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精心筑巢 引凤来仪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19-12-18

W020191218281333166686.jpg

开元街道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壤(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航拍器摄)

W020191218281334265355.jpg

开元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自平(左二)带队走访九鼎投资,送上纳税大户牌匾

W020191218281335353534.jpg

开元街道办事处主任黄献利(右)走访华特集团,并送上纳税大户牌匾

  落地项目成长性高,落户仅一个多月,就带来上亿的营业收入;“招大引强”战略开始显现效应,好项目大项目纷纷前来洽谈;优质的新兴产业“闻香而至”,择良枝筑巢;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发展更加心无旁骛……今年以来,开元街道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

  招商引资无疑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增长动力。今年以来陆续召开的厦门市招商大会、“三高”企业发展大会为开元街道吹响了抓招商促发展的激扬号角。截至12月12日,开元街道内资引进66亿元,内资到资31亿元,合同外资4836万美元。

  成绩的背后,是什么引来“群凤齐舞”?连日来,厦门日报记者走访了开元街道辖内十余家龙头企业、“三高”企业、投资人等,试图寻找背后的答案。

  【龙头企业】

  “在这里发展,我们心无旁骛”

  美亚柏科每年的研发费用占公司销售收入的15%以上;

  华特集团连续多年来营业额超过50亿元,纳税额超过2.5亿元;垒知集团拥有员工2000人、总资产近40亿元。

  招商引资,需要有“头雁”。翻阅开元街道辖内重点企业名单,不难发现,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已经成为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领头雁”。

  位于软件园二期的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迎来公司成立20周年。作为生根型企业,如今的美亚柏科已经逐步成长为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网络空间安全及大数据信息化专家。

  DC-8610S反诈卫士涉诈电子物证快速勘查系统、XDH-SH8008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ZCT-4000人员信息一体化伸缩展开型采集仪……今年来,美亚柏科持续推出的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让人感受到其越发强劲的自主研发水平。

  沿着美亚柏科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创新一直是美亚柏科发展的重要引擎。美亚柏科执行总裁栾江霞介绍,当前的美亚柏科,每年的研发费用占公司销售收入的15%以上,绝大部分软件产品为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明星取证产品预计将于明年初全面进入国产化时代。

  以商引商增后劲,通过美亚柏科举办“人工智能峰会”活动,街道还引进杭州安恒信息科技公司,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计划在厦门设立子公司,并建设研究院。

  说起华特,大家都会想到沥青。走进南投路1号的华特控股集团,一面偌大的电子屏幕格外吸引眼球。

  “华特集团是国内最老牌、最享有良好口碑的沥青企业之一。武汉、宁夏、昆明、青海……全国16个沥青生产加工基地,我们在屏幕上可以实时监控到生产情况。”华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徐瑞通介绍道。

  不仅输出高质量产品,更输送技术服务。30多年来深耕实业,如今的华特集团已经成为以“公路建材”和“公路建筑”为核心产业的高度专业化实体型企业。集团连续多年来营业额超过50亿元,纳税额超过2.5亿元。

  专注主业做大做强。采访中,徐瑞通分享了一个好消息,近日华特控股集团获评“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同时,在福建省首次开展的“福建省民营企业制造业50强”评选中,华特控股集团位列29名。

  从“建研集团”到“垒知集团”,今年9月更名,这家总部位于思明的上市公司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拥有员工2000人、总资产近40亿元,从美湖路出发,从建筑科研到建筑全产业链服务。40年来,垒知集团把根扎在开元街道,把情留在思明区,以建筑科研助推城市发展。

  “在这里发展,我们心无旁骛。” 垒知集团董事长蔡永太肯定道,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开元街道的支持。街道为企业解决各项实际困难,用心用情陪伴企业成长。如此,企业才能扎根思明,安心发展。

  不仅自身影响力强、带动作用大,又能凝聚合力、拉动发展,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成了引领开元街道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三高”企业】

  “贴心服务,让企业安心放心”

  在开元街道“三高”企业名单里,在册企业共有36家。为“三高”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和优质成长环境,一直是开元街道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点。

  这段时间,不少市民抢先体验了串联起“八山三水”的健康步道。舒适体验的背后,是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的辛苦付出。近年来,这家扎根开元街道发展的“三高”企业,承担了厦门市一批具有创新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基础设施设计任务,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慢行系统、装配式建筑、智慧城市等方面,为厦门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默默奉献。

  “我们最早的办公地点就在开元街道辖内的美湖路15号,现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600多人的大公司,一直和思明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彬说道。对于开元街道长期以来在政策支持、非公企业党建等方面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李晓彬充分肯定,“沟通渠道顺畅,政策支持到位,开元街道领导也多次走访企业了解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并提供解决建议。对于企业来说,我们深表感谢。接下来将继续实现良好的政企沟通,借助政府平台,实现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在开元街道“三高”企业名单里,在册企业共有36家。为“三高”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和优质成长环境,一直是开元街道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点。

  数字经济是推动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开元街道,也有这样一家致力于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年前创办于开元街道的精图信息,如今已经是中国地名信息化的第一品牌。

  谈及企业发展历程中与开元街道的渊源,公司副总裁姚树元十分感慨,“企业从小到大,现在业务遍布全国,但思明就是我们发展的根据地。”他说道,只要有新的政策、补贴,街道会第一时间通知企业,这样的贴心服务,让企业在发展的路上安心、放心。

  今年以来,开元街道建立党工委委员挂钩定期走访、招商工作人员定岗对接的服务机制,及时收集、处理、上报企业经营发展存在困难的信息,做好“三高”企业相关政策宣传。

  足不出户便能了解驾驶员的每一个驾驶动作;实时检测并提醒驾驶员的高危行为;自动识别高密度行车路段及行车时间……走进软件园二期的汉纳森(厦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这里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让人啧啧称奇。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汉纳森,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60%。公司总经理陈旭介绍道,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比去年增长了50%,“今年‘三高’企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政府对扶持‘三高’企业的决心和力度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在开元街道,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引人关注。这一国内首家、目前惟一一家专注环卫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发展一路迅猛,成为今年最早达到百亿合同额的环卫运营企业。

  “我们要加大投资,早日成为区级、市级总部企业。”集团公司副总裁罗福海介绍道,接下来,公司将持续做大本地环卫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厦门窗口展示作用,实现全国项目的快速落地。同时,依托全国项目落地,满足对全国项目的环卫装备租赁需求。

  【文旅企业】

  “这里是壮大发展的沃土”

  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的落地,为厦门植入了更多的电影元素。在厦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背景下,大批影视企业也争相而至。不仅企业有了发展的沃土,更多投资人也把目光投向了开元街道。

  从许多当红歌手不敢轻易“登鹭”的演出市场沙漠,发展到如今众多明星及演出商争相抢夺的黄金宝地,变化的背后,不得不提及厦门演艺协会会长单位——华侨城天视文化集团。

  18年前,天视文化在开元街道注册创办。2017年,专业发展“演艺+体育+旅游”的天视文化成了央企华侨城旗下的子公司。有了“央企”光环的加持,天视文化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华侨城天视文化集团董事总经理张治寰还记得,2001年公司创立之初,四五个人就挤在天湖苑的民宅里办公,公司地址搬过几次,人数也逐渐增加到300多人,唯一不变的是开元街道的服务,“他们真心实意为企业着想,只要是企业提出的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协调,这对我们壮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立足厦门,得益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华侨城天视文化集团深耕演艺和体育产业板块。“我们希望打造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文旅运营企业。”张治寰期待地说道。

  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的落地,为厦门植入了更多的电影元素。在厦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背景下,大批影视企业也争相而至。

  很快,郑恺旗下的上海猎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将在厦门设立子公司。公司合伙人、制片人王翎霁说,多次来厦门踩点,厦门的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印象更深刻的是厦门的营商环境,“我们将在厦门设立子公司,从事电影、电视剧、综艺的制作等。开元街道提供的服务很务实、周到,落户后我们希望争取更多影片在厦门投资拍摄。”

  不仅企业有了发展的沃土,更多投资人也把目光投向了开元街道。登嘉资本创始合伙人曹秋石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主动为开元街道代言,今年以来更成功为街道引入多家企业。

  这位经常往返北京和厦门的投资人,充分利用自己在文化产业圈的资源,“卖力”地向企业推介来厦门来思明发展。经他推介引进的阿部(厦门)影业有限公司也于今年9月注册成立。

  福建影聚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一家。公司法人代表方兴说,“上午向街道询问相关政策问题,下午便得到回应,我见识到了思明效率。”据透露,这家企业今年10月落户后,短短一个月便实现营收500万元,两个月预计营收1000万元,2020年预计营收1亿元以上。

  让曹秋石高兴的是,从今年开始,只要每次回北京,就有影视文化企业主动来找他咨询相关产业政策,表达想要来厦门发展的意愿。在他看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厦门逐渐培育了良好的文旅产业发展土壤。

  来自辽宁、原先大部分在北京工作的他,如今很乐意自己被看作是“厦门人”。实际上,曹秋石和开元街道结缘不过半年,双方顺畅的合作让他打趣道,“我们感情迅速升温,街道招商部门工作人员非常勤奋,让人感动。我招来的企业也都是要保证质量的。”

  【营商环境】

  “来了以后我们就不想走”

  “这里有亲商重商的良好环境,政务环境高效透明,企业落地时间很快。”开元街道一直关注企业发展,为企业穿针引线,协助解决各类问题。

  在开元街道,招商引资温度不断提升。街道十足真诚的服务随着企业的口口相传,吸引企业争相来此寻找合作机会。

  在BRT和公交站点,你是否注意到了超抢眼的元气森林广告?这款火爆的热销饮品所在的北京元气森林饮料有限公司华南总部今年10月刚落户开元街道。

  说起为何落户厦门,元气森林相关负责人笑着介绍,多亏了朋友推介厦门营商环境好,让公司有机会来到厦门扎根发展。而企业落户思明的过程便让他们感到十分愉悦,“这里有亲商重商的良好环境,政务环境高效透明,企业落地时间很快,开元街道提供了很多帮助, 推动流程和进度。”

  同样落户开元街道的厦门挑战者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法人代表李博介绍,公司设立的基金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办公地点就在思明基金空间。

  实际上,这家公司落户思明才一年多。李博说,“两年前和思明区政府接触后,就感到和他们沟通起来很顺畅,响应速度很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就一直在寻找和思明区合作的机会。”

  “我们基金投了10个项目,有9个项目都是落户厦门。”对于厦门思明的肯定,李博用实际行动来说明。他由衷说道,“厦门思明好不好,单靠我们推介不一定有说服力,还是要企业亲自来看。今年刚落户思明的格瑞兄弟(厦门)食品有限公司人员来了一次思明,就很认可这里的营商环境。”

  虽然公司总部在北京,但是李博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厦门,“这里是创业热土,有了政府贴心的服务,可以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发展自己的事业。”

  和李博一样对厦门思明情有独钟的投资人,还有九鼎投资的执行总裁蓝学洲。落户思明10年,如今蓝学洲把家安在了厦门,今年还被聘为思明区投资顾问。

  随着企业的发展,九鼎投资不断帮思明区引进项目。10年来公司纳税已有3亿元。蓝学洲打趣道,“我们对思明、对开元是不离不弃啊,其他城市想邀请我们去发展,我们都舍不得走。”

  如此一番话语饱含着企业对厦门思明宜居宜商的高度肯定。蓝学洲说,“虽然思明、开元街道主官会调换,但这里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很好,服务没有间断。企业生根发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

  鸿星尔克集团和开元街道的愉快合作,今年刚好也迎来10周年。落户思明的鸿星尔克集团总部大厦于2009年正式运营。

  从当年刚成立时的100多人,发展到如今集研发、销售、品牌等10多个事业中心,总计1200多人办公的集团总部。鸿星尔克集团副总裁王荣志说,鸿星尔克真正做到了落户厦门、扎根厦门、在厦门开枝散叶的初心。现场,他分享了好消息:公司业务近3年处在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2019年公司业绩较去年增长35%,税收亦相应增长近30%。

  企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发展土壤。王荣志直言,开元街道一直关注企业发展,为企业穿针引线,协助解决各类问题。

  图/开元街道 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