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海洋三所建所60周年 最宝贵财富:无数科研成果和人才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19-11-26

W020191126277034099959.jpg

纪念大会精彩的职工文艺汇演(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摄)

W020191126277035032314.jpg

参加纪念大会的嘉宾参观海洋三所发展历史展馆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11月25日举行建所60周年纪念大会,宣布了三份很重要的名单并颁奖:“十大科技项目(成果)”获奖名单、“十大开发与产业项目”获奖名单以及50名优秀科学家名单。500余名老中青科研人员参加了纪念大会。

  1959年,海洋三所的前身——福建海洋研究所,落户大学路178号,在首任所长——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张玉麟的带领下,21名职工开启了60年海洋科研攻关长路。现在,海洋三所的科研团队已经扩大到700余人,而它依然位于大学路178号,25日举行庆祝仪式的大礼堂所在小楼,依然没有电梯。

  回望来时路,这所国内顶级海洋科研单位最引以为傲的,从来不是现代的院舍或远播的声名,它最宝贵的财富,来自于数十年来创造培育出数不尽的海洋科研成果和海洋科技人才。所以,建所60周年纪念大会的主角也是他们,那些曾经和正在为中国海洋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一线科研人员走上了舞台,以“职工文艺汇演”这样一种低调而朴实的形式庆祝60周年大日子。

  求贤若渴  持续实施“人才强所”战略

  纪念大会的许多细节都体现了海洋三所现任领导班子对“明德厚学、索海致新”所训的坚持,他们极其尊重人才、看重科研成果,迫切希望把海洋三所真正宝贵的精神内核推向前台。

  近年来,海洋三所持续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引人”与“引智”并举,优化人才培养途径,拓展人才培育平台,充分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和福建省、厦门市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引进了一批立足海洋科技前沿的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中国大洋深海生物资源计划首席科学家邵宗泽正是海洋三所先进人才政策的受益者之一。2001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任教的他在出国继续深造受阻时,是海洋三所的徐洵院士主动伸出橄榄枝,邀请他转换跑道,加盟海洋三所,他也因此经历了与海洋三所共同高速成长的18年。

  25日,这名山东汉子有些激动地说,18年前,他所在的海洋生物遗传重点实验室还不到20人,海洋三所的深海生物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师长和同僚们的共同努力下,18年后,海洋三所先后建立了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发基地和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与深海生物样品馆,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产业化。当初的三所新人也成长为桃李满天下的业务骨干,他的许多学生已进入全国各地的高校和海洋科研院所,奋战在建设海洋强国的科研一线。

  成果丰硕 国内最早开展极地科研的单位之一

  正是上下一心对海洋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让海洋三所敢于在许多鲜有成功先例可考的海洋科学领域“吃螃蟹”。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海洋三所就开启了极地科考,成为国内最早开展极地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到2019年,海洋三所已先后派出150多人次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成为我国极地事业最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

  25日,海洋三所还为未来10年订立更多的新目标,争取在海洋-大气化学、海洋微生物与深海生命科学研究等若干学科领域跻身国际前列,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及其管理应用技术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升海洋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为国家和地方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更多重要贡献。

  更接地气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研攻关

  建所之初,由于人才和资源的匮乏,海洋三所只有能力开展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化学三个方向的科研工作。但60年后的今天,海洋三所的科研触角已经横跨深海生物研究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全球变化与区域海洋响应、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应用海洋学研究、海洋科技支撑服务等诸多紧密联系国家海洋战略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在海洋三所科研团队中颇为风靡的一种理念是,海洋科学并不是曲高和寡的存在,它还要解决更多实际的民生问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弹药”。

  科学与民生深度融合,这在海洋三所的发展历程中处处有所体现。上世纪90年代,由徐洵院士领衔在海洋三所建立中国第一个海洋生物基因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正是这个实验室攻克了当时肆虐全国的对虾病毒研究。

  25日,海洋三所的创始骨干陈泽夏作为离退休职工代表上台致辞。这位曾为筼筜湖治理、杏林污水处理厂建设等诸多城建项目做出过贡献的老研究员说,自己在许多新领域已经比不上在职的后辈们,他鼓励大家在工作时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国内外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多交流、多实践,让海洋科技更接地气、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

  今年已经80高龄的陈泽夏对后辈寄予了厚望,他说希望自己在10年后,依然有能力来参加建所70周年纪念会,见证海洋三所在科研领域创下新一轮的辉煌。

  【资料】

  人才

  自建所以来,海洋三所先后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科技创新人才5人,厦门市拔尖人才5人。

  目前,海洋三所有在职职工700余名,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20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57人,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50余人——正是凭借这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使海洋三所成为推动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研

  海洋三所当前重点研究四大领域:

  1.深海生物研究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2.全球变化与区域海洋响应

  3.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

  4.应用海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