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关键字

习近平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内容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1-02-10

习近平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凝心聚力,继往开来,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波黑、捷克、黑山、波兰、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希腊、匈牙利、北马其顿、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别代表出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  携手共谱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务实均衡、开放包容、创新进取,是多边主义的生动实践,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顺应时代大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已经走过9年历程。9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经历了时间和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的考验,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并为各方所接受的合作原则。

一是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坚持相互尊重,合作不附带政治条件,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照顾彼此关切。

二是让合作方都有收获。聚焦务实合作,推动合作均衡发展,坚持经济和人文结合、贸易和投资并重。同9年前相比,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贸易额增长近85%,双向旅游交流人数增长近4倍,中欧班列已经覆盖大部分中东欧国家,一大批合作项目成果喜人。

三是在开放包容中共同发展。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坚持以协商合作弥合差异、解决分歧。遵循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符合市场原则,欢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实现共赢、多赢。

四是通过创新不断成长。率先探索跨区域合作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率先实现“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地区全覆盖。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习近平指出,我们身处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共同应对。习近平就新形势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提出4点建议:

第一,直面疫情挑战,坚定共克时艰的合作信心。加强联防联控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经验交流,探讨开展传统医药合作,提升卫生医疗合作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愿积极考虑中东欧国家疫苗合作需求。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妥有序恢复人员往来、推动复工复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第二,聚焦互联互通,畅通联动发展的合作动脉。不断完善融通格局,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匈塞铁路等大项目建设,继续支持中欧班列发展。深化海关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合作,开展“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试点。

第三,坚持务实导向,扩大互惠互利的合作成果。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加快中东欧国家农食产品输华准入进程,争取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中方倡议在中东欧国家合作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继续推进宁波、沧州等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建设。加强人文交流,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深化体育合作。

第四,着眼绿色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合作动能。坚定不移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以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年”为契机,深化绿色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交流合作。中方倡议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拓展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等领域合作。推动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公众健康产业联盟。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最后强调,中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扩大开放,更加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同各国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中国持续发展和开放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大动能,也将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凝聚新共识、绘制新蓝图,以合作助力各自发展、丰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携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与会各方积极评价中东欧国家-中国合作成果,认为这一重要跨区域合作机制促进了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也拓展了欧中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在当前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深陷衰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倡议并主持此次峰会意义重大,将成为中东欧国家-中国合作新的重要里程碑。各方愿继续参与这一合作,同舟共济,携手抗疫,共促经济复苏,践行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各方赞赏中方为国际抗疫合作作出的重要贡献,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承诺将中国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希望同中方加强疫苗及公共卫生领域合作。各方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各项务实合作主张,愿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对华商品出口,欢迎中方企业前往投资,推进互联互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便捷人员往来,深化人文交流,推动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更多造福各国人民。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各国领导人纷纷向中国人民拜年,祝愿中国人民新春快乐,牛年吉祥。

奥地利、白俄罗斯、欧盟、瑞士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观察员代表出席峰会。

峰会发表了《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北京活动计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

丁薛祥、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

【新闻观察】

中国—中东欧

这个峰会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当天下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这也是合作机制创建以来最高级别的领导人会晤。

会上,习近平主席着眼时代发展大势,总结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4项原则,就新形势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提出4点建议。

站在新起点、探讨新思路、提出新倡议、擘画新蓝图,此次峰会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乃至整个中欧关系发展有着重要深远意义。

(一)抓住“时”

当前,全球大灾疫和百年大变局叠加交织。一方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深陷衰退,要想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找到新支点、新动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克服实际困难,举行领导人峰会,正是各国通力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决心的真实写照。

“有事大家商量着办”“让合作方都有收获”“在开放包容中共同发展”“通过创新不断成长”……习近平主席这样总结9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原则。

不难发现,这与中国一贯主张的多边主义原则、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一脉相承。这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是对今后的启迪。

今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此次峰会发表《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北京活动计划》,则为双方下阶段合作明确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对双方而言,眼下的时机不容错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14亿人口、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将充分释放,为世界创造更多需求、带来更多机遇。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持续发展和开放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大动能,也将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

(二)运筹“势”

2020年,中欧关系以双方建交45周年为契机取得重要突破和丰硕成果,双方签署地理标志协定、如期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建立绿色、数字对话机制,合作势头正劲,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乘势而上。此次峰会是中欧一系列重大合作进展的后续,许多具体成果将在合作机制中得到落实。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关系积极发展也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习近平主席始终重视同中东欧国家的友好关系,2012年至今,他先后同捷克、塞尔维亚、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领导人会晤,提升中国同这些国家的伙伴关系水平。

疫情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通话,各方多次表达出尽早会晤的积极意愿。

积极运筹在前,领导人“云聚首”可谓顺应各方意愿、赓续中欧合作大势、因应时代发展潮流。

因势利导。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直面疫情挑战,坚定共克时艰的合作信心”“聚焦互联互通,畅通联动发展的合作动脉”“坚持务实导向,扩大互惠互利的合作成果”“着眼绿色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合作动能”4点建议,丰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内涵、引领规划未来双方合作方向,为双方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注重“实”

“抓落实”“见成效”是中国领导人推动中国同各方合作的一贯风格。

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纽带,中东欧国家是同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天然伙伴,率先探索跨区域合作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率先实现“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地区全覆盖便是有力证明。

在此基础上,9年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收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万多列,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一大批合作项目成果喜人……

2020年5月9日,满载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从武汉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支援塞尔维亚及周边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果实,惠及不同国家、不同人群,让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实现了助力各自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目标。

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倡议和举措: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有关国家提供疫苗;推动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中欧陆海快线沿线国家通关协调咨询点;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支持复旦大学在匈牙利开设校区;倡议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科技人才论坛……

起而行之、重信守诺,充分体现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务实属性和广阔前景,也表明了中国对深化这一合作机制的高度重视和真挚愿望。