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厦门正不断迸发最强势能,让企业在这座城市发展得更舒心、更安心、更有获得感。
第三方机构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指标体系评估,去年厦门营商环境水平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25位。得益于优越的营商环境,厦门成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厦门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高科技工业项目——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显示技术领军企业天马微电子总投资480亿元的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式落户,全球集成电路制造领军企业台湾联电向厦门联芯增资35亿元等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纷纷落地或扩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厦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营商环境的改善,企业感受最直接最敏锐。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形象地比喻,一流的营商环境就像水草肥美的草原。我们既要走出去“追马”,也要沉下心来“种草”,待到草原丰美之时,“骏马”就会成群结队而来。
大到投资发展,小到办事跑腿,营商环境与每家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息息相关。面对当前异常严峻复杂的形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各级各有关部门“该出手时就要出手”,要及时了解企业所需所盼,主动变身“店小二”,大力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心换心、以诚相待,“零时差”感知企业冷暖;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零误差”纾解企业困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放在全球的坐标系中,更能清晰标注营商环境建设的价值和方向。厦门要在纳税、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获得电力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紧扣世行《营商环境报告》和国家发改委试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发现和解决群众、企业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瞄准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自创区等平台载体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权上做“减法”、在监管上做“加法”,在服务上做“乘法”,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为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围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我们要认真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快捷机制,搭建“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平台,成立国际金融仲裁中心等等,在不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要坚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锲而不舍,镂刻金石,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持续释放创造机遇的诚意,让骏马在水草肥美的草原上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