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卓清哲家的鼓浪屿全景老照片翻拍图
近日厦门日报记者拍的鼓浪屿全景照
老照片局部翻拍,小船上载着人
老照片里的细腻线条,勾勒出厦门的动人风光。厦门日报22日A12版报道《中国最早的专业足球场在鼓浪屿》为读者再现了百年前的厦门旧景,同时向广大读者发布征集令“晒晒您手中的老照片”。市民卓清哲近日来电说,他家中有一张超宽画幅的鼓浪屿全景老照片。
这张老照片何时拍摄、如何拍摄的?卓清哲并不清楚,记者辗转找到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老鼓浪屿人林聪明,本土文史研究者卢志明以及摄影业内人士,请他们帮忙揭开这张老照片背后的鼓浪屿人文往事,推测照片拍摄时间和拍摄技巧。
同时,厦门日报尝试从相同角度拍摄、拼接一张鼓浪屿全景照片,对比跨越百年的新旧鼓浪屿,并请专业人士介绍鼓浪屿百年前后的有趣变化。
来历 约50年前收到的赠礼
这张长74厘米、宽16厘米的老照片,保存在沉甸甸的木质相框里,是从卓清哲的爷爷手中传下来的。
上世纪70年代前后,位于同安的卓家老宅颇为宽敞,曾经接待过一些上山下乡的知青。卓清哲说,当时,一对知青夫妇住在村里,送给他爷爷一张老照片,他爷爷1979年过世,那张老照片保留至今。“就是这张鼓浪屿全景照片。”1972年出生的卓清哲说,那时自己还年幼,没有关于赠送照片的印象,这些事都是奶奶后来告诉他的。今后如果有需要,可以在保存妥当的情况下无偿出借展览。
溯源 老照片应有百年历史
林聪明认为,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早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1927年到1928年,鼓浪屿黄家渡和福州路一带曾进行填海造地,把从东方冰水厂附近到和记崎的海湾填掉了,形成黄家渡和福州路一带的平地,并建造了黄家渡码头。但从这张老照片的画面看来,拍摄时这一带尚未填海造地。”林聪明说。
卢志明告诉记者,这种宽幅的全景老照片,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人在厦门拍的,其中不少被厦门市图书馆收藏。他发现,在这张老照片中,画面中央是完整的鼓浪屿全岛,而画面下方的厦门本岛上,只有一片沿岸而建的低矮平房,“画面上看不到成型的鹭江道堤岸,而鹭江道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对比 当时鼓浪屿岸线更曲折
厦门日报记者拍摄的新全景照片上,一艘双层客轮划过海面,向鼓浪屿驶去,比起百年前的狭窄老渡口,如今鼓浪屿沿岸的码头十分宽敞,隔海相望的鹭江道高楼林立,延伸向海面的码头也宽阔平整。
而在鼓浪屿全景老照片里,鼓浪屿被一色海天簇拥其中,画面左侧,一艘大船在雾中航行;海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有些载着人,有些好似正要出海捕鱼。
卢志明告诉记者,老照片近处的几条小船,可能是早期被频繁用于往来厦门岛和鼓浪屿之间的摆渡小船。卢志明说,那时候渡船很小,一条船上可能只够坐下几个人,但需要往来厦门岛和鼓浪屿之间的人很多,所以几乎每天都有上百条小船以摆渡为生。“从小木船、帆船、小汽轮,到如今的多层客轮,百年间鼓浪屿轮渡经历了巨变。”卢志明感慨道。
对比新老照片,还有一个十分鲜明的变化——鼓浪屿朝向厦门的岛岸线。林聪明告诉记者,原来由于有一个个海湾,这条岸线是弯弯曲曲的;而近百年来,不仅上世纪20年代时黄家渡和福州路一带海湾被填,自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河仔下海湾、三丘田到中谦路头的海、和记海湾也都依次被填,从鼓浪屿轮渡到燕尾山形成了一条比较平直的岸线,成为鼓浪屿环岛路的部分路段。
解密 当年如何拍出全景照?
近日,厦门日报记者前往鹭江道与镇海路交叉口附近的厦门第一广场,从高楼上俯拍鼓浪屿和鹭江道,试图贴近、还原老照片角度,展现鹭江两岸的今日新貌。
记者使用单反相机,但即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也无法在相同的视角下拍出与老照片相同的鼓浪屿全景,只能尝试拍摄三四张有重叠景段的画面,再用后期软件拼接出一张“全景照片”。记者注意到,在科技相对发达的今天,无论是单反相机照片拼接,还是手机“全景”模式拼接,都难以避免地在画面中出现因船舶、车辆、行人移动产生的叠影,但是反观卓清哲收藏的老照片,即使放大查看细节,也很难找到上述瑕疵。
一百年前的摄影师如何拍出这样一张超宽画幅的全景照片?记者向摄影业内人士咨询。有业内人士称,过去也有人使用拼接的方法,将几张景色相连的底片巧妙相接后进行冲洗,得到一张拼接后的全景照片,但以当年的摄影技术,很难做到没有拼接痕迹。
“还有人为获得更宽视角的照片,用加机关等方式发明宽幅相机,达到获取完整场景范围拍摄的照片。”一位摄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这张鼓浪屿全景老照片的画面完整度和流畅性来看,更可能是用宽幅相机(Panoramic camera,也称为全景相机或摇头相机)拍摄而成的。这种相机所拍景物比一般相机更加宽广,镜头可以水平旋转,以增加可摄角度,最大可达360度,多用于拍摄风景和人物集体照。
【征集令】
晒晒您手中的老照片
在您家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厦门老照片?它是否可以反映厦门的时代特性、特色风貌,或再现一些地标性建筑、场景?如果您有这些老照片,欢迎与广大读者分享!
您可以选择扫描或翻拍手中的老照片,发送至邮箱xmrbsh@163.com,标明拍摄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并简要介绍照片内容,记得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张江毅 程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