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程师正在进行显示关键参数计量测试(厦门日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平板显示生产基地。而作为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唯一试点城市、全球触控屏模组最大研发生产基地,随着友达、天马、冠捷、宸鸿、京东方等全球产业翘楚相继落户,厦门正奏响平板显示产业跨越发展的最强音。
按照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2015年10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依托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筹建“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厦门)”,为平板显示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和前瞻性计量技术服务。
四年多来,该中心坚持立足海西、连接两岸、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边筹建、边提升、边服务,瞄准产业计量难点、痛点和短板,积极融入产业、服务产业,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厦门平板显示千亿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明天,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厦门)将迎来市场监管总局专家组的验收。
对接全产业链需求 抢占制高点和话语权
计量被誉为“工业生产的眼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催生产业重大变革,产业发展对计量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
厦门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发展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加快提升计量测试技术能力,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院长蒋淑恋说。筹建以来,中心加快硬件能力提升,投入设备资金63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新型显示器件等六大重点实验室。中心还在产业计量专题调研中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与宸鸿科技、天马微电子等产业龙头企业携手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建立起计量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我们的技术人员通过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调研,了解企业在计量检测、制造、研发方面的相关需求,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全面测量服务。”蒋淑恋告诉记者。中心不断提高产业计量服务能力,满足玻璃基板、PET薄膜、背光源、液晶模组、触控模组、OLED显示器件、LCD显示器件、曲面及柔性显示器件等全产业链计量测试需求,破解企业计量技术难题。
紧紧围绕产业计量测试需求开展研究,并及时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应用到计量测试中,筹建以来,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眼产业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研制了国内首台触控显示模组触控性能测试装置,解决产业触控精度和灵敏度无法测试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了LED显示屏产线在线监测系统,提高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助力企业新增产值5100万元;制定IEC“液晶显示器用LED灯条”、CIE“曲面及柔性OLED与LED光源”等国际标准,助力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和标准制定话语权。
推动产学研用融合 牵头成立全国产业计量联盟
“中心自筹建以来就很注重产学研合作,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以及生产企业现场做计量检测工作,还包括主动参与平板显示企业的技术培训交流活动、生产制造前沿的技术讨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讨论工作等环节,全面融入产业的发展进程。”蒋淑恋介绍。
结合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技术需求,中心针对全国重点显示企业的显示器件亮度、色度参数测量开展了比对工作。中心实验室作为主导实验室,负责比对工作的统筹安排,组织京东方、宸鸿科技、天马微电子等14家全国重点显示企业和检测机构专业实验室参与比对实验。
“比对的目的在于考察不同企业之间显示器亮度、色度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各企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确保所出具的数据量值的可靠性,以统一企业检测实验室所提供的显示器件测量结果。”蒋淑恋说。同时,中心还针对比对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为参加比对的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测试方法研究、测量设备升级等后续服务,确保显示产业亮度、色度、对比度、色域等关键参数量值的准确应用,助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10月,中心还牵头成立了全国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联盟,为国内外60余家平板显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从校准测试、科技合作、设备共享到技术培训咨询等综合计量测试服务,服务企业包括宸鸿科技、天马微电子、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欧菲科技等产业龙头。
平板显示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更新快。OLED等新显示技术的应用,石墨烯、量子点新材料的应用,虚拟现实、智能穿戴的发展,车载显示、大尺寸交互等新领域的应用,都给产业计量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据了解,未来,中心将紧盯产业发展,延伸服务链条,提供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的高水平技术支撑,强化多种计量测试保证,不断加大投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支撑产业升级转型。
引领两岸产业发展 联手制定两岸共通标准
台湾是全球光电产业发展的重镇,光电产业占全球光电产业产值15%以上。而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潜力,已成为台湾光电产业技术转移的优选地、技术和生产基地的转移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台湾在厦的光电企业已占到同行业近半,其中,产值上亿元的台资企业有21家,包括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触摸屏制造商宸鸿科技以及友达、冠捷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这几年两岸产业同行在计量技术交流中一致认为,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包括台湾光电产业在内的制造业陆续转移到大陆发展,两岸联手制定共通的技术标准已成当务之急,只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才能联手抢占全球市场,实现共赢。
两岸合作,计量先行。作为显示技术与应用工作组成员,中心参加了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参与两岸共通标准制定;作为计量工作组成员参加海峡两岸计量工作组会议,积极为加强两岸计量合作献计献策。
据了解,目前,中心已为两岸100余家平板显示产业链上游材料、中游面板制造、下游终端应用及检验、认证、研发等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校准、测试、关键参数测量以及分析评价服务。
【点击】
【案例1】
叩开龙头企业大门 建立联合实验室
宸鸿科技作为台资企业,原先与国内计量测试研究机构合作不多,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厦门)技术人员不断与企业沟通,让其了解中心的实力,消除他们的疑虑。经过不懈努力,企业终于敞开大门,中心的工程师可以直接进入企业生产线和研发部门,共同研究计量测试解决方案。
通过宸鸿科技这一行业龙头,中心技术人员也基本了解到整个产业链的计量测试需求。2016年6月,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正式和宸鸿科技及其附属13家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触控与显示联合实验室,合作领域包括计量检测、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共同解决产业中存在的计量测试痛点、难点以及标准缺失等问题。
【案例2】
自主研发检测装置 填补国内空白
随着人们对显示品质的不断追求,显示屏幕尺寸越来越大,曲面、柔性折叠显示也慢慢进入生活应用,但目前国内对65英寸(注:1英寸=2.54厘米)以上显示器、曲面显示器的测试能力还是空白。为此,中心联合台湾“工研院量测中心”、美国Gamma科学公司,依据国际最新曲面及柔性显示器件测试标准要求,研发建立了国内首台超大尺寸曲面显示器件计量检测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
【案例3】
力争“一张证书”互认 造福两岸产业
近年来,中心组织开展了总光通量标准灯等两岸计量能力比对,主办了两岸光电检测技术与标准研讨会,并与台湾技术专家联合主导制定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国际标准“Photometry of curved and flexible OLED and LED sources” (曲面及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光度测量)。2016年底,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与台湾“工研院量测中心”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联合开展产业计量、人才培养、测试方法、计量科研等领域合作,共同解决两岸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检测难题,致力实现“一张证书、两岸通行”的计量互认机制,造福两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