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投资服务 | 郑巧君:当好“服务员”和“媒人”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0-08-13

  8月5日下午4点,刚刚结束一场会议的郑巧君马不停蹄推开了另一间会议室的玻璃门。此前,软件园三期有企业反映,新写字楼周边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餐饮、便利店等配套。此次协调会,郑巧君请来市、区有关部门,面对面探讨如何推动解决这个问题。

  自去年5月到集美新城片区指挥部产业招商部挂职以来,郑巧君的每个工作日几乎都被“无缝衔接”的事务填满。“招商工作核心是做好服务,尽可能为项目、企业解决各种问题。”郑巧君笑说,自己好像没做过什么“大事”,日常工作往往琐碎到记不住。然而,正是由于郑巧君和同事们这种不怕繁琐、全力服务的干劲,2019年,集美新城片区招商引资任务综合排名、完成数及完成率在全市八个重大片区中位列榜首。

微信图片_20200813171831.jpg

郑巧君 右一(黄晓珍 摄)

  全力当好“服务员”

  项目的事就是指挥部的事

  “指挥部能够打破市、区限制,跨部门指挥调度、协调问题,并且能够高效协同市、区政府以及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等主体,开展联合招商联合办公,这是指挥部在招商引资和保障项目落地过程中的优势。” 郑巧君说,靠前指挥、一线协调的机制优势让指挥部的招商工作再加速。今年上半年,集美新城片区新增工商注册企业数2324家、工商注册资本206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数的187%,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项目的事就是指挥部的事。”郑巧君说,今年上半年,集美新城片区指挥部招商项目库在库项目共124个,涵盖策划、意向、在谈、落地等不同阶段。对每个项目,指挥部实行全流程服务,企业无论是想咨询招商政策、办理落地手续,还是在建设中、投产后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上门”。

  不少项目方和企业把郑巧君和她的团队当成“贴心人”,遇到困难总是第一时间找到他们。位于集美大道旁的省市重点项目电子城·国际创新中心(厦门)一期如今已顺利封顶,此前,项目在建设中需要“借地”搭建施工临时板房,指挥部及时协调,就近为项目找一处收储用地搭施工用房。这种高效、务实解决问题的作风,受到企业频频点赞。

微信图片_20200813171832.jpg

  摸清家底当好“媒人”

  招商空间每月更新

  郑巧君是去年5月来到指挥部挂职的。她到岗的头一件事就是“摸清家底”——对集美新城的楼宇空间进行再梳理,对片区可供招商的产业地块按已收储和未收储等不同状态进行分类归档。

  “只有对每一块招商空间都清清楚楚,才能当好‘媒人’,为每块‘寸土寸金’的空间找到最合适的‘婆家’。”郑巧君说。目前,集美新城的招商空间已实现“每月一更新”,哪栋写字楼还剩多少办公空间,不同商业街区的招商定位各有哪些侧重,都一目了然,工作团队在面对客商咨询时更有底气了。

  加快聚商气

  推动商业空间招商入驻

  经过十年的建设开发,集美新城已经从搭建基础设施框架发展到产业充实、人气聚集的新阶段,今年,集美新城更是把聚人气、聚商气作为工作重点,火力全开推动商业空间的招商。

微信图片_20200813171833.jpg

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张奇辉 航拍器摄)

  “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目前还有9.7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以及4.9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可供招商,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招商入驻。核心区市民广场地下商业街、诚毅大街东侧莲花国际地块底部商铺等也正紧锣密鼓推动招商。环绕杏林湾,IOI棕榈城、世茂广场、龙湖环集美湖三期等商业体预计明年开业……”指着地图,郑巧君对新城的招商空间如数家珍。在她看来,集美新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期待和使命让她“停不下来”,继续奋力奔跑。

  【名片】

  郑巧君,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挂职集美新城片区指挥部产业招商部主任。202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厦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声音】

  项目的事就是指挥部的事,有的项目我们虽然不是招商主体,但只要落在集美新城范围内,我们就要尽可能做好服务,实实在在为项目排忧解难,让企业踏踏实实在这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