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025年以来,厦门市经济延续2024年四季度以来回升向好态势,生产动能加速释放,内需活力持续回暖,先行指标向上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5年1—2月,工业、建安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省前列。此外,民营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稳中有进”态势,对全市经济的稳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目前,厦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4291家,数量全省第一。推动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民营企业13家,占全省比重24%;省级民营制造业单项冠军81家,占全省比重22%;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民营企业4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152家,民营专精特新集群全省数量最多、层次最清晰。
作为全国14个软件名城之一,厦门市还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形成“规划设计—平台建设—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厦门位列第10,全市共69个算法通过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占全省比重75%。
近年来,立足现有技术能力和应用场景,厦门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进程,在城市治理、政务服务、商贸物流、医疗健康、文创旅游等领域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以场景融合建设助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推广。
4月15日上午,2025年央媒话厦门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福建日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香港商报等20多家中央、省、市主要新闻媒体和境外新闻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访团,于4月15日—16日深入厦门一线,聚焦2025年厦门市在工业等经济领域运行亮点,重点探索厦门人工智能在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及政务+AI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采访团围绕厦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一主题,前往厦门大学采访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发展情况及相关科研成果。工作人员讲解了厦大思源大模型的特点、应用和研发进程,展现了厦门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育等情况。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历来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2019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批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的35所高校之一。2020年10月,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2023年,学校获批建设厦门大学第一个以信息学科为主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多媒体可信感知与高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开展了多空间感知、跨空间可信传输与计算、人工智能可信高效平台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累计承担二十多项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已获授权、申请的专利近300项。同时,成功研制自主可控跨模态“思源”大模型,其具备国际一流的跨模态理解能力,可以同时处理图像、文本、音频等多模态的数据,拥有高效的定制和部署能力,累计贡献国家和国际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标准4项。
当日下午,采访团走进国投智能(厦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采访基于国内首个公共安全领域大模型“天擎”大模型所开发的产品。
国投智能(厦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国投智能股份2017年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2024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公司科研人员764人(含人工智能研发团队114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人才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省部级人才16名,博士及高级职称人才50多名。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0多项,其中大模型相关专利12项。公司参与起草了16项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参与多个人工智能国家级课题,荣获多个人工智能国家级奖项,并承担多项国家级人工智能安全重大任务。
采访团还走进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探访国内首个视觉影像领域大模型、福建省第一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奇想智能大模型。
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
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自2010年开始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探索,2013年开始布局深度学习,早在2016年就推出AIGC雏形产品,2022年美图旗下多款AIGC产品全面进入爆发期。
目前,美图的应用层有AI图像、AI视频、AI设计、AI营销四大模块,生态层由中国领先的视觉创意平台站酷和美图AI助手RoboNeo提供服务,模型层由美图奇想大模型为全系产品提供AI模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