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新媒体与理论工作厦门论坛现场(资料图)
12月5日,“2019·第五届新媒体与理论工作厦门论坛”正式拉开序幕,全国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及新媒体领域的优秀代表、各级各部门的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聚首厦门,深度探讨“理论工作与新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及前景展望”。
本次活动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厦门日报社承办。这是“新媒体与理论工作厦门论坛”走来的第五年。一路走来,论坛不断创新、不断融合,影响力不断扩大,被誉为“全国理论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风向标”,已成为理论界和新媒体界交流交融的一个品牌。
新增新媒体与思政教育论坛
如今,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有效发挥全媒体的优势,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成为当前学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届论坛新增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论坛环节,重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化探索问题。分论坛邀请了国内有关思政教育领域知名教授,做相关理论工作与新媒体发展的主题演讲与沙龙分享,以期将理论宣传工作的新媒体思维更深、更广、更有效地带入思政教育教学中。这是厦门论坛提升针对性实效性的又一举措。
随着5G应用的加速推进,以及短视频、人工智能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本届论坛紧跟时代步伐,还将以当前热门的爆款抖音短视频作为案例分析,拓展与理论工作的契合点;剖析人工智能发展状况,结合厦门理论宣传工作亮点和潜力点,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让技术更好地赋能理论工作。
论坛被业界视为重要风向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15年,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厦门理论工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新媒体与理论工作融合发展这一最新动向,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率先全国举办新媒体与理论工作厦门论坛,并在全国不断扩大影响。
它因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兴。从最初动议,到项目落地、辐射兄弟城市,它是主动作为、创新突破的实践,是线上线下结合、业界学界互动的平台,被业界视为重要风向标,获得了充分肯定。
五年来,厦门论坛从议题设置到嘉宾邀请,从直播互动到宣传报道,不断融合。广泛邀请宋建武、黄楚新、陈昌凤等全国知名理论、新媒体专家学者,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及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等全国性大型网络媒体代表,以及全国副省级城市、福建省各设区市理论型人才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思想观点,凝聚更多共识,实现了理论工作与新媒体的融合、技术应用和内容生产的融合、业界学界的融合、线上线下的融合。
五年来,论坛一直向着精品化、权威化升级,注重实效。2018年,中宣部理论局派员莅会指导;同年起,福建省委宣传部成为厦门论坛的指导单位。论坛始终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厦门本土案例展开分析研讨,注重项目落地,以项目实施带动理论工作创新。每一届论坛上产生的观点、声音、共识,都在深刻地影响、指导着实践工作。
【精彩观点剧透】
妙语火花闪烁、“干货”巧思迸发——“2019·第五届新媒体与理论工作厦门论坛”5日在厦门宾馆开讲。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们已陆续抵厦。他们对本届论坛有何期待,又将分享哪些观点?几位专家的精彩睿思,让我们先睹为快。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博导陆小华:
新时代理论宣传有四个基本点
我很期待在本次论坛上与来自全国的专家进行深度交流。新时代的理论宣传,在我看来有四个基本点:第一是悟透彻,宣传者自己“真明白”,才能说明白,即抓住理论核心和关键,提炼理论精髓,挖掘核心要义出来;第二是概括精,复杂的套话往往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理论的核心内容,要把理论的动人之处和与人们相关之处,概括得准确、清晰、简练、有力。第三是讲明白,把自己悟透的内容、概括精当的观点,以巧妙的方式表达出来、传递出去,它的核心是需要清晰地掌握受众的关切点、疑惑点,以及受众心理的敏感点和感情的共鸣点。第四是重互动,互动式传播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更容易起效果的部分,要特别重视。在互动中可以把原来不够清楚、完善的内容再加以补充,发现受众所关切的内容,消除受众的疑惑,起到好的效果。
喜马拉雅政务电台总监朱燕:
让理论“活”起来 让学理论“火”起来
理论是知识的高层形态。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拓展思维、用好视听媒介,让理论“活”起来,让学理论“火”起来——我很期待在厦门论坛上,听到业界、学界的思辨与智慧!
声音是唯一的伴随性媒介,在解放眼睛的同时,其独特情感性给了人们平行空间的想象力。所以,作为音频传播与知识分享平台,我们认为理论不应被束之高阁,也不该养在深闺,而是可以像大众知识一样,以听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我们已经用媒体融合方式,打造“十九天听懂新思想”等有声书;线上线下结合,让用户在碎片化时间中学习最新的理论内容;将国内外的好课智能分发,推向千家万户,并推进全民朗读、打造声音互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我们相信,以看、听、读、学、思结合的方式,更能实现用声音传递智慧和理论,并进一步服务美好生活的理念。
澎湃新闻网常务副总编辑李嵘:
理论内容与新媒体要找到桥梁
理论传播一直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难点:其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远远比不过其他时政、财经、文化等内容,更别说娱乐等大众化内容,有时也很难达到上级宣传部门的要求、符合我们对于传播效果的期待。 所以,理论内容与新媒体传播之间一定要找到桥梁,这个桥梁往往需要创新,特别是形式的创新,才能获得传播力和影响力。但是这个创新又是知易行难,所以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获得启发和收获。
我很期待本次厦门之行,希望借此可以获得各方专家、同行有益的经验和观点,启发我们关于这项工作的认识,我也愿意分享我们澎湃新闻在理论传播方面的实践,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开拓大家的思路,为理论内容的新媒体传播添砖加瓦。
【温馨提醒】
关注厦门日报微信可与现场嘉宾互动
论坛期间,厦门日报官方微博、潮前智媒APP、厦门网将全程进行图文直播,厦门日报官方微信将做专题推送;论坛现场还设置了微信墙,场内外朋友均可参与互动,只要关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向后台发送信息,即可向现场嘉宾提问或发表看法;现场还将录制视频,在市委宣传部的“厦门理论在线”微信公号上分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