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组团赴苏州“充电” 做大做强“三高”企业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 2019-11-25

  ●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联合组织企业家高级研修班        

  ●课程量身定制、名师专家授课、取经先进企业,让50位企业家受益匪浅

W020191125263369023034.jpg

厦门市“三高”企业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参加培训

W020191125263370118250.jpg

厦门市企业家现场参观考察苏州富强科技公司

  厦门市50位“三高”企业家跨越上千公里,组团来到美丽的“人间天堂”苏州,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参加为期五天的“三高”企业家高级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由市委组织部联合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部门,依托新加坡新华国际教育集团举办,企业家聆听了来自新加坡、世界500强企业等具有国际化背景、精通企业经营的管理专家、企业高管的专业授课,还到同程网络、苏州富强科技等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场学习考察。企业家纷纷畅谈这几天的收获和切身感受,运用所学所悟探索今后企业发展的道路。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培训及时、有效,帮助他们开拓视野,为企业日后发展提供新思路、指明新方向。

  课程丰富 提供企业成长全周期全方位指导

  参训期间,厦门市企业家对量身定制的课程感到惊喜。此次研修班邀请到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企业技术创新分会理事长张玉臣、中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周士量 、中山大学经济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王燕鸣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及商务部培训中心“一带一路”与自贸区课题组顾问陈硕、新加坡国立大学系统科学研究所首席科研实践指导季安琪、世界500强企业原人力资源总监施爱等名师、专家授课。不少人向记者表示,此次研修班不仅让他们学习到新加坡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经验,更加深了厦门市“三高”企业彼此间的联系交流,期盼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培训机会。

  “受益匪浅,开拓眼界。”这是瑞之路(厦门)眼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贤建此次参训的最大感受。他说,此次培训课程设置周密合理,为“三高”企业提供发展壮大乃至上市的全周期指导,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不少初创企业提早获得基础知识,课后还能根据自身需求与授课老师交流探讨,为企业找到发展方向。

  与周贤建一样满载而归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柯腾隆说,此次培训让他有幸重回教室,与厦门市“三高”企业家一同学习企业成长管理、资本运作、政策解读等全方面课程,“这将让我在未来的企业管理和运营中更好地实践,承担民族芯片企业的重任。”

  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处长骆磊告诉记者,此次培训重点突出国际性、专业性、实用性,围绕企业创新发展所需的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投融资、人力资源、市场经营等要素设计课程模块,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管理、企业投融资与资本运作、新创企业的竞争者分析、企业创新风险和应对、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等,将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汲取各自所需知识。

  根据培训的课程设置,每位讲师授课时长约3小时,不少企业家意犹未尽。“老师讲课时间太短了,我们希望能与他们有更多交流。”大家纷纷提议,下次将老师请到厦门授课,覆盖范围更广的“三高”企业。

  搭建平台 让更多企业家深入交流互动

  此次培训不仅为厦门市“三高”企业家们传授国际化专业知识,更成为企业家们彼此深入交流、寻找项目商机的绝佳平台,大家甚至开始筹划起回厦后再相聚,办厦门市第一个“三高”企业家沙龙。

  “此次培训的企业中有不少是行业领头羊,希望可以借此契机建立互访机制,学先进、找差距、共成长!”合诚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诚研究院院长程棋锋表示,这样的培训有助于他们反思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还有一些企业家表示,厦门“三高”企业的产业上下游互补性较强,此次培训为企业家之间供需交流、寻觅商机提供了难得的交流机会。“随着厦门市‘三高’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我们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企业发展壮大,加速厦门市形成光电半导体行业产业集群。”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叶静说。

  想市企业家对待学习的热情与认真学习的态度,令首期班次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效。记者从市委组织部获悉,接下去,厦门市还将举办一系列“三高”企业相关培训班,探索“三高”企业与其他中小微企业、政府干部联合参训、互学共进新模式。

  现场取经 向苏州先进企业学习转型升级

  研修班期间,厦门市“三高”企业家还分别来到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程旅游)、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学习。许多企业家表示,要向先进企业学习,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好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范本——同程旅游是中国领先的休闲旅游服务商,总部位于苏州,其高速成长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19日下午,企业家来到同程旅游总部及旗舰店参观,详细了解其发展历程、发展规划和当前运营情况,学习同程如何应用“大数据”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20日上午,企业家来到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苏州富强科技参观非标自动化设备、高精密检测设备、工业视觉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智能制造全方位解决方案,学习如何在智能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课程分享】

  季安琪:运用“滩头战略”抢占目标市场

  名片:季安琪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理学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系统科学研究所首席科研实践指导。

  季安琪博士是新加坡企业家系统下一名活跃的研究员、教育家、指导者及天使投资者。过去30余年,她一直在技术公司行政管理层工作,曾是新加坡第一代技术转移行政官。在授课中,季安琪通过分析赛格威平衡车、谷歌wave客户端、苹果牛顿等产品推向市场时的失败案例,指出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从一开始就向大众市场销售,而不是缩小客户和市场范围,所以它没有到达真正需要产品或服务的人手中。

  季安琪由此提出一个“滩头(beachhead)战略”的概念,在商业应用中,要从最小的“滩头客户群”开始,获得迅速胜利并慢慢扩大。这样做的优势是,专注于一个资源有限的细分市场,获得现金流、经验、信誉及口碑效应,以实现业务连续性,即使失败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如何辨认出自己的滩头市场?季安琪介绍了定位目标市场的两种基本方法,并根据“B(budget预算)U(urgent迫切性)T(top顶级)A(access渠道)”的标准进行排位,选择出最佳方案。课堂上,她通过让企业家练习思考等互动形式,改善企业家们的固有思维,帮助他们学习更精准地寻找目标客户,希望未来企业家们能把课堂上的练习真正落地。

  张玉臣:企业家要当好“造钟人”

  名片:张玉臣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科技政策及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带领企业创造了众多技术与产品的全国第一,成为箱变市场的技术领军者和行业领先者。而在创业之初,他们连办公室都没有,只有一间租用的三居室民房作为生产车间。张玉臣以特锐德的成长历程作为案例分析,揭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规律:要在灵活性与可控性、短期追求与长期发展、自主能力构建与外部资源利用间找到平衡。

  张玉臣对企业在创业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给出了管理对策。例如,在制度、政策、预算等非常有限的婴儿期,“不确定性是这个时期的特点,要关注关键、预测业务、规划现金流量。”他认为,企业成长必须经历资源组合、产品营销、制度建设、战略选择、文化建设、持续创新“六道关”,“就像六座大山,只有跨越这些山峰的企业才能成功。”

  他指出,训练有素的人才、训练有素的思想及训练有素的行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要当‘造钟人’,而不是‘报时人’。”张玉臣说,真正卓越的组织,将超越许多领导人,而不是单单依靠某个领袖或创见。领导需要有高尚境界、博大胸怀,修炼自己,起到推动变革的催化作用,做一个“造钟人”。

  同步 举办系列培训班

  打造优秀 “三高”企业家队伍

  此次厦门市赴苏州举办的“三高”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只是厦门市落实“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大会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方案”,拓展“三高”企业家国际化视野举办系列培训的其中一项内容。记者了解到,今年来厦门市已组织一系列“三高”企业家国际化系列培训班,着力打造一支职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和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10月底至11月中旬,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在厦门市联合举办3场IET国际工程管理和PMP国际项目管理讲座,邀请了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国际运营总监兼中国区总经理Ian Mercer,香港国际工程技术学会原主席C.S Chang和台湾著名项目管理专家、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专家谢志杰等主讲,组织厦门市“三高”企业家、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骨干参学。

  厦门市长期以来举办的“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研修班”“中小企业总裁班”等培训中,今后都将组织一定数量“三高”企业家参训,以进一步拓宽参训渠道、扩大覆盖面,探索“三高”企业家与其他中小微企业联合参训、互学共进新模式。接下来,厦门市还将落实“三高”企业家赴国(境)外培训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厦门市符合条件的“三高”企业高管出国(境)参加世界著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