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半年实现进出口1024.1亿元 厦门自贸片区交出实效成绩单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0-07-30

  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自贸试验区也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重要阵地。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厦门自贸片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高效推动复工复产,通过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径,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着力稳外贸稳外资,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

微信图片_20200730161718.jpg

  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厦门自贸片区进出口保持稳中有进,实现进出口1024.1亿元,比增12.8%。片区新增注册企业4305家,注册资本320.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4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7.23%,外向型优势进一步凸显。

  置身新阶段,应有新行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之下,厦门自贸片区着力突破创新,从金融扶持、租金减免、物流、通关、云招商等方面出台政策组合拳,解决复工复产实际困难,有效纾解外贸压力,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微信图片_20200730161720.jpg

  以跨境电商撬动外贸发展,落地跨境电商B2B业务新模式,畅通跨境贸易物流通道,上半年跨境电商乘势发展,进出口同比增长500多倍;以重点平台建设推进产业链发展,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航空维修、集成电路、文化贸易、融资租赁等平台发展稳步成长;推动原油非国营进口、保税船燃业务、国际集拼业务、汽车平行进口等外贸新增长点发展壮大,适应新挑战,助力拓宽国际市场。

  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强链补链、招大引强的强力支撑。今年以来,厦门自贸片区围绕“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攻坚年”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舍寸功,坚定不移,促增量、稳存量助力招商引资“质”“量”双提升。

  今年上半年,片区新增落地项目179个,总投资额约408.91亿元,分别是2019年同期的3倍和2.6倍;新增高能级项目76个,位列全市第一,落地18个高能级项目;香港新创建公司、丹麦安保塑胶工业等“老朋友”纷纷增资扩产,深扎根开启发展“加速度”。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厦门自贸片区将继续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各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方法和路径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在改革画卷上书写高质量发展华章。

  【相关新闻】

进出口逆势增长 新业态蓄能增势

  外贸进出口逆势发力,同比增长12.8%,外贸新增长点培育见效,坚定走好开放发展之路;京东供应链、顺丰供应链、远海5G码头等高能级项目落地,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跨境电商、文化产业、燕窝进口等特色平台持续发力,延伸产业链激发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00730161721.jpg

  今年上半年,厦门自贸片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通过强服务促达产、畅通道保稳定、增业态促增长、强平台增动能、抓招商促发展、优环境提质效等一系列“组合拳”,经济稳步复苏,发展提质增效,交出实效成绩单。

  畅通道保稳定 

  全力保障国际物流通道高效运行

  “高效通关促发展,精诚服务为企业!”日前,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用14个字为疫情期间中欧(厦门)班列这条平稳高效运行的物流大通道点赞。

微信图片_20200730161723.jpg

中欧(厦门)班列。(图片来源:厦门自贸区)

  打好战“疫”,需物畅其流。今年上半年,疫情突如其来,国际空运和海运班次大幅缩减。为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会同厦门海关等单位,全力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畅通,充分发挥中欧(厦门)班列连通中亚、欧洲的陆上通道和快速运输优势,加大揽货力度,加大班列密度和运力。1-6月累计发运130列,比增61%;累计货值32.68亿元人民币,比增82%。

  保障供应链安全,关键还在于提升货运能力。在航空货运方面,今年5月,厦门往返西班牙巴伦西亚的货运航线正式开通,实现中国民航直飞巴伦西亚航线“零”的突破。此外,厦航、顺丰等企业纷纷在厦开辟国际和国内货运航线,开展货运包机、临时客机改货机等业务,厦门市也正在积极研究制定促进厦门航空货运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为大力推进供应链创新运用,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管委会出台了促进供应链创新发展的若干办法,给予区内供应链平台建设、金融融资、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片区围绕重点产业平台,有重点、分批次、分步骤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1-6月,区内重点企业供应链营收约1865亿元,比增近30%。

  增业态促增长 

  整合资源利用优势发展新业务

  不久前,在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国贸股份子公司厦门同歆贸易有限公司、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区内企业获批商务部颁发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成为福建省首批获准该资格的企业。这一突破,不仅将提升厦门口岸原油进口贸易的基础体量,同时有望助力厦门石化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提升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

微信图片_20200730161724.jpg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厦门自贸片区立足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出实招、求实效,创新思路驱动发展,牢牢把握主动权。

  其中,结合“保税+”优势,积极推进保税船燃业务发展,系统性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积极向上争取保税船燃供应资质,并协调设立出口监管仓。1-6月,厦门保税船燃供油量29.7万吨,比增59.7%。

  在拓展国际集拼业务方面,协同厦门海关,研究将增加拼箱仓库试点范围、完善海关总署国际中转集拼系统等事宜。1-6月完成国际集拼金额25.11亿美元,比增9.9%。

  打造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举办“嗨淘自贸区·一起来厦单”大型网络消费节,带动进口酒、水产品、燕窝等七大民生消费品平台营业额20.18亿元,较上月提升50%。

  强平台增动能

  加快对接一批跨境电商重点项目

  不久前,跨境电商B2B新规让不少厦门外贸企业倍感振奋。7月1日起,厦门海关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改革试点。这意味着,我国跨境电商由个人海淘时代、商业零售(B2C)时代,正式迈进B2B时代,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将更加规范。

微信图片_20200730161725.jpg

7月1日,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在厦门关区正式启动。(图片来源:厦门自贸区)

  跨境电商“一根针”,串起外贸发展“千条线”。疫情当前,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会同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及时抓住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出口监管试点启用等有利契机,助力更多外贸企业“扬帆出海”。

  同时,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着力加强重点项目对接服务,推动亚联商贸、京东跨境项目、亚马逊前置仓等落地项目做大业务,加快对接一批跨境电商重点项目,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稳住外贸基本盘。1-6月,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16亿元,比增500多倍。

  跨境电商是厦门自贸片区着力打造的重点平台之一。一直以来,厦门自贸片区把重点平台建设作为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质量的抓手、制度集成创新的窗口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上半年,片区继续深入探索以“平台+基地”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扩大辐射范围,重点平台作为产业引擎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取得良好发展成效。

  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加快重点文化项目落地,支持企业拓展艺术品线上直播拍卖等新业务。1-6月,片区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33.59亿元,比增20.22%。

  此外,进口酒平台建设稳中有进,进口酒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啤酒进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建成全国首个硬件设施最好、技术储备最强的毛燕查验平台,实现马来西亚最大单次燕窝1111公斤出口中国市场;初步形成区域性融资租赁集聚区,累计租赁资产规模近800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超400亿元。

  抓招商促发展

  通过“云招商”狠抓重点项目落地

  人人都是招商员,上下联动一盘棋。面对疫情影响,厦门自贸片区咬定目标不放松,通过“云招商”、视频谈判和网上签约等工作创新,狠抓重点招商项目“促落地”“促到资”,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

微信图片_20200730161726.jpg

今年以来,自贸区加大招商力度,推动项目落地。(图片来源:厦门自贸区)

  1-6月,厦门自贸片区新增入库483个项目,总投资额2111.7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4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数97.23%。其中在促项目落地方面,新增落地项目179个,总投资额408.91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3倍和2.6倍。

  突出高质量发展,紧抓高能级项目招商。上半年,片区新增高能级项目76个,位列全市第一,投资额430.37亿元,落地了18个高能级项目,投资额142.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