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三家厦企协同攻关 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0-01-11

“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部分获奖代表(市科技局 提供)

三安光电研发场景(市科技局 提供)

  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厦门市项目获奖的捷报频传。其中,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福建省首个民营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

  该项目是厦门市新兴产业培育、产业联盟协同攻关、示范工程应用的成果,也是厦门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研发支撑,注重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科技实力和技术水平的结果。

  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启动半导体照明工程,厦门市十几年来持续培育出极具特色的LED光电产业基地和产业链。早在2008年,厦门市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就筹划“高效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协同创新项目,探索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及项目协同创新运行的机制和体制等,组织引导企业精心实施。

  这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厦门从芯片、封装到光源模组覆盖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三家代表企业位列其中。厦门光电团队携手中科院半导体所等全国力量,由厦门三安负责上游LED芯片、厦门华联负责中游LED封装、厦门光莆负责下游LED应用产品,三个环节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攻关,为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今天的硕果来自于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其间奥运工程、十城万盏、夜景工程等重大节点至今仍历历在目。”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以此次厦门市光电创新团队获奖为例,总结产业技术创新及产业新经济培育壮大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未来产业的培育,以及构建海峡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名城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前瞻引领 规划先行

  全国首个LED产业基地带来发展契机

  时间回溯到2003年,在全国新兴产业发展浪潮刚刚开始之时,市科技局就成立了厦门市新兴产业办公室,针对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脉搏和趋势,结合厦门市产业及企业的发展基础、优势及特点,在全国率先布局发展光电、软件、生物医药和科学仪器“3+1”新兴产业。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玉钵还清晰记得,2004年4月,全国第一个LED产业基地——厦门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的规划通过国家专家评审,厦门由此进入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国家队”,纳入了国家宏观布局。

  “如今看来,这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范玉钵说,该基地属于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性项目,从国家、地方、行业层面都给予了厦门市LED产业极大支持,厦门也被公认为全国LED产业响应最早、反应最快、组织最实的城市。随后,市政府还发布实施了《厦门市光电子产业发展规划》等3个新兴产业规划,为厦门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探索机制 协同创新

  成立产业创新联盟提升厦企合作空间

  2008年7月,市光电协会牵头成立“厦门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全国之先河,探索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间协同;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等创新主体间协同;“赛马机制”与“协同机制”的机制体制协同。

  联盟成立后,市科技局指导联盟组织实施“高效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及产业化”“LED路灯技术创新及示范工程项目”等14个LED重大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财政科技资金投入4000余万元,带动社会总投入近8.2亿元。

  范玉钵回忆,从半导体照明产业起步时,“联合创新”的概念开始出现。厦门市当时的一些LED重大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联合中科院半导体所、厦门大学等研究单位,各企业从上、中、下游一起联合攻关,这些经验从市场、技术、产业等角度,以及对项目的实施、衔接等,都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这些联合攻关项目让包括三安、华联、光莆在内的厦门光电企业之间合作越来越紧密、合作机制越来越成熟,极大提升了企业间技术合作空间。”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瑞梅说,一系列项目促使厦门市LED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这不仅为全国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建设贡献了“厦门方案”,被科技部推广到全国,成果还成功应用在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海峡两岸LED搭桥项目上。

  多管齐下 营造生态

  形成一套全方位立体化产业推动模式

  聚焦光电产业,市科技局携手国家、省和市各有关政府部门,打出一系列“组合拳”,除编制产业规划、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及探索协同攻关外,还通过搭建公共平台、筹建研究机构、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制定技术标准、组建专家委员会和智库、举办高端论坛、推动厦台产业合作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产业推动模式。

  例如,全国首个大规模LED夜景工程的实施,国家级检测中心的建设等,在光电界创造了近十项全国第一,背后都有此次三家获奖企业的身影。三安光电副总经理蔡文必说,这些项目有效整合了政、产、学、研、资、用、介等多种资源,使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有机结合,营造出支撑厦门市LED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生态,厦门LED产业也从名不见经传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数字】

  1876亿元

  厦门市光电产业是厦门市首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厦门市也持续15年成为全国光电和LED产业重镇。根据市光电半导体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9年厦门光电产业产值为1875.86亿元,同比增长7.49%。其中,厦门LED产业直接产值近486.73亿元,同比增长10.8%,带动模具、五金件及塑料件等全产业链产值约850亿元。

  15年

  厦门持续15年成为全国LED外延芯片领域规模最大、技术最强、品种最全的地区。2019年厦门LED外延芯片产值约为100亿元,约占全国LED外延芯片产值一半。

  9年

  厦门连续9年成为全国LED球泡灯等光源类产品制造和出口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地区,在全国LED室内灯具出口前10名企业中,厦门的企业占其中4名。

  8427项

  从2016年到2019年,厦门市申请LED专利共计8427项,其中发明专利487项;累计参与制定标准共64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8项,地方标准25项。

  26个

  厦门LED照明产业共拥有26个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0个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