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同道合,数造未来”为主题的“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大数据赛道”活动于日前在福州举行的数字中国峰会上圆满落幕。专家评审团经过层层选拔,从进入复审的45个优秀项目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三名以及优胜奖六名。其中,乘风破浪的2020、TaxiSTAR、黄渡理工代表队获得了本赛道的一等奖。
“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大数据赛道 ”一等奖项目上台领奖 。
大数据赛道自8月22日正式开放报名以来,吸引了来自福建、北京、上海、香港及芬兰、美国、德国等海内外1236支队伍参赛。大赛主要聚焦交通领域大数据应用创新,通过发挥交通领域大数据的作用,将道路、车辆、用户以及交通管理部门联系起来,征集基于交通领域数据的创新应用解决方案和算法模型。获奖选手表现亮眼,参赛作品注重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为如何利用大数据解决城市治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日前,记者就该赛道的相关情况专访了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建明。
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总决赛新闻发布会现场。
32位专家两轮评审
考察选手算法分析与创新能力
记者:能先简要介绍一下此次大赛的赛题和评委情况吗?
李建明:信息化、数据化助力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已是大势所趋,大数据时代城市治理的挑战在于海量公共数据与全局管控效果之间的矛盾。赛题设置上,我们兼顾对选手算法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察,将赛题类型分为算法分析题和创意题两种,共设三道赛题。
大赛邀请了32位专家组成专业评委会,这些专家涵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内龙头企业。赛事评审共有两轮,第一轮通过专家线上函评筛选出优秀作品,第二轮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确定获奖名单。
大数据赛道的一等奖队伍,乘风破浪的2020、TaxiSTAR、黄渡理工代表队的获奖选手代表出席了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式颁奖仪式。
结合城市治理痛点
参赛选手进行全真实战
记者:厦门是大数据赛道承办单位之一,在赛事落地上突出了哪些特点?
李建明:厦门希望能以此次承办大数据赛道为契机,挖掘优秀人才和算法应用,为各个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与转型,缔造新的动能。这次大赛凸显了以下特点:首先,就赛题而言,一是提供海量真实的城市运行数据。大数据赛道6亿多条赛题数据全部源自某地区交通的真实数据,既有车辆GPS数据、订单数据,也有城市路网矢量数据。这些高质量数据,作为大赛最重要的资源,开放给每个参赛选手,为参赛选手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可以说做到了全真实战,赛事成果可落地性很强。二是结合城市治理的业务痛点。赛题从民众关心的节日出行、道路拥堵出发,注重解决当前城市交通管理的业务痛点,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城市治理创新具有引领性作用,同时也有很好的社会价值。
其次,参赛选手水平高,作品质量高。这次大赛参赛选手的学历普遍较高,很多都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代表了交通大数据领域的优秀水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点击】
有序开放政务数据
释放政务数据红利
“作为首批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福建契合数据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已率先有序开放政务数据,释放政务数据红利。”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建明表示,厦门建设了全国首个大数据安全开放平台,致力于打造大数据安全开放生态体系。此次大数据赛道发挥促进产业生态创新、培养挖掘人才的平台作用,将有效推动对公共数据资源的科学开发、合规使用和安全保护,最大限度释放数据价值,让更多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机构和开发者加入生态圈,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