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战略就没有方向,而没有定力,再好的战略也无济于事。我们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
凝聚各方力量抓招商促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去年以来,我们致力大招商、招大商,累计生成招商项目3947个、总投资1.62万亿元,推动全市GDP增速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总量升至副省级城市第13位。今年一季度,虽受到疫情冲击,全市经济运行仍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践证明,抓招商促发展,坚持拓展增量和激活存量双轮驱动,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厦门发展实际。
信心、定力和底气,源于对脚下道路的坚定,对既定目标的执着。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厦门经济特区设立四十周年。面对异常严峻复杂形势和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城市之间围绕项目招引的竞争愈加激烈的燃眉之势,我们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就是要在正确的道路上不偏不移,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气神,迅速发起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一个又一个攻坚战,敢于和最好的比、勇于同最强的赛,奋力在这场疫情大考中答好发展试卷,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争先进位,努力跑出“加速度”,到达“新高度”。
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对我市而言,当下招商引资,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挖到篮里都是菜”,应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更加注重产业技术含量、项目带动力量和环境保护质量,更多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招商如同赛跑,“不看起跑看撞线”,要以实绩论英雄。招商引资工作抓得好不好,不在于签了多少框架协议和投资金额,关键是要促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不能签约前忙忙碌碌,签约时热热闹闹,签约后冷冷清清,而是要扎实做好项目招引“后半篇”文章,真抓实干推动项目快落地、快见效。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面临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在所难免,我们应保持战略定力,不为困难所惧,不被杂音所扰,持续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进一步形成“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的强大合力。我们应以攻坚克难的拼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努力在招商引资总量上求突破,质量上求提升,结构上求优化,为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注入源源不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