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响亮提出“全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中国生命科技之城,让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全国400多位产业领域翘楚齐聚一堂,共谋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蓝图。
发布产业政策
实质举措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厦门市想方设法创造空间,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贴心服务。大会上印发了《厦门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厦门市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厦门市“十四五”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明确了我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用真金白银、实质举措帮助企业创新发展。
大会传递出的声音,让生物医药企业家感到振奋,也让与会嘉宾看到厦门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强生物医药产业的决心与魄力。此前,江苏恒瑞医药在厦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福建盛迪医药,聚焦手术与精麻等领域的临床急需创新药品研发与产业化。江苏恒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飘扬说:“刚刚出台的厦门市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其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更是让我们在厦的医药企业感受到市委市政府提升产业能级,打造产业集群的决心与毅力。”
签约47个项目
招大引强 汇聚产业发展动力
此次大会共签约47个项目,总投资额114.09亿元。
天亿翔安国际医疗创新示范基地、零氪科技南中国总部及医疗大数据平台、海峡(厦门)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生物医药产业的“动力”正不断为厦门永葆活力注入新的“基因”,共20个项目在大会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97.69亿元。其中,生物医药类基金、大博医疗骨外科高值耗材及手术器材研发生产基地、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诊断基地、厦门欧米克生物增资扩产、天亿翔安国际医疗创新示范基地5个项目投资额均达10亿元以上。另有27个项目将由各区各单位自行组织签约。
【解读】
《厦门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鼓励创新
●对创新药开展各期临床试验累计奖励从原来的600万元提高到3400万元,完成境外临床研究的,另给予300万元奖励。
●新增对改良药境内外临床试验的支持,累计奖励达1700万元。
●对在全国前三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给予300万元奖励。
●对引进高水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物医药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6500万元补助。
支持产业化
●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取得注册证并首次取得产业化的,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重奖支持。
●对二类、三类医疗器械取得注册证并首次产业化的,给予40万元、100万元奖励。
《厦门市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八大工程
●创新药物发展工程
●医疗器械创新工程
●新业态催生工程
●企业倍增发展工程
●平台基地提升工程
●临床研究协同工程
●招商引资扩容工程
●示范应用惠民工程
发展目标
到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00家,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1200亿,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集群、独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
《厦门市“十四五”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9个发展方向
●创新药物
●高性能医疗器械
●高价值功能性食品
●生物制造和生物育种
●新兴海洋生物科技
●生物医药服务
●数字健康
●数字健康器材设备
●健康服务
空间布局
厦门市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覆盖制造业、服务业和流通领域,由九个发展方向构成,以海沧为产业核心区,各区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错位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独具厦门特色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集群、独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建成国内一流的中国生命科技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