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使用人社局大厅内的自助制卡机。(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近年来,市人社局围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中心工作持续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针对群众办事不通不畅的“堵点”,不断审视自身“短板”,精简办事证明材料,大力推进全程网办,建立疑难件处理机制,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力提升人社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厦门市营商环境建设。
更便民
●全程网办
截至目前,市人社局已实现“全程网办”事项共89项(含2个试运行事项),全程网办率近67%。
●15分钟便民服务圈市人社局实现办事窗口前移,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提供更加温暖的服务。原来只能在市级窗口办理的事项,现可至区级、镇(街)、村(居)窗口办理并实现全方位前移,个人、企业均可就近办理。截至目前,“15分钟便民服务圈”窗口前移事项共70项,其中前移至区级70项,前移区、镇(街)17项,前移至区、镇(街)、村(居)10项。
市人社局审批处工作人员热心为群众服务。(市人社局 供图)
线上线下双轨并行 增强群众获得感
去年6月24日起,厦门市人社局毕业生接收核准“即时审批”系统正式上线。厦门办理毕业生接收核准审批大大“提速”,从“人脑”网上审核改为“电脑”网上审核。审批时间由原来的最长6个工作日,压缩到当天之内即批,并且实现“全程网办”,让用人单位办事更加方便和高效。
许多市民惊喜地发现,近两年来,不用出门跑窗口,用手机即可办理的人社业务越来越多——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2018年7月,市人社局印发并逐步实施了《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进“全程网办”工作方案》,2020年将持续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办理,实现“全程网办”事项大幅度提升。
通过梳理服务事项办理环节,再造和优化服务流程,受理环节减少到“受理、审查、决定”3个环节,甚至直接创造条件推广“独任审核制”1个环节,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
同时,在取消“无谓证明”基础上,梳理了市人社系统内部可共享的材料,与市社保中心、市就业中心实现100%内部共享,实现系统比对与落户政策有关的社保缴交情况、就业登记情况。不少书面或电子材料也转化为依靠后台数据共享,办事群众不再提交材料。
群众方便的背后,是人社部门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核实审批材料真实性和有效性,对虚假提供材料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联合惩戒,确保“全程网办”顺利推进。
截至目前,市人社局依申请办理的公共服务、其他行政权力、行政许可事项等共133项(含子项),其中已实现“全程网办”事项共89项(含2个试运行事项),全程网办率近67%。
在推进“全程网办”的同时,市人社局也不断推进“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工作。线上,全程网办,群众可在网上完成办理;线下,15分钟便民服务圈,群众家门口就能办成事,通过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更高效、便捷和均等的公共服务。
通过“15分钟便民服务圈”,市人社局实现了办事窗口的前移,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提供更加温暖的服务。原来只能在市级窗口办理的事项,现可至区级、镇(街)、村(居)窗口办理。办理事项也实现了全方位前移,不再局限于个人办理事项,企业也可就近办理。截至目前,“15分钟便民服务圈”窗口前移事项共70项,其中:前移至区级70项,前移区、镇(街)17项,前移至区、镇(街)、村(居)10项。
更务实
●否定事项报告制度
针对人社业务经办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尤其是技能人才落户部分条件审核业务汇总证书存疑、政策存疑的处理机制,建立了否定事项报告制度。
●变“管理”为“服务”
市人社局积极变“管理”为“服务”,主动为群众服务。自去年4月以来,审批处驻政务中心和人社事务分中心窗口积极贯彻执行疑难问题处理机制,截至目前审批服务窗口共受理群众诉求99件。
市人社局为民办实事,收获群众点赞。(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主动服务通堵点 收获群众点赞
2018年10月出台的厦门户籍新政成为许多市民关注的焦点,新政出台后,外来人员、技能人才及毕业生落户条件进一步放宽。但是,在技能人才落户条件审核环节,常常出现业务汇总证书存疑、政策存疑的问题,导致申请人无法顺利落户,“比如证书在网上无法查询,或者一些特殊工种已经被取消,无法找到发证部门等特殊情况。”由于正常程序无法进行核实,这也成了一些群众的办事“堵点”。
为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水平,2019年4月29日,驻市人社局纪检组协同市人社局党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结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市人社局推出了《建立完善人社业务经办过程中疑难问题处理机制工作方案》。针对人社业务经办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尤其是技能人才落户部分条件审核业务汇总证书存疑、政策存疑的处理机制,建立了否定事项报告制度。
对于一些申请者来说,该方案的实施可谓“及时雨”。2019年9月初,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员工郭某来到市人社局赠送锦旗,对相关工作人员表达谢意。原来,他持有技能证书十年,却因证书无法在网上查询到而无法审核通过,直到他意外接到市人社局审批处工作人员主动拨打的电话,告知他市人社局将通过发函帮助其核查证书信息。最终,证书核实了,他顺利办理了落户,孩子也因此于去年9月份成功入学。“厦门的政府部门真正在为民办实事!”郭某感慨地说。
除了建立起否定事项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以外,市人社局还积极变“管理”为“服务”,主动为群众服务。去年9月底,一位群众致电12333,为窗口工作人员陈莉娜“点赞”。
原来,该群众也是申请办理技能人才落户的,因为申请时个别条件不符合,如果按照正常审核程序审核不通过后再来申报,就会出现超龄无法再申报该项落户,可能就错过落户厦门的机会了。陈莉娜在审批中发现该群众的情况,立马联系了这位群众,很用心地告诉她要怎么办理,按照疑难问题处理机制给予了处理,最后成功审核通过,让该群众顺利办理了落户。
据介绍,自去年4月以来,审批处驻政务中心和人社事务分中心窗口积极贯彻执行疑难问题处理机制,截至目前审批服务窗口共受理群众诉求9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