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计生协会与企业计生协会共同为外来员工举办单身联谊活动。图为企业单身员工在联谊活动中抛绣球(图/市计生协会 提供)
计生协会干部发放精心制作的“流动人口服务手册”,在服务中体现了计生协会对流动人口的真情关爱(图/市计生协会 提供)
厦门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据悉,截至去年10月,厦门市共登记流动人口287.8万人,已成为福建省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的设区市。
近年来,厦门市不断加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多方位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目前,已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931个,会员8万多名,有效地促进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让更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深切感受到“爱如家园暖,情似故乡浓”,增进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幸福感,助力企业“拴心留人”。
【用心】
搭建流动人口组织保障服务平台
为做好流动人口服务保障工作,厦门市建立“根须”深入企业工厂、“枝干”延伸各级计生协会、“绿叶”覆盖多种服务内容的组织保障体系。创新以活动促融入的方式,特别是在春节来临之际,举办全市计生协会系统首届“协会人、协会心、协会情·助力健康厦门”国寿杯体育比赛,邀请企业外来员工参加,帮助流动人口更好融入厦门生活。
同时,为深入贯彻全市“抓招商,促发展”工作部署,制定下发《市计生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助力抓招商促发展的意见》,组织召开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同时,协会领导走访各区,实地指导企业计生协会建设及服务工作,各级计生协会对标全国、全省一流计生协会,以“敢于跳起来摸高”的精神,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示范点国家级4家、市级6家、区级33家,集美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同安ECCO(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公交集团海沧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同安百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先后成为全国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示范点,海沧区去年被确定为全国项目点。各项目点发挥示范作用,深入开展青年交友、生殖健康咨询、义诊、文体比赛、困难慰问等服务活动100多场次,服务流动人口10万多人次,以温馨服务助力企业稳定员工队伍。
【用情】
制作流动人口宣传倡导视听大餐
为丰富流动人口业余文化生活,厦门市各级计生协会为他们政策上“导游”,知识上“补课”,娱乐上“送戏”。
一是多场所夯实宣教阵地。加强“会员之家”、政策宣传栏、人口学校等宣传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情暖流动人口、把健康带回家”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市计生协会精心制作《关爱流动人口服务手册》3万份,组织志愿者深入企业发放并通过在地铁站、动车站设宣传点,让流动人口“把健康带回家”。有条件的企业建成“婚育新风园”,集卫生健康宣教与休闲娱乐于一体,深受流动人口欢迎。思明区计生协会组织各街道开展专家讲座、户外亲子互动、上街宣传等,参与卫生健康宣传20场次,辖区开展的各项宣传服务活动,均含流动人口计生家庭。
二是多媒介扩大宣教受众。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增强宣教效果。比如,向手机用户发送流动人口宣传短信;组建流动人口计生协QQ群、微信群。通过公交车载视频、地铁LED宣传等方式,将健康常识宣传广覆盖。
三是多活动掀起宣教声势。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服务活动,增强流动人口对属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海沧区“流动人口健康杯”羽毛球比赛,共吸引18支企业代表队100余人参加活动,并组织70名企业未婚男女青年到同安汀溪镇开展“手牵手体验溯溪乐趣,心连心共享健康生活”户外溯溪活动,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增进感情,促社会融合。
调配流动人口身心健康“保健药方”
为进一步增强流动人口健康意识,各级计生协会联合开展健康服务活动,把关爱送到企业流动人口心坎上。
一是关爱生殖健康。各级计生协会联合卫健部门深入开展“关爱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活动,内容包括:避孕药具发放,生殖健康、青春健康知识咨询,艾滋病预防知识辅导,法律知识维权服务等。企业计生协会还定期聘请妇科专家到企业开展讲座,传授保健知识。多家企业专门设立母婴室,配备有消毒柜、冰箱等,方便哺乳期员工母乳喂养婴儿。如在流动人口集中的梧侣学校常态化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并于今年荣获全国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海沧区计生协会深入流动人口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开展青春健康讲座8次、受益学生1600余人。
二是组织免费体检。计生协会联合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对属地企业流动人口进行免费体检,对有疾病的员工做好后续跟踪、转诊服务。如海沧区计生协会携手厦门烟草集团、中国人寿厦门海沧分公司、安思尔、威迪亚等30余家企业,联合开展送知识、送健康、送服务活动,慰问困难职工60余人,慰问金额6万余元,为近800名女职工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发放避孕药具1600余盒。
三是开展心理疏导。各企业计生协会关爱员工心理健康,有的设置“谈心室”、情绪宣泄室、治疗室,配置“心灵鸡汤”阅览室,组织开展“心灵绿洲”“心晴屋”“心情阳光”等活动。市、区计生协会还联合心理咨询中心,派出专业心理辅导团队,利用节假日深入各大企业,对外来员工进行免费心理咨询。
赠送流动人口美好生活“幸福礼包”
为满足广大流动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各级计生协会深入企业开展贴心、高质量的服务。
一是共享生育关怀成果。多年来,厦门市将困难救助、紧急救助、幸福工程、金秋助学、优生优育等服务延伸到企业流动人口。思明区计生协会用情关怀慰问流动人口,关爱女孩励志助学126户,其中流动人口家庭女孩50户;幸福工程104万元,资助50户计生困难母亲(含流动人口19户);同安区计生协会指导馨贝昉早教中心进企业流动人口项目点开展早教活动,使早教活动不仅服务本地0岁-3岁婴幼儿家庭,也服务流动人口家庭。
二是进行情感慰藉。逢年过节,各企业计生协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尾牙宴”、参观旅游等;多家企业每月举行一次集体生日会;有的企业在春节前义务帮助员工购买回家的车票并给予报销。
三是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为加快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步伐,积极从救助方面入手,如思明区嘉莲街道龙山社区计生协会关心困难外来员工子女的学习情况,在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向辖区内所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流动人口贫困学生赠送书包等学习用品,并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表彰。
【用功】
探索新路径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流动人口工作中,市计生协会探索了一条“一个直通车、五送五融合”的新路径。
各级计生协会以“流动人口服务直通车”为主题,通过送政策、送健康、送知识、送服务、送温暖,打通服务流动人口的最后一公里,为流动人口提供全方位、零距离、心贴心服务。如从2016年起,集美区计生协会与路达企业计生协会共同为路达外来员工举办单身联谊活动,受到外来员工的喜爱。第四届单身联谊会还实现了跨区跨企业举办,多对青年男女牵手成功。
同时,通过社企融合、健康融合、队伍融合、文教融合、均等融合,全方位为企业流动人口开展免费健康教育培训、义诊、趣味运动会等,如在示范企业华悦学校(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开展均等化社会融合示范校项目,为校内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