群体。”彭三源说,“我也希望有制片人对闽商文化感兴趣,我们可以一拍即合,做出好作品。”

微信图片_20201021162246.jpg

  名片:彭三源,中广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副会长、著名编剧,代表作品:《九九归一》《半路夫妻》《失孤》等。

  希望来闽拍摄新作

  在本月18日举行的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上,马继红凭借《外交风云》获得最佳编剧。从长沙来到厦门,她说:“我对福建特别有感情,而且也特别喜欢厦门,来过很多次了,但是至今还没有在福建拍过一部片子,是我的遗憾。我觉得这次大会组织得很好,打开了福建影视产业发展新的篇章。”马继红说,“我希望有机会能够来福建和各位同行一起拍摄新作品。”

  名片:马继红,著名编剧,代表作品:《外交风云》《天路》《红十字方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