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献计出力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20-01-05

筼筜湖畔风光(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航拍器摄)

▲市政协组织委员到澳头村开展民宿发展现状调研(戴娜贞 摄)

  2019年,适逢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新时代特区政协的工作目标更为明确,作为空间更加广阔。

  全年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协商议政活动21次,组织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28项,形成建议案、视察报告和调研报告60余篇,提交立案提案431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300多件,举办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5项,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政协履职成果批示80多件次……一行行清晰的履职脚印,见证了政协组织的责任和担当;一串串沉实的履职硕果,凝聚着厦门市390多名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

  党建铸魂思想引领

  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政协是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政协的本质要求。市政协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着重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确保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

  持续深化思想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党组(扩大)会、常委会、主席会、专委会等系列会议进行专题学习研讨。隆重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会,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团体、各区政协热烈研讨,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团结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抓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市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福建省九地市中率先成立以党员委员为主体的功能型党支部,将市政协153名党员委员全部编入6个支部,实现了市政协党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首次组织中共党员委员赴龙岩古田开展专题培训,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对政协党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进政协党建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努力提升主题教育实效。把主题教育活动同政协履职实践相结合,着力提升质量效果。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政协党组成员带头联系实际交流研讨,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挂钩的51个重大重点项目和33家重要企业了解情况,帮助反映意见建议,推动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难题积案13项,形成《中共厦门市政协党组关于市政协领导班子调研挂钩重大项目和重要企业情况的报告》,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批示,主题教育实效突出。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

  绽放特区政协协商民主之花

  围绕中心协商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在。市政协注重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市委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推进广泛协商,丰富协商形式,拓展协商渠道,让政协协商民主之花在经济特区生动绽放。

  聚焦两岸融合建言献策。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做好对台工作是特区政协的工作重点。围绕“推进厦金深度融合,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展常委会专题议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亲自点题并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政协委员和金门同胞特邀代表围绕厦金融合顶层设计、畅通经贸合作、联通基础设施、互通能源资源、共通行业标准、推进公共服务“三化”、交融文化民心等多个领域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聚焦“落实惠台政策”开展监督协商,5个监督小组深入台胞台企,全方位征集意见,逐一筛查盲点难点,系统研判政策执行情况,多条建议被采纳为厦门市新的惠台举措。两次协商选题精准、实效显著,成为政协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紧扣跨岛发展献计出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是政协委员密切关注的焦点。围绕“推动高标准建设环东海域新城,打造跨岛发展新高地”,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十七次常委会进行协商议政,市委副书记、市长庄稼汉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出了坚持规划引领、优化新城功能布局,坚持以产兴城、集聚新城商气人气,坚持产城融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等28条建议,不少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

  盯紧民生热点热络协商。把民生所系作为政协协商的重要内容,大局着眼、细处落实。聚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促进厦门市学前教育发展”开展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提出了优化教育布局、多种形式办园、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机制体制创新等建议。盯紧养老问题,举办了“社区居家养老”对口协商,其中关于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等建议,受到多方关注。组织委员视察厦门市心脏中心、翔安医院和建设中的华西厦门医院,调研厦门市中医药服务、全民健身行动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推动“健康规划”转为“健康行动”,多维发力让政协工作更加契合人民企盼。

  凝聚人心达成共识

  更好发挥团结统战功能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市政协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优良传统,积极团结各方联系各界,把港澳台侨工作的优势和特点做足做透,充分彰显统一战线组织的功能作用。

  在拓展对台交流上下功夫。精心组织,承办好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和省政协主办的第二届两岸基层治理论坛,广泛邀请台湾基层民意代表、乡镇长、村里长和协会负责人参会,会议规模较首届扩大近一倍。召集台商委员调研座谈,帮助解决台企在土地、融资、税收、用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协助政府把惠企“政策红包”发放到位。组织政协委员赴台参访,深入台湾中南部社团、企业广泛联络,为厦台商贸往来和文化互动牵线搭桥,不断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认同和心灵契合。

  在密切港澳侨联络联谊上做文章。按照市委安排,组团参加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暨第14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召开港澳委员和特邀人士座谈会,要求委员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凝聚爱国爱港爱澳爱乡力量,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支持和鼓励港澳委员参加大会发言、专题协商等履职活动,邀请北美、南美、东南亚等地侨胞代表参加市政协全会。开展华侨文化保护、高校涉侨智库建设调研,充分发挥港澳侨各界人士的资源优势,凝聚海内外共促特区发展的正能量。

  市政协研究室综合处

  精准建言惠民生 担当作为助发展

  2019年市政协提案工作富有成效

  2019年,市政协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目标,紧扣改革重点和民生热点开展提案工作,充分运用提案履行职能、建言献策。

  一年来,共收到提案526件(大会提案511件,平时提案15件),经审查立案431件,立案率81.9%。委员提案272件,占63.1%,集体提案159件,占36.9%。截至2019年10月底,431件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达97.9%。承办单位采纳提案建议575条,充分发挥了政协提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

  献策产业转型升级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双千亿’战略下发展厦门旅游业的建议”、关于“依托新机场建设契机大力发展厦门市临空经济产业”等提案,分管市领导要求相关部门按照提案建议抓紧落实,分析研判,制定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关于“以创新为动力加快打造厦门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链”等提案,力促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链,做强上市医疗企业;关于“深化港厦金融合作,共同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破解民营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推动厦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提案,助推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帮助解决民营外贸企业遇到的困难。

  献策改革开放创新

  助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关于推进厦门市智慧城市的五大创新建议”等提案,助推相关部门从管理共治、应用数据、人文体验、人机互动、数据开放等方面统筹推进;“关于解决企业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建议”等提案,助推厦门市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关于加强厦台影视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等提案,助推两岸文化交流和台湾演艺人员在厦创业创作;关于“加快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金融创新的建议”等提案,助力厦门片区金融创新和服务便利化。

  情系人民群众福祉

  助推补齐民生事业短板

  “关于提升厦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等提案,助推相关部门对中医传承、机制改革、政策扶持、产业融合等方面加以扶持和推进;“关于建设本岛西部沿海慢道的建议”等提案,助推市市政园林局等部门组织多方协商、实地考察、疏通关节、化解难题,解决了政府多年来想解决的一项民生工程;“关于提升厦门国际教育环境的建议”“关于新人口政策下儿童健康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等提案,为补齐民生短板献计出力。

  建言统筹协调发展

  助推闽西南协同和乡村振兴

  关于“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的建议”等提案,助推闽西南制定发展规划、深化产业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加快互联互通;关于“推动厦门乡村振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加强厦门市农耕地土壤修复治理助力绿色发展”等提案,助推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加大乡村水流域治理、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践行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建言城市综合治理

  助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关于“设置智能斑马线和斑马线智能红绿灯的建议”等提案,建议得到市公安局和市交通局等部门采纳,岛内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智能斑马线和智能红绿灯设施,改善智能交通建设,提升通车通行效率;“关于失信联合惩戒视野下加强厦门市信用监管制度建设的建议”等提案,为厦门市加强监管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贡献力量。

  市政协提案委秘书处

  强化质量导向 打响社情民意信息品牌

  市政协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抓手,坚持“四个服务”工作定位,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质增效。2019年以来,共有46件信息被全国政协办公厅采用,92件信息被福建省政协办公厅采用,获省、市领导批示30件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市政协及福建省9地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排名名列前茅。在全国政协办公厅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及福建省政协系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已经成为厦门市政协的工作亮点,在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上取得较好实效。

  紧跟大势  服务好党政决策

  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编报信息,努力让政协信息在党委、政府了解民意、完善决策、推动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关注国家大事,维护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编报了《坚持底线思维,采取积极策略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等系列信息,得到全国政协的重视和采用。二是着眼先行先试,聚焦“多区叠加”创新发展。围绕厦门承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从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多区叠加”效应入手,深入挖掘高质量信息。《关于创新型企业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点的建议》等信息获省领导批示。三是发挥区位优势,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我们始终把推进对台工作先行先试作为厦门服务全国大局的重要使命来反映信息。围绕助推两岸融合发展,《应重视推动台湾青年来大陆申请知识产权》等多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

  紧贴基层  服务好社会民生

  我们把凝聚社会共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长期关注的重点,努力让政协信息在反映群众意见呼声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聚焦社会热点舆情。如有针对性地分别报送预防埃博拉疫情入境的建议,获得全国政协和省政协重视采用。二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围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言献策,编报了《完善财产查询处置流程 破解扫黑除恶难点》等多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三是关注老幼病残弱、低收入群众等特殊群体。《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若干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关于促进我省宗教参与养老的建议》等多篇信息获省领导批示。

  紧扣履职  服务好政协工作

  我们努力将信息收集、报送融合到政协工作的各环节和委员履职的各方面。一是政协全会重点征集。“两会”期间,我们向全体委员发布社情民意重点选题和报送要求,以《大会快报》形式集中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15期高质量信息,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20件次,取得较好实效。二是日常履职广泛收集。围绕专题协商、专题调研、重点提案办理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专报市领导,《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民主监督发现问题及建议》等信息获得批示和采纳,有力助推了政协履职成果的转化落实。三是特约委员精准采集。2019年6月,全国政协创新推出《每日社情》,我们向不同界别的委员有重点有选择地征集信息,20多篇信息被《每日社情》采用。

  紧密联系  服务好委员和信息员

  我们重视对委员的联系、服务和引导。一是让委员、信息员撰写信息更加得心应手。通过以会代训、上门授课、重点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对委员、信息员的学习培训。将信息员工作例会与考察厦门高校人文社科院系、社会智库团体相结合,启发信息敏感度,提高采编专业性。二是让委员、信息员报送信息更加便捷高效。加强信息化建设,对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提案系统、委员履职系统、会议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和数据联通,实现手机微信端随时随地批审信息。三是让委员、信息员获得反馈更加及时有效。坚持每季度发布社情民意信息重点选题,每季度通报各报送单位社情民意信息采用及得分情况,及时做好信息跟踪反馈工作。

  市政协研究室信息处

  【链接】

  市政协2019年度

  先进界别

  活动小组名单

  ●民盟界别活动小组

  ●民建界别活动小组

  ●致公党界别活动小组

  ●工商联界别活动小组

  ●特邀二(港澳)界别活动小组

  ●经济界别活动小组

  ●无党派人士界别活动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